工商社论》汉堡与拿铁之战 新台币究竟有没有低估

工商社论

美国4月的汇率报告未将台湾纳入操纵国,除了中央银行总裁杨金龙强调是因为台美沟通良好、美方接受了央行的解释;中央银行前总裁彭淮南直言台湾未被纳入是「合理的」,还指美国「想买东西又嫌贵」不合商业行为

但在此同时,中央银行4月底也上传了一篇名为「由汉堡与拿铁的两则汇率故事,提醒大家千万不要过度解读汉堡经济学」的文章,强调大麦克指数(Big Mac index)最近又成为外界评估汇价高估(overvalued)或低估(undervalued)的指标,「这是不恰当的」。

央行发布这篇文章时点刚好在新世代金融基金会董事长陈冲提出「两个汉堡」的故事之后,依陈冲所言,1994年台湾首次出现在大麦克指数名单,当时汇率为26.4,台币低估仅约0.06%,隐含汇率与实质汇率大致符合,其后数年,大麦克指数也都呈现同一趋势。

但2000年开始,大麦克指数显示台币/美元的汇率已低估8.9%,自此一路低估,到2008年已低估30.8%,2012年更突破40%,近六年来平均在57%上下。例如美国的大麦克要价5.5美元,台湾的大麦克要价新台币72元,换算下来,「如果不是汇率遭到扭曲,就是消费者受了委屈」。

陈冲更直指,如果消费者、受薪者、传统产业均充分了解后,仍愿支持低估汇率来补贴特定产业,「大家就不要把两个汉堡的小事放在心上了」。

对此,央行直接以星巴克拿铁指数反击,表示根据经济学人今年1月15日发布的大麦克指数,据此算出的美元兑新台币汇率为12.72(台湾的大麦克单价72元,美国的大麦克单价5.66美元),但今年1月12日的市场盘中实际汇率却为27.98,故以大麦克指数估算,新台币汇价低估54.5%。但若改以星巴克中杯拿铁在台湾与在美国的售价比较(分别是120元与2.95美元),新台币汇价则是高估45.4%,强调两种指数的结果完全背道而驰。

大麦克指数是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于1986年开始发布,作为让大众更容易理解汇率理论的简单工具。星巴克拿铁指数,则是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于2017年调查全球近30个大城市的星巴克中杯(tall)拿铁的售价计算而得,借以说明汇价不一致(discrepancies)的情况。

究竟新台币有没有被「低估」的问题,就台北外汇发展基金会编制的实质有效汇率指数(REER)来看,自2014年12月以来便低于100,指新台币相较指数编制基准(2010年),同期间对主要贸易往来对象的一篮子货币贬值;再从国际清算银行(BIS)的实质有效汇率观察,至2021年2月新台币REER为109.19,相较2020年3月疫情全球流行前的106.86,可看出期间新台币对主要贸易对象的一篮子货币相对强势,很难断言新台币是否有被低估。

换句话说,中央银行2020年因市场波动过大,进场买汇阻升新台币是不争的事实,也因此没收了新台币不少的涨幅,但相较国际间其他货币走势,新台币是否被低估、或是有没有透过低估汇价补贴特定产业,其实没有正确的答案。

就像是以汉堡售价为基础的大麦克,和以拿铁为计算方式的星巴克,这类单一商品指数是以轻松、有趣、易懂的方式介绍一价法则(law of one price)及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PPP)理论,但事实上都不是跨境贸易商品,且商品篮仅包含一种商品,有过度简化之虞。更重要的是,商品的价格会受到各国税负(包含关税)、利润率租金、劳动成本等多种因素影响,甚至于替代品的多寡、偏好而产生影响,用来评估均衡汇率可能流于过度简化。

就像是近年每当苹果发表新机,也会有人用iPhone价格反推汇价是否合理,但这除了涉及厂商定价因素,也和电信业者补贴政策等有关;另外则是每当日圆波动,也会有人用迪士尼乐园门票拉面价格换算,类似表示方式的好处是贴近生活、浅显易懂,但如果要用来研判一国货币是否低估,用类似指数可能过于草率

诚如「两个汉堡」故事所言,消费者当然想用新台币相同的购买力买到双倍汉堡,但另一方面,消费者也需要稳定的价格机制,否则今天能买到双倍汉堡、明天或许只能买到半个汉堡,长此以往,市场难免因价格波动太大而产生囤货的预期心理,进而衍生通膨的可能。

新台币升值、持有新台币资产的人购买进口商品时的购买力就会提高、大家就可以买到两个汉堡,看似很简单;但该假设的前提一是新台币有坚实的基本面和资金面维持汇价一路走高不回头;二是产业前景不会因新台币过强而受伤、导致民众所得反而下降。消费者最后能买到几个汉堡,恐怕也不是央行放不放手汇价就能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