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中美打不完的无烟硝战争

2018年3月22日美国总统川普宣布对中国输美价值达600亿美元(后来缩小为500亿美元)的产品课征25%的高关税,中国商务部立刻发布「报复清单」,对于自美国进口的部分产品加征15%或25%关税,额度约30亿美元,一场看不到烟硝中美贸易战争宣告正式开打。

双方打打停停,去年9月18日美国又对价值2,000亿美元的商品课征10%关税,中国则对美国600亿美元商品课征5-10%的关税;双方虽然剑拔弩张,但也持续进行谈判,一年又两个月以来,进行了10轮的贸易谈判原本看似即将达成正式协议,以为童话故事「王子公主从此过着幸福快乐日子」的传统结局即将出现,却在川普5月5日一则102字的推特文(twitter)出现之后为之幻灭。一周里全球股市蒸发了1.36兆美元,VIX恐慌指数(Cboe Volatility Index)两天上升50%,第11轮谈判则如多数观察家预料的,没有 早先期待的正式协议,只重新厘清彼此的「立场原则」。

此次正式协议无法达成,观察家认为是大陆误判情势,在最后时刻大幅修改已经谈好的各项条款。而让大陆如此决定的原因有几点,首先是中方认为美国高关税的效果已经「图穷匕见」。依照美国统计局(Census Bureau)数字,2017年美国对中国出口1,299亿美元,进口5,055亿美元,贸易逆差3,756亿美元;经过一年的贸易战争,2018年美国对中国出口减少为1,203亿美元,进口增加为5,395亿美元,贸易逆差增加为4,192亿美元,显然高关税并无助于贸易逆差的改善。

其次,中方认为川普对中国的谈判态度势将因美国经济情况不佳而软化。由于川普近期不断在推特发文施压美国联准会降息,让中方误判美国经济的状况「不如预期」,认为若非经济转弱,没有理由要联准会降息。殊不知川普对联准会要求降息,是美国传统「选举景气循环」的作法执政者在大选前竭力营造宽松繁荣景气,即使通货膨胀也在所不惜。中方以为「美国没有继续与中国消耗的国内条件」,期待能「抓紧风向」讨价还价,得到更有利的协商结果。

由于上述原因,中方在第11轮谈判前,删除150页协议草案每个章节中需要「修法」解决的承诺,涵盖范围包括:窃取美国知识产权和商业机密、强制技术转让、金融服务准入、汇率操纵等。中国方面要求不要修法,改为交由「国务院以行政规则管理」。川普对于中方的改变大为光火,5月5日怒发推特文后,依照推文所示,自5月10日开始,原本课征10%关税的2,000亿美元商品,改课征25%的高关税。甚至指示美方谈判人员告诉刘鹤,中国有三到四周时间与美方达成协议,否则美国将对另外约3,25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产品课征25%的关税。亦即,若未达成协议,美国将对中国对美出口全部商品课以25%的高关税。

中美贸易谈判的第11轮高层磋商,于美东时间10日在华盛顿「无结论」落幕,然而双方都强调协商「相当坦率且具建设性」。根据刘鹤在华府对内记者会上的说明,第11轮谈判的具体成果是:双方重新厘清彼此的「立场与原则」,基本的互动气氛与理解尚称良好,「但中国政府绝不会就大原则问题退让。」

与此同时,川普也公开表示,对于那些受美中贸易战波及、无法出口致周转不灵的美国农民,政府将追加预算「帮助农民走出难关」;而且美国贸易总署亦在刘鹤前脚走时,同步发出公开声明:「美国总统已下令本署,对剩余的其他所有约3,25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即刻展开『增加关税(至25%)』的扩大评估,…相关决定与确定程序,美国贸易总署将在下周一正式公布。」

两个大国打一场无烟硝的战争,看似两只大熊打架,可是周边的小白兔若闪避不及,不小心被踩死或被撞死的机会不低。尤其是一旦美国对中国出口至美的商品全面课征25%高关税时,中国可能以人民币大幅贬值来化解。局势就从贸易战「升级」到汇率战,战场也自然而然地蔓延到两国的所有贸易往来国家;更严重的是,汇率战是个打不完的恶性循环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