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性放大」文革元素 无助理解中国

随着Netflix影集《3体》热播,剧中开场的红卫兵批斗科学家的文革画面掀起热议。图为《3体》影集画面。(Netflix提供/翁紫曦台北传真)

网飞影集《3体》热播之余,长达5分钟的大陆文革批斗场面,引发正反讨论。一部分声音认为,影集勇敢呈现文革历史;一部分声音则认定该剧刻意利用文革元素诋毁中国。事实上,文革元素有无从来不是《3体》重点,文革在当代中国也并非禁忌,然而在美中对抗背景下,文革元素经常被「惯性放大」,无形中也让《3体》的科幻哲学意涵走味。

不同视角选择,往往呈现不同的故事性。5分钟文革场景,引起不少观众大力吹捧,认为影集制作无畏北京压力,敢于呈现「丑陋」的文革场面;但也有中国网友认定,网飞居心叵测,是刻意用文革来诋毁中国,纯属见不得中国好的心态。

毋庸置疑,《3体》影集中科学家遭学生暴打致死的画面,确实令人心惊胆跳。但无论是小说《三体》或是影集《3体》,文革元素从来不是整个故事轴线的叙事重点,文革开场作用更多只是「引子」,目的是为铺垫女研究生叶文洁对人性的失望,继而企求「三体人」解放地球。

换言之,对于《3体》的文革画面,拍手叫好的抑或是批评有余的,其实都是处于一种「失焦」状态。在美中角力推波助澜下,这种「失焦感」则被进一步放大,以至于《3体》中叹为观止的AI科幻情节、乃至更深层的人类与域外文明碰撞的生存哲学议题,都被「视而不见」。

这种「失焦感」更多时候也体现在如何看待中国。文革对大陆来说早已不是禁忌。电影《霸王别姬》、改编自余华同名作品的《活着》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文革片段。

而从政治上来看,文革也并未「消声」。中共「第三份历史决议」中也有文革的说法;「毛泽东同志对当时我国阶级形势以及党和国家政治状况作出完全错误的估计,发动和领导文化大革命,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毛泽东同志的错误,进行大量祸国殃民的罪恶活动,酿成十年内乱,使党、国家、人民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教训极其惨痛。」

看待文革需要「过犹不及」的分寸。看待中国,甚至中美角力亦是如此。当反中叙事才是「好故事」,无助揭开中国面纱;而一味吹捧,事实上也从未看清中国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