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阶核废料--请给我找一个最好的归宿

林超

高阶废料,也就是用过的核燃料棒,是反核人士最喜欢用来倡议废核理由之一。不错,目前全世界,已经选定并且正在设计建造,高阶核废料最终储存场的国家,只有芬兰瑞典。为什么几十个有核电厂的国家,只有两个有规划好高阶核废料的最终储存场?难道是技术有困难?还是除了芬兰和瑞典以外,其他所有核电的国家都找不到合适的最终储存场?甚至是这些国家都负担不起设计建造最终储存场的费用?这三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原因当然不是只有一个,但是有一件很重要的因素是,美国原来的计划与现在芬兰和瑞典的规划,都不见得是最理想的处理。回想当年美国在研究探讨高阶核废料的后端处理时,计划将用过的核燃料棒,直接运至一个集中的永久储存所,并不是唯一的选项。美国当时之所以选择直接运去永久储存,是为了避免核武扩散的考量,而不先做回收的再处理。美国亚可山 (Yucca Mountain) 的永久储存预定场所,是设计在地下约300公尺,在地下水位以上,但是它的深度,又足以保证高阶核废料的辐射性,和人类生活圈完全隔离开来。同时,后代子孙在永久封闭这个储存所以后,不会意外的,开掘进入这个封闭后的储存所。在永久封闭之前,它定有 150年的营运期,以做观察与考核储存所的营运积效

在当时探讨阶段时,也有许多科技专家,主张先建造一个集中式的中短程储存所,因为科技日新月异,现在能设计建造最好的永久储存所,在几十年以后,就落伍了,而会变成一个并不是最理想的方案。既然如此,那何必当下就花巨额的资金,去建造一个日后会变成并不理想的储存所。不如,先盖一个便宜很多的中短程储存所,在储存了一百至一百五十年以后,再考虑回收再处理以及最终储存。届时,不但回收再处理可能有更好的技术,连最终储存都可能有更理想的方式。这并不是因为现在的科技,还没有发展出来回收再处理与最终储存的方法,而是以时间换取更完美的科技以及更理想的最终储存方案。

因为,在技术面上,不论是高阶核废料的再处理,也就是从高阶核废料中回收可用的元素,或是设计建造高阶核废料的永久储存所,目前都已经不是问题。高阶核废料的再处理技术,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只因为避免核武扩散, 核武俱乐部的国家,不允许其他的国家从事高阶核废料的再处理工作,以防止提炼出来的钸元素,被用来制造核子弹。以目前的再处理技术来讲,可回收的部分已经超过百分之九十,必须以废料来储存的,不到百分之十。而且,许多具有万年不退的辐射性同位素,比如说,回收后的钸,可以再做成核电厂的燃料,用来发电过后,它就被转换成其他辐射期短甚多的元素。如此,高阶核废料的量可以减少很多。同时,必须确保隔离储存的时间也可以缩短。

所以,经过一段中短程的高阶核废料储存以后,再来考虑回收再处理以及最终储存的好处是,可以享用更新的技术,以达到更好的回收与储存效能。比方说,现在已经有人在研究,如何有效的将有辐射性的同位素转换成没有辐射性的元素,或是如何将高辐射性的同位素,加快衰变成低辐射性。更何况,届时人类可能已经发明出预防或是治疗癌症的方法,辐射线或许就无法再贻害我们的健康了。

那么,美国当时为何选择了亚可山 (Yucca Mountain) 永久储存场,而没有选择中短程储存所?其实,美国当时是做了一个受到利益团体影响政治决定,两年前,美国终止Yucca Mountain永久储存所的经费与计划,也是一个政治决定。而不是像反核人士所说:「美国是因找不到一百万年地质环境不变的地方来贮存高阶核废料」,才终止了Yucca Mountain永久储存所的计划。第一,美国环保署从来就没有一百万年以后核辐射剂量的规定,只有要求做一万年以及一万年以后核辐射剂量的评估。试想,以人类今天的科技,那里有能力准确的估计一百万年以后的事情,连一万年以后的估计都会有相当大的不准度。再说,人类现今的工程技术,也没有办法设计上千年的工程设施并确保它在此期间不会泄漏。这也就是为什么先建一个中短程储存所,应该是一个比较合理的途径。

反核人士又说,「美国政府想不到地下水会有影响」,看到这样的论述,真是让人啼笑皆非。在评估一个地下永久储存场是否合适,以及它对人类所造成的核辐射剂量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整体储存积效评估 (total system performance assessment)。这项工作最主要就是,分析水如何藉渗透腐蚀,进入高阶核废料的贮存容器内,然后水如何把有辐射性的核种带出储存所,再进入人类的生活圈,以造成辐射影响。Yucca Mountain永久储存计划花了十几年做这项工作,怎么能说没有想到呢?

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核电厂的高阶核废料,都是先贮存在厂房内的核废料储存池,用池内的水做冷却。经过五年的储存池冷却以后,再将之取出以置入干式储存场。因为这时核废料所产生热量已经极低,干式储存的自然空气冷却,就足以保持用过燃料棒套管完整性,以及干式储存的安全。事实上, 经过三年的储存池水冷却后,干式储存的空气冷却就足以移除核废料所产生的热量。但是,为了保守起见, 核电业界的做法,都是在储存池冷却五年。在干式储存期结束以后,才考虑将此时的用过燃料棒移至最终储存场。

干式储存的设计是把用过的燃料棒,放入密封内层不锈钢金属容器。除此,外面还有一层可防气候影响的容器。外层容器的构造,是在两层金属板之间注入混凝土。外层容器的设计,包括有让空气自然对流的沟道,以提供空气冷却。同时,干式储存场也是具有耐震的设计,它又不需要任何电力或是其他辅助系统与设备。目前,干式储存的容器,可以设计为一百年或是更长的时间。管制单位,一次可以批准四十到六十年的执照,六十年到一百年之间,业者可以依检测结果,决定是否或是何时需要更换包封容器。因为干式储存的安全性非常高,而且又可以更换包封容器,它的储存期实际上可以无限期的延长,这就是为什么寻觅最终储存场的处所并不是非常迫切。再说,如果有更多的时间,一定可以找到一个更好的最终储存方式。

回过头来看台湾高阶核废料处理的规划,台电公司从好多年前就开始计划,设计,和建造干式储存场,应该很快就会有成果,可以开始使用。而且台电公司的后端营运处,一直以来,都在探讨最好的最终储存方式,而不是像反核人士所说的:「已拖待变」。也有反核人士说,核四应该停建,因为我们没有最终储存场。这个逻辑是不通的,因为不论有没有核四,我们都必须处理高阶核废料。

目前有些国家,比如说法国,是可以帮其他国家,做高阶核废料的回收再处理工作。但是,对于回收后的可用核元素,因为有核武扩散的顾虑,国际间还没有一个定论。其实,北韩曾经希望取得台湾的高阶核废料,但是因为国际政治因素,没有成就。不过,以大陆核工业水准,应该很快就会有高阶核废料的回收再处理设施。在两岸经贸合作的架构之下,大陆应该会很乐意,替我们做高阶核废料的回收再处理,甚至可能会提供最终储存的服务。

所以,台湾当然可以处理核废料,我们干式储存场的容量,绰绰有余。因为干式储存极高的安全度,我们可以长久的把高阶核废料存放在干式储存场,实在没有必要急就章的,现在就定出一个最终储存处所。相信台电公司并不是像反核人士所说的,「一切都是四十年,五十年以后再说」。我们实在是有很长的时间,去替高阶核废料找一个最好的归宿。

●作者林超,现任职于核电安全与风险管理顾问公司。本文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文章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