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地理奥赛我得2金1银1铜 金牌数排第2

我国参加「国际地理奥林匹亚竞赛」得2金1银1铜,4位选手由左至右分别为:金牌李适轩、铜牌梅立昀、银牌庄千逸、金牌苏子强。(台师大地理系提供/林志成台北传真)

2021年第17届「国际地理奥林匹亚」竞赛8月11日至16日举行,今年因为疫情改为线上赛,在46国、180位选手参赛中,我国4位选手获得2金1银1铜的史上最佳成绩,金牌数仅次于新加坡,与日本、俄罗斯并列第二。

今年「国际地理奥林匹亚」竞赛原本要在土耳其伊斯坦堡举行,但因为疫情改为线上比赛。经过几天的激战,我国4位选手中,台中一中毕业生苏子强及师大附中学生李适轩等2人得金牌、台中女中庄千逸得银牌、台中女中梅立昀得铜牌。

国际地理奥林匹亚竞赛自1996年开始,选手资格限16-至9岁学生经由全国赛遴选者参加。竞赛主要包含三项测验,野外实察测验和地理议题各占40%,多媒体测验占20%。和其他学科的奥林匹亚赛事不同之处,全程以英文应试作答,因此选手必须兼具学科能力、外语实力、以及论述表现,难度极高。

获得金牌的苏子强赛前就分析线上竞赛考题应该相对会较灵活,自己偏向灵活应变将是最大优势,而胜出夺牌。另一位也获得金牌的李适轩说今年暑假要升上高三,在冲刺学测压力下,只能利用白天准备国际赛,赛前一个月再做完历届国际赛题目,建立充足的信心让自己在线上赛事时发挥实力、顺利应试。

目前担任国际地理奥林匹亚专门小组共同主席的台湾师大地理学系副教授沈淑敏表示,我国高中地理教育涵盖的面向既广且深,相信在108课纲的实施下,学生们在学科统整、灵活应变、国际沟通等能力也将逐年提升,只要竞赛时稳定发挥既有水准,都会有不错的表现。

不过跟其他国际奥林匹亚科学竞赛不同的是,在「国际地理奥林匹亚」竞赛中获得金、银、铜牌者,不能获得保送大学地理系,教育部也不发给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