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总局:2023年体育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528.9亿元
本报记者 刘旺 北京报道
“体育服务贸易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我国主要体育服务贸易迅速复苏,实现大幅增长,据统计,进出口总额达到528.9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周进强在2024年服贸会体育服务专题主论坛上表示。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在现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发布了《中国体育服务贸易发展报告》,对职业体育竞赛表演、体育赛事赞助、体育赛事版权交易、互联网体育服务和体育旅游五大部分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梳理。
此外,北京市体育局发布了“双奥100”精品赛事体系。记者注意到,“双奥100”的含义,是重点引进20项国际顶级赛事,重点打造30项高商业价值赛事,重点培育50项本土影响力赛事,形成横向联系、上下贯通的“双奥100”精品赛事体系。
中国体育服务贸易将保持增长态势
记者注意到,2018年以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会同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就我国体育服务贸易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持续的研究,连续七年形成的研究报告,近几年连续三年发布了2020年、2021年、2022年的中国体育服务贸易发展报告,目前已经完成了《2023年中国体育服务贸易发展报告》。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司长杨雪鸫表示,2023年中国主要体育服务贸易迅速恢复,快速增长,整体上呈现三个特点。
一是进出口总额大幅增长,达到528.9亿元,较上年增长了338.57亿元,增长178%,占同期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例为0.8%,高于2022年的0.32%的占比。
二是进出口结构更不均衡。进口额高达517.2亿元,占进出口总额的97.79%,出口额仅为11.67亿元,占比仅为2.21%,逆差达到506亿元。
三是进出口规模集中度更高,分领域看,体育旅游类、体育服务贸易占主要体育服务褒义总出口额82%以上。其余四类体育服务贸易进出口仅为99.9亿元,占比合计不足18%。
杨雪鸫对职业体育竞赛表演、体育赛事赞助、体育赛事版权交易、互联网体育服务和体育旅游五大部分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梳理。
具体来看,职业体育竞赛表演从总量来看变化不大,进出口额较上年仅增加0.22亿元,同比增长2.05%。从结构上来看有所优化,进口额同比下降3.5%,出口额则增长了50.8%。
体育赛事赞助从总量看出现大幅下降,进出口额较上年减少了94.47亿元,这主要与中国企业曾在2022年年底对世界杯等大型赛事的赞助有关。从结构上看仍不均衡,进口额为33.3亿元,出口额为4.66亿元,逆差达到28.64亿元。
体育赛事版权交易从总量来看基本保持稳定,进口额较上年减少3.38亿元,同比仅下降了7.96%。从结构上来看,未发生明显的变化,国内体育赛事版权有待更多地走向世界。
互联网体育服务这类服务贸易全部为出口,金额达到2.7亿元,是我国体育服务贸易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旅游方面,2023年出入境团队旅游全面恢复,以出国观赛为主的个人体育旅游快速回暖,成都大运会和杭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吸引了大批国际游客来华旅游和观赛,体育旅游服务贸易进出口额达437.95亿元,其中进口额高达435.68亿元,占99.48%,出口额仅为2.27亿元,逆差达到433.41亿元。
杨雪鸫表示,总体上看,2023年中国体育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同比出现大幅增长,达到四年来最高水平,同时在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中的占比也呈回升态势,预计今后中国体育服务贸易发展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成为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新特色和新亮点。
2025年初步完成赛事体系布局
北京作为双奥之城,也在积极布局用体育赛事为城市注入更多的活力。在服贸会开幕首日,北京“双奥100”精品赛事体系也正式发布。
根据北京市体育局竞赛管理和国际交流中心主任王玲介绍,“双奥100”精品赛事体系总体目标是立足“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发挥双奥之城的优势,围绕北京建设双奥国际名城的战略目标,重点引进20项国际顶级赛事,重点打造30项高商业价值赛事,重点培育50项本土影响力赛事,形成横向联系、上下贯通的“双奥100”精品赛事体系。
而将目标拆分,王玲介绍:“我们的分布目标是2025年要初步完成赛事体系的布局,2026年基本形成‘双奥100’赛事体系的搭建,2027年全面提升‘双奥100’赛事品牌。”
北京市体育局副局长杨海滨在现场接受采访时表示,“双奥100”精品赛事体系包括国际顶尖水平赛事、高商业价值赛事和具有本土特色的自主IP赛事,希望通过这一赛事体系,拉动整个北京体育事业的发展。
杨海滨表示:“作为‘双奥之城’,北京拥有众多奥运场馆,希望通过赛事拉动,进一步增强场馆使用饱和度,让市民就近、就便,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参与国际高水平赛事和大家喜闻乐见的赛事活动。”
而围绕着“双奥100”精品赛事体系目标,王玲也介绍了保障机制,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要健全组织机制体制,建立体育赛事综合服务保障机制,健全体育赛事行业标准。二是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与杠杆作用,申报首电首发文化创意产业等其他引导专项资金,发挥市级转移支付资金的作用。三是鼓励各区承办‘双奥100’名录中的赛事,加大国内外高水平体育人才引进力度,加大专项人才订单式培育。四是建立赛事评估调整机制,赛前开展赛事可行性研究,确定‘双奥100’精品赛事名录,赛后开展赛事评估,推动‘双奥100’赛事高品质可持续发展。”
(编辑:于海霞 审核:厉林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