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运的悲歌,韩国惊变背后,西方资本大举抄底
长期征集
日子很难,生活不容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有苦说不出的感觉,受苦的人最懂。
和吃苦相比,有苦难言,无人问津,可能比苦本身还难受。
重生之后,叶檀老师变了很多,变得能吃苦,吃自己的苦,吃别人的苦。
她说,有苦我们一起分担。
每周六,叶檀老师都会亲自回复,并在公众号上发出,有苦难言的朋友,如果你也想和叶檀老师倾诉,把你的故事,发送到邮箱yetanbusiness@163.com,叶檀老师看到,一定会回复。
记住,这世界还有人,关心你,在乎你,理解你。
文/叶檀财经团队
多少人心目中的纯洁初恋是《情书》,那样的欲言又止直到追悔莫及,美妙的爱与生命一样转瞬即逝。扮演电影女主人公博子的中山美穗,在水中,呼吸戛然而止。
当初电影中的的美少年“第一次见到中山美穗,被她耀眼的光芒震撼……我依然无法接受这份现实,只能像不停呼喊的博子一样,怀着祈祷的心情,期盼着。愿您能安息。”逝者安息的前提是并不是爱人携手,相伴到老,而是生者安乐,无牵无挂。
(图源:pixabay)
约翰·弥尔顿的《失乐园》中有句话,心灵,是它自己的殿堂,一念之间,它可以把地狱变天堂,也可以把天堂变地狱。
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这句话,被震撼到。为了获得幸福,我们每个人都在奔跑,但有时候,跑得远,跑得快,并不见得跑得对,有时候缓步徐行才是人生目标。
艾瑞克·弗洛姆在那本著名的《逃避自由》里提到,催眠实验的成功,证实了非常残酷的现实:每个人在主观上,都认为思想、情感、愿望甚至肉欲,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是我们自己的独特感受。可实际上,这些感觉,都是外界灌输给我们的,是外在的,根本不是我们所想所觉。
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快乐并不是自己的,而是按照别人的要求感受到的。生活在幻觉中的人,自以为知道想要什么,实际上想要的只不过是别人期望他要的东西,在不自知中,放弃自我,成为一个被催眠的人,一个机器人,与周围的机器人绝无二致。
或许,这样再也不会觉得孤独,但失去自我的代价高到我们想象不了。
(图源:pixabay)
《逃避自由》“建议”,个人最大的力量来源于人格最大限度地整合,意味着以最大限度地认清自己。“认识你自己”,才是获得力量和幸福的不二法门。
希望每个人都找到真正的自己,那样,每个人的幸福各不相同,世界多姿多彩。就像《情书》中的一回眸,低头一笑。
言归正传,进入本周的檀几条。
#01
跟特朗普争时间,抢出口如火如荼
11月3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最新的PMI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在持续回暖中。
11月,PMI为50.3,比10月份高了百分之零点二,从8月份开始连续三个月回暖,两个月站在荣枯线以上。
有意思的是,11月拉动PMI回升的不是大企业,而是中小企业。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大型企业PMI为50.9%,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中型企业的PMI为50.0%,环比上升0.6个百分点,回到荣枯线以上,小型企业PMI提高最多,上升了1.6个百分点,不过仍在荣枯水平以下,距离水位线以上还有0.9个百分点。
比较可喜的是新订单指数,这一科目11月份的数据为50.8,创7个月来新高,也是连续第三个月回升。
新出口订单单月回暖较多,从47.3回到48.1,这或许是抢出口的结果。
随后公布的财新PMI上也有类似的体现。12月2日公布的财新PMI显示,制造业PMI升至51.5 ,为7月以来最高。
(图源:pixabay)
财新PMI报告中,给出了明确的景气度变化:制造业景气进一步改善,主要得益于新业务量的增长,新接订单量增速居三年半前列,出口订单恢复增长,助力新订单总量增长。
据财新调查,新产品发布,以及担心加关税导致的美国商家加库存,是推动新业务量增长的因素。由于外需迅速回暖,部分海外客户在美国大选后选择提前增加购买量,助推新出口订单指数四个月来首次位于扩张区间。
抢出口如火如荼。
#02
央行做出重大调整,以后这个数据会好看很多
12月2日,央行正式宣布修订M1口径。自统计2025年1月份数据起,启用新修订的狭义货币(M1)统计口径。修订后的M1包括:流通中货币(M0)、单位活期存款、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新口径将于2025年1月份起适用,2025年2月开始向社会公布。
我们曾在2024年11月16日的檀几条里对央行修改M1口径有过详细解读,这里重复一下。
央行此前曾有过4次调整货币口径的记录,都是针对M2,对M1做出调整是破天荒第一次。11月8日,央行公布的三季度货币执行报告已经给出了调整说明,这不是突发事件,而是在市场的预期之中。
M1口径早就该调了,支付宝微信已经是消费者的重要支付手段,越来越多钱沉淀在这些移动支付平台内,不修改是不适应社会现状的。
(图源:pixabay)
修改后会如何?光大证券测算,按照新口径计算,2024年9月份的M1将一次性提高超过4个百分点,从-7.4%修正为-3.3%。
如果2025年2月的M1数据大幅走高,各位不必太惊讶。
#03
降低物流成本是好事,但更该降的是商品残次率
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这是我们喜欢并且擅长的两件事。11月28日,政府印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力争降至13.5%左右。
根据当天召开的发布会,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降至13.5%。意味着每创造100元GDP所支出的物流费用,将从2023年的14.4元下降到13.5元,相当于节省了1万亿元以上的社会物流总费用。
(图源:pixabay)
中国快递全球第一,24小时触达率极高,很多人想当然的认为,中国物流成本应该是全球最低的。实际上呢?
这事有点复杂。2023年,黄奇帆曾在第十三届中国物流投融资大会上指出,当前中国社会物流费偏高,太高了。2022年中国社会物流费用占GDP14.6%,高于美国的7%、欧盟的6%,也高于东盟10国的10%。
这和大家的感受不相符,大家微观上感受的是快递费用,而物流费用占GDP比重则是一个宏观概念,涉及不同国家的经济结构差异。
简单理解,服务业占比越高的国家,物流成本越低,占GDP的比重自然就低。中国是制造业大国,服务业占比刚过50%,宏观意义上的物流费用占比高很正常。
2024年11月,光华管理学院曾发表过一篇《中国的物流成本明显低于美国》的文章指出,2022年,美国生产的工农业产品(货物)的增加值38161亿美元,占GDP的14.8%;中国工农业产品的增加值494227亿元人民币,占GDP的42.8%。尽管美国的GDP比中国高出41.6%,但其货物增加值只有中国的54.4%。
(图源:pixabay)
另外,同样是工业部门,附加值差异对物流成本有放大效应。根据上面这篇文章,2022年美国工业增加值率为40.7%,而我国的制造业增值率只有25%,增加值的差距会导致,相同的产值,物流成本可能相差巨大。我们运的是10块钱两双的袜子,物流当然高。
那单看微观意义上的运费,是另一幅样子。运联智库2022年有一篇详尽的测算报告,结论是:对比中日美的吨公里物流成本,中国的吨公里物流成本最低,仅为0.8元;美国次之,为1.8元;日本最高,达到3.5元。
运联智库的结论符合我们的实体感受,如果物流成本高上天,中国的配送效率不可能这么高,大家网购退货不可能如此轻松。
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是好事,但有些时候,无效的高效并会带来好结果,反而可能因为太有效率产生匪夷所思的结果。
(图源:pixabay)
叶檀老师此前在一个视频中提到,自己购买的衣服严重名不副实,被迫退货。双十一的时候,女装退货率居高不下,屡上热搜,有说75%的,有说80%的,甚至有说90%的。
据封面新闻11月14日的报道,中国服装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
2024年双十一期间,有女装店发出去2000件衣服退回来1500件,其中很多退货理由是拍错尺码或者寄错包裹,多位电商女装从业者表示今年的退货率达到历史高峰。在7.01亿件快递包裹中,有多少的消费者真正签收的?又有多少是退货的无效浪费社会资源的包裹?我们得理性看待数据“浮华背后的泡沫成分”。
在蜂巢的招股书中,我们发现,蜂巢把逆向件当成未来最重要的增长点。据蜂巢招股书,2023年全国电商退换货快递高达82亿件,预计2028年会增长到209亿件,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
(来源:蜂巢招股书)
申通快递总裁王文彬也曾公开表示,国内几大电商平台逆向退货份额一天超过2000万件。如果提高的效率,都拿来退换货了,效率的意义是什么,这是社会资源和环境资源的极大浪费。
我们需要在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时,提升产品质量,做生意的良心。
(图源:pixabay)
#04
11月国有汽车品牌异常强势,最大的隐忧是欧美国家
11月战罢,各车企公布战果,国产汽车再次迎来高光时刻。12月2日芝能汽车整理的数据如下:
比亚迪单月销量首次突破50万大关,同比增长67.2%;奇瑞11月销量280463辆,同比增长32.2%;吉利11月的汽车销量为250136辆,同比增长27%;长城卖了127394台,同比增长3.7%。
新势力方面,月销量超过4万辆的有两家,月销量超过3万则有4家,几乎所有主流品牌月销量都在1万台以上,前所未有。
汽车补贴和价格战持续加持,国有品牌新能源汽车在国内的销量高歌猛进,但隐患明显。
(图源:pixabay)
12月1日,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表达了担忧:因为欧美新能源走势放缓,世界新能源1-10月相对前几年的走势放缓较大。在燃油车供给增大的背景下,欧美的新能源表现一般。欧美新能源的销量增速放缓值得关注,目前的早期尝试者和环保主义者都已经购买了电动汽车,主流消费者对充电基础设施、电池寿命、保险成本的担忧仍较大,在较高利率下,放开自动驾驶的使用,销量渗透率提升也没有达到预期。
一张图和一张表格,直观的说明了中国新能源独大背后的阴霾。全球三大市场,除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在持续增长外,欧美两大市场已经不太增长,甚至出现倒退。
据崔东树提供的数据,欧洲的渗透率在18%附近就上不去了,美国超过9%都很困难。考虑到特朗普对传统燃油车的支持,未来美国市场的新能源车会更困难。
全球似乎只剩下中国在全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这让人后背发凉。
或许我们可以安慰自己,这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胜利。但从更大的格局看,欧美市场需求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疲软,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本身有了明显的天花板。在贸易保护主义大行其道的当下,这将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向全球的最大障碍。
(图源:pixabay)
#05
美国要裁公务员,中国考公创纪录,这个岗位万里挑一
马斯克要带领美国效率部门,大刀阔斧改革,裁撤美国公务员。
很多人好奇,这到底能省多少?《财新周刊》11月30日有篇文章进行了分析。据白宫统计数据,美国联邦政府每年在联邦雇员的工资和福利上花费约3050亿美元(不包括军事人员),约占联邦预算6万多亿美元的4%。智库曼哈顿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布莱恩·里德尔称,如果裁掉四分之一的雇员,联邦开支最多也就减少约1%,而且由于雇员被裁,政府仍需要通过承包商分担部分职能,实际的节省比例可能只会更低。
反对马斯克的人从“理性”测算找到论据,论证裁撤效果甚微。并且,一些部门跟工会联手,裁撤并不容易。
但聪明如马斯克会不知道吗?在收购推特后,马斯克实验过一把,效果尚可。
参照曾经“扭亏为盈”的克林顿政府经验,减少联邦雇员是减亏的必备操作。1993年,克林顿政府启动“再造政府”计划,减少了42.6万名联邦文职雇员,使政府规模达到30年来的最小,成功让美国政府扭亏为盈。其实,克林顿时代还有金融国际化改革,这是另一个课题。
(图源:pixabay)
在马斯克准备开刀政府公务员的时候,我们中国是另一番模样。为了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政府不仅没有减少岗位,反而逐年扩招。据极目新闻12月1日的消息,2025年国考招录人数再创历史新高,39721的招录规模,比2024年增长160人,比2023年增长2621人,比2022年增长8500人。
从2020年政府公务员招录回归正常算起,连续5年增长。尽管政府已经在扩编,但和报考人数相比,小巫见大巫。据联合早报12月2日的报道,今年共有341.6万人通过了用人单位的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86:1。
从职位报名情况来看,今年最热岗位来自中华职业教育社,仅招录一人,已经有1万6702人报名,招录比为1:16702,当真万里挑一。
从历史维度看,2025年报考人数比2024年多了30万,比2023年多了80万,报考人数增长速度远高于岗位扩编速度。
经济越是疲软,不确定性越强,人们越是想安稳,公务员是当下相对安稳的职业。这样的人生无趣无惊雷,没有波澜即是幸福,吸引力十足。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考公人数节节攀升的同时,考研人数却开始逐年下滑。据南方周末11月22日的消息,教育部公布了最新考研报名人数,388万。在2024年下降36万的基础上,2025年继续减少50万。
考研的两年减少80万,考公的两年增加80万,当真太巧了。80万年轻人集体意识到,考研不代表上岸,人生真正的彼岸,非公务员莫属。
年轻人的集体认同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图源:pixabay)
#06
美国M2数据创下1933年大萧条以来最差
12月6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了最新就业数据:11月,非农新增就业22.7万人,预期22万人,10月新增人数从1.2万上修至3.6万;11月失业率为4.2%,超出预期和上个月的4.1%;平均时薪同比和环比增速分别达到4%和0.4%,均超出预期的3.9%和0.3%。
11月的非农数据,创半年来的最大增幅,还算不错。
市场还是认为会降息,FX168分析,预计12月美联储降息的可能性从报告发布前的67%上升至85%,原因是失业率在提升,市场找到理由就呼吁降息。
美联储公布的另一个数据让人担心。FX168披露,12月6日,美联储理事会最新月度报告显示,美国10月M2货币供应量总额为21.311万亿美元,较2022年4月的峰值21.723万亿美元下降1.89%,是自1933年大萧条以来,M2货币供应量首次同比下降至少2%。
M2货币供应量从历史高位明显下降,通常预示着美国经济和股市将遭遇巨大麻烦。但考虑到美联储从2006年3月开始不公布M3等更重要的数据,这些耸人听闻的悲观预测,不一定能当真。
(图源:pixabay)
同在北美,加拿大的失业数据更悲观,人们在等降息靴子落地。
12月6日的数据显示,11月新增失业人数达8.7万人,包括所有正在寻找工作或被临时解雇的人,失业率超过预期跳升至6.8%,创下除疫情时期外的近八年新高,是自2017年1月以来最高的失业率。从2023年4月以来,加拿大失业率已经上升了1.7个百分点。尽管净增加了50,500个就业岗位,但没用。
12月11日,加拿大央行将做出年内最后一次利率决定,大概率降息,是降多少的事,多数人认为是25个基点。
还有一个经济体可能降息,彭博社的一项调查显示,为了应对特朗普加征关税,欧洲央行将以超预期的速度降息。受访者预测,12月12日,存款利率将下调25个基点,使存款利率降至2%,也有机构认为会下调50个基点。
看来,为了应对特朗普关税,全球各个经济体正在大动干戈。
(图源:pixabay)
#07
首尔之冬,韩国出现紧急状态
据环球网消息,当地时间12月3日晚,韩国总统尹锡悦突然进行电视直播,宣布实施“紧急戒严”。他列举了多项理由,称在野党裹挟国会,搅乱国家,表示将肃清韩国国内“反国家势力”,称“本应是自由民主基础的国民议会,却变成了摧毁自由民主制度的怪物”。
在结尾如诗歌一般写道,作为总统,我呼吁你们,韩国人民。我只相信你们,人民,我将把我的名字献给保护自由的人民。请相信我。
看起来似乎人民并不相信,更相信是为了权力,甚至是为了自己那位喜欢高消费的夫人。
(图源:pixabay)
事发紧急,从韩国各渠道媒体观察,在宣布紧急状态前几乎无人知晓,执政党也没有第一时间获得尹锡悦动态。尹锡悦的夫人也说自己事前不清楚。
据《韩国先驱报》报道,根据韩国《宪法》和《戒严法》,在战时、发生类似战争的重大国家紧急状态,或公共秩序受到严重破坏、行政和司法职能严重受损时,可以宣布紧急戒严。
不少人把尹锡悦宣布紧急状态,比作2023年上映的电影《首尔之春》。
尹锡悦为什么要宣布紧急状态?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国会预算决算特别委员会11月29日召开全体会议,在执政党国民力量党议员缺席的情况下表决通过预算削减案。在野党单独处理预算案在韩国宪政史上尚属首次。
当天通过的预算案比政府提交的677.4万亿韩元预算规模少4.1万亿韩元。被削减部分为总统秘书室和国家安保室的特殊活动费、检察院和监察院的特定工作经费及特殊活动费。目前,韩国最大反对党共同民主党在国会占有170个议席,超过半数,这个结果其实在意料之中。
(图源:pixabay)
上述原因让尹锡悦感受到作为总统的无力感,实际迈出戒严这一步,需要更多助力。韩国媒体分析尹锡悦之所以这么离谱,主要是听信了自己的学长、前国防部部长金龙显的建议。
金龙显大约对自己的能力有不切实际的自信,他在2013年曾出任韩国首都防卫司令部司令,自认为对首尔防备力量有绝对掌控,成为国防部长后,更是自信可以拿捏整个军队。
实际情况绝非如此,破防在一瞬间。紧急状态仅维持了6小时,便宣布解除。韩国联合参谋本部表示,自当地时间4日4时22分起,因紧急戒严令而投入的兵力全部撤回。韩国国会有190名议员,投票赞成解除戒烟令,比最大反对党共同民主党在国会的席次多出近20票,说明执政党内部不少人也不认同尹锡悦。目前,韩国各方在要求尹锡悦辞职。
落得如此下场,也许冥冥中已经注定,尹锡悦此前的民意支持度很差。11月29日,民调机构韩国盖洛普发布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其施政好评率仅为19%,差评率为72%。差评理由包括经济、民生和物价管控不力、第一夫人金建希相关争议以及外交问题等。
(图源:pixabay)
民意支持度如此低,还想要力挽狂澜,这是没有现实基础的博傻。
受到事件的影响,韩国金融市场出现动荡。12月4日开始,韩国股市连续下跌,韩元兑美元汇率跌破1400。
为了稳定韩国金融市场,韩国金融委员会委员长金秉焕表示,将动用一切可用措施,确保金融市场正常且稳定地运行。
10万亿韩元的股市平准基金将随时投入运行,债券市场和资本市场方面将最大限度启用规模达40万亿韩元的债券市场稳定基金以及公司债券和商业票据(CP)购买计划。
韩元的贬值压力可能不会因为事件的缓解而扭转。从10月份开始,韩国央行连续超预期降息,原因是:出口增长放缓、内需不振和美国政府即将换届可能给韩方带来的风险。
尽管韩国国内对经济悲观,外资的表现却截然相反。据智通财经12月3日,12月3日,全球基金净买入了5396亿韩元(3.85亿美元)的Kospi指数成分股,这是自8月16日以来的最高水平。
外资买入者和韩国内部对经济的判断截然相反。Mirae Asset Securities Co.策略师Seo Sang-young表示,韩国ISM制造业新订单指数在连续七个月收缩后回升至50.4%,较10月的47.1%上升3.3个百分点,八个月来首次进入扩张区间。该指标是衡量韩国出口的指标。
外资因为美国经济好转看好韩国出口复苏,韩国内部担心特朗普上台,影响未来出口。谁错了?
(图源:pixabay)
(免责声明:本文为叶檀财经据公开资料做出的客观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以此作为投资依据。)
叶檀财经矩阵号
声明:近期,不少人以叶檀财经的名义,或xx叶檀、叶檀xx等名义,在各大平台售卖和股市相关的课程,进行和股市相关的直播。
在此,我们声明,任何和股市相关的直播、课程,均与叶檀财经无关,也没有得到叶檀财经或叶檀本人的授权,认可。
叶檀财经运营并管理的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有且仅有叶檀财经、叶檀暖人生、叶檀聊人生、半间白云、叶檀说、檀谈人生,抖音号叶檀财经、檀姐姐暖人生,小红书号叶檀财经,快手号叶檀财经,头条号叶檀财经,百家号叶檀,请用户认准上述账号。但凡与上述微信账号不一致的公众号均非叶檀财经负责运营管理,叶檀财经和叶檀对其行为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放松心情,把学习和享受贯穿在悠长的人生中,让我们一起成长,一起快乐。
作者:叶檀财经团队编辑:旦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叶檀财经作品 | 尽情分享朋友圈
咨询合作,请联系微信
13818756019(商务微信)
喜欢请您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