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立本土出资人为华航退役机师 先搞5万小公司为「抢时效」

锁定经营离岸风电吊挂业务的海立航空,因资本额仅5万元惹议,不过据了解,海立台湾合资方已找好股东,会出资掌握股权51%,与德商把资本额提升到5000万,以符合民航局的营运许可条件,图为工作船从事离岸风电水下基础安装作业。(图/伯威海事提供)

锁定经营离岸风电吊挂业务的海立航空,因是资本额仅5万元小公司,遭质疑「假本土、真外资」。但是据了解,海立航空股东之一本土商台湾海立,是由一位华航退役机师筹设,没有财团背景,先注册5万资本额,目的是「抢时效」,先抢筹设许可,后续再去扩充资本额。该机师已找好台湾股东合计要出资2500万以上,拿到51%股份,连同德商Heli Service出资49%,将公司资本额提升到到5000万台币,以符合民航局要求的普通航空业营运许可条件。

海立航空为德企Heli Service International GmbH,与国内台湾海力共组的合资公司,这家公司总部位于德国,主要提供专业直升机进行运维作业服务给离岸风电民间企业,例如:西门子、Vestas、沃旭等大厂,未来主要是承接国内两大风机外商之一维斯特(Vestas)的工程吊挂业务。

根据侧面了解,台湾海立为华航退休机师个人成立,背后没有任何财团或政党色彩。除了个人出资外,也找好了台湾股东合资。

至于为何今年4月海立航空仅向台北市政府登记为5万元资本额小公司?这部分经济部说明,它们是为了「抢时效」,先达到成立公司门槛去申请「筹设许可」,拿到之后会再去做筹资动作,后续要取得「营运许可」资格,还有飞航五阶段申请要走。

该部强调,吵资本额5万元就是个假议题,因为经营航空业,如果业务是载人,资本额至少要7亿5000万起跳,非载人像海立做吊挂业务,可降低到5000万元。但是仍要达到此资本额,否则就拿不到营运许可,外界的忧虑不存在。

经济部进一步说,依据民航法规,普通航空业国外投资不能超过50%,也就是台湾合资对象这边出资必须达2500万元以上,本土持股超过50%以上才会获民航局同意,这是基本门槛。

那又为何海立航空先前筹设许可申请不到,要劳动经济部长王美花出面协调?该部说明,外商来台不熟悉我国法令与文件要求,准备不齐被退件,后来计划书重改,交通部也有协助程序,也就过关。「但这仅是笔试及格,后续还有术科考试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