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亲身经历两岸不同风格的隔离(阮笛)

上海实施14天隔离加7天社区健康监测的入境隔离政策,且核酸检测将增为6次。图为2月初,上海浦东机场工作人员旅客测量体温。(中新社

笔者是大陆籍配偶。疫情爆发后,因照顾家人往返过一次大陆,以亲历者视角观察两岸不同风格的隔离政策。总体上来说,大陆的隔离政策严密、有效;台湾的隔离政策宽松、更人性化,却不可避免地出现潜在的防疫破口

我于去年7月启程回上海,在桃机时气氛比较轻松,有的商家都还在营业。飞机上,空服人员和大家分享采检小撇步安抚大家稍有不安的情绪。抵达浦东机场,分批下机后,气氛就截然不同了:行走动线完全约束起来,大量区域关闭,反复甚至多次地填写QR code(乘机信息、居住地址等),所有人在机场都会接受一次采检。动线的尽头是各个区的小摊位,旅客将全闭环地送往目的地的防疫旅馆

沿路所有工作人员都穿成「大白」(防护服护目镜手套)。由于境外旅客数目大幅减少,落地后的上述环节都很顺畅,唯有等所在区的接驳车,足足等了4、5个小时,抵达防疫旅馆时已近半夜。可能因为这家旅馆比较新,房间大概有10多坪,干净整洁,每天约1700新台币。旅馆送来了一份馄饨汤,虽然很简单,但是感觉到很温暖。接下来的14天隔离,早中晚都会送来食物,每天会有医护敲门测两次额温。上厕所前需要提前投入消毒药片,这点应该是因为管道中的气凝胶有携带病毒的可能性。垃圾打包好后可以放在门口,旅馆会统一处理,这一点应该是为了避免工作人员和周围居民被垃圾感染。在第12天的样子,会有医护人员上门采检,采检阴性就可以等待解除隔离了。解除隔离后,行动完全恢复自由。

以上是台北飞上海的隔离情况。我于去年10月启程回台湾,彼时已要求入境提供3日以内采检报告。在上海的社区医院即可做采检,金额记不太清楚,大约花了500新台币。浦东机场绝大多数店铺都关着,旅客很少。抵达桃园后,动线非常清晰,没有本地门号时,还可以临时办理,工作人员都非常和善、有耐心。不过,绝大多数工作人员都没有穿防护服。

由于可以做到一人一户,我就申请了居家隔离。填好地址和联系方式,排队等妥防疫计程车,非常便捷地就抵达了目的地。第二天,里干事来电,告知防疫注意事项,之后还送来了防疫包,里面有体温计、一些食品。再后每天里干事会来电关怀是否有不舒服。环保署那边可以联络预约专门的工作人员上门收打包好的垃圾。14天的隔离结束后,接着7天的自主健康管理,要求出门戴好口罩,不要去人多的地方。每天都会收到关怀简讯,需要报平安

对比下来,两岸不同风格的隔离操作,各有优劣。大陆严防死守,旅客的回程之路略显艰难,但是更多人的生命安全得到了保障。台湾的政策在严防死守和人性化关怀之间取了个折中。在病毒传染性还不够强、全球没有大规模爆发、突变不多时,确实是行之有效的。然而这一套的操作对旅客个人的要求极高。例如在去年,隔离中的旅客偷偷出去趴趴走、自主健康管理的旅客去人流聚集的地方的新闻屡见不鲜,尽管没有酿成大的恶果,但确实是防疫破口。

今年以来,在英国、印度、南非等多个国家出现新的病毒突变时,台湾笼罩在疫情的黑云之下。每天常有几例境外输入——这些输入确诊往往还是在隔离结束后,雇主要求采检,或是有人要离境了而被确诊。前文写到过,隔离结束后如果不采检,旅客就直接进入社区了。所以,当大陆中小城市的居民大量地脱掉口罩时,一部分有忧患意识的台湾居民在公共场合还是会戴着口罩——没有人知道,高传染力的突变型病毒是否暗暗地进入到了社区。是真的会怕!

一切的转折点发生在4月下旬的机师确诊。在此之后的魔幻一样的爆发,不用我再赘述了。

看了今天的新闻,因为意识形态或党派原因,人们依旧为普筛、疫苗等事争论不休。但我觉得,抛弃成见、不再缠斗,拿出十二分的精力来采取一切措施积极抗疫才是正途。愿天佑宝岛

(作者为企业负责人)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