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制造业人才荒的药方(徐作圣)
政府大力推动五大半导体产业学院及文法商科学士后工程硕士多元化学程(学士后工程),宣称可解决制造业人才荒。图为教育部长潘文忠。(林志成摄)
在全球新兴电动车及人工智慧元宇宙的带动下,半导体市场发展热络但也同时浮现了供需失衡、人才断层的问题。前一段时间政府大力推动五大「半导体产业学院」,最近媒体也建议政府开设「文法商科学士后工程硕士」多元化学程(学士后工程),宣称可加速增加国内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人才供给,不仅是提供给半导体产业,也要提供给其他制造业;不但可以解决半导体产业人才荒的问题,也能减缓文法商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个典型「摸蛤仔兼洗裤」的构想。
要研拟解决半导体甚至所有制造业人才荒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半导体产业链、文法商/理工科教育本质及专业转型、政府治理三个方向切入。半导体产业链包括上游IC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四大区块,加上周边的材料、消耗化学品、软硬体整合与设计等,实质上囊括了STEM架构中所有学科的范畴。半导体是个高系统性的整合产品,其产业链四大区块联结性高且相关联性强,政府或学院想要单独介入某一块并不见得能满足个别厂商的特别需求,所以广义半导体人才就是所有STEM领域的人才,而狭义的定义比较聚焦在电子反资讯工程、物理、材料等领域,这些就是半导体及其他制造业所必须培育的理工人才。大学半导体产业学院或有助益科技知识的增长但仍需在工作中实务学习(on-the-job-training),学院派那些专搞论文的教授是教不动的。
再看看文法商专业转业进入工程领域的困难。由科学角度看工程技术会感觉「深度前瞻」不足,而由工程面看科学则会感觉太过学术而「实用性」不够。科学与技术讲求时效性、最新趋势与未来发展、实证主义(positivism)且必须在时效上跟上时代;但在人文科学及管理教育层面,学术研究多用数据分析及统计模型来描述现况及未来,或某些大腕学者的主观论述(Ideological Assessment),前者需要数据,后者需要「人」,但两者用的是「统计、归纳」法则,基本上都缺乏客观或实证主义的论证。
理工转法商门槛较低,但仍有障碍,特别是思考模式各异(客观vs.主观),同时基本经济哲学思维也不够全面,用于执行实务上的工作无误,但文科学术上的发展仍有局限。但是文科管理跨工程领域的困难度更高,尤其在STEM 基本功方面。理工教育的循序渐近(Progressiveness)且个别学科相互关联性高,但理论基础足以解释关联性的问题;文科则比较广泛、松散、宏观系统性极高但仅能用「统计、归纳」的方法来解决不同学科区隔间的相互关联性,故意识形态倾向或学术派别的主观认定就常被用来作为决策的依据,理工科及文法商学科分野及思维方法的「泾渭分明」是跨领域最大障碍。
在科技前瞻与格局方面,缺乏科技背景与专业知识,最多只能「跟风、人云亦云」观察未来趋势;但科技人也可能过分专注于某技术领域,而忽略了市场环境及全球趋势;这些现象都说明跨领域及科技管理的困难。
在政府治理方面,自从法匠主政以来(扁、马、英)政府成员逐渐变成「理工退位、文法当道」,而教育部封建官僚,在搞历史课纲及双语教学之余,仍须管理30年前广设大学及私校退位所遗留的烂摊子。另一方面,教育部文科人管STEM 科教及产业学院,其管理方式是外行领导内行、蛮横封建,怎么可能有本事作好学士后工程的改革工程。更何况这个缘木求鱼的短线操作的政策根本解决不了台湾高教沉疴与旧疾。
人才失衡是个典型「七年之病,三年之艾」的问题,「学士后工程硕士」的建议是理想性有余、但世故性却不足的想法,不但存在不可克服的障碍,也肯定无法通过市场的检验。从教育资源分配的角度来看,「半导体产业学院」已是叠床架屋的改策,「学士后工程硕士」更是教育资源的浪费,希望朝野能理智的看待这个问题,别让这个学士后学程像30年教改所造成的灾难一样,至今「尾大不掉」。
(作者为国立阳明交通大学退休教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