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中共对台政策的顶层设计应有所调整(李庆平)

经过了五十多年,「一个中国」及「一个中国原则」仍然是两岸之间最大的障碍。(示意图/达志影像)

1981年9月30日大陆人大委员长叶剑英发表对台政策,即「叶九条」,其中对台湾首次将对外国建交时的用语「一个中国原则」,进入对台政策,并宣称对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其对台基本政策。

1991年4月28日陈长文秘书长率领海基会代表团,首次抵达北京,与大陆国台办唐树备常务副主任在29日上午于北京钓鱼台宾馆见面时,唐树备首次提出两岸交往的五原则,其中第二条:「在处理海峡两岸交往中,应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一国两府」。

1991年12月江泽民总书记接见台湾学者国统会委员沈君山,曾对沈君山说,对台政策是「一个中国、一个主权、一个中央政府」。

在1980年代及1990年代初期,从大陆对台政策的负责人或执行者的表达上,即可看出中共对台政策的顶层设计,是「一个中国」、「一个中国的原则」、「一国两制」。

如果中国大陆对两岸问题认知是中国内战的延续,是中国内部的事务,在1980年代初期就不应该将「一个中国」、「一个中国原则」,列为对台政策的顶层设计。

中共是一个讲究「原则性」的一个政党,但也讲究「内外有别」。偏偏中共用对外的原则方式,用到对台湾上。

中国大陆外交部的「一个中国原则」是指:「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领土不可分割、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1991年海基会成立时,其任务只是处理两岸间的事务性问题,当唐树备提出「一个中国原则」时,这是一个高度政治性问题,但海基会并未被授权讨论。当时海基会与海协会的协商,即因大陆提出「一个中国原则」为谈判的基础,协商几乎进入停顿。

台湾方面在1991年及1992年,分别由「国统会」通过「国家统一纲领」及「一个中国解释文」,以此两项文件为基础,海基会才能与海协会在1992年10月28日至30日举行「香港会谈」,处理这个瓶颈,但并未成功。后双方同意以口头声明的方式,来表达「一个中国的原则」,但两会间的协商不涉及「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涵义。1992年12月3日海基会正式函告海协会,我方所谓「一个中国原则」,是根据「国统纲领」及「一个中国解释文」。

1979年1月1日,美国与中国大陆建交时,美国并未「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只用「认知」「一个中国原则」。美国有「一个中国的政策」,而这个政策的意涵则是由美国自行来解释。

对台湾而言,「一个中国」的概念,因为许多国家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而这些国家又同意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所以依据逻辑推演,台湾自然就变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这一论述是我方绝不同意的,所以台湾有「一个中国的问题」。海峡两岸从未进入政治谈判的进程,因而「一个中国」的问题,尤其是「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双方也从未正式接触过。

1993年4月29日,海基会与海协会在新加坡召开「辜汪会谈」,签署四项协议之后,三十年来两岸关系时有起伏,但大体而言还算在和平发展期,只是民进党二度执政时,海基会跟海协会中断接触。

2000年4月,时任大陆委员会苏起主任委员,把1992年10月28日至12月3日,海基会与海协会双方经由协香港协商,电话及信件来及记者会,疏导了「一个中国的原则」问题的窒碍,称为「九二共识」。

但双方对于「九二共识」的解释有一段时期相当混乱,例如大陆方面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九二共识的核心是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呈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这些提法皆不正确。如果提出「一个中国原则,九二共识」是正确的,因前面是大陆的政策,而后面是「九二共识」,共识就是当时的共识,不能后来任意再增加任何文字。

而台湾方面也有不正确的提法,如「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识」, 如果提出「一中各表, 九二共识」是正确的,前面是政策,后面是共识。

经过了五十多年,「一个中国」及「一个中国原则」仍然是两岸之间最大的障碍。全世界没有「一个美国」、「一个日本」、「一个法国」、「一个德国」、「一个俄罗斯」的提法,只有中国大陆有「一个中国」及「一个中国原则」的提法,这就说明这种提法是有相当的特殊性及两面性,台湾方面是难以接受的。

至于「一国两制」及「一国两制台湾方案」,仍属大陆单方面的政策或方案,台湾方面不可能接受在大陆迳行设定的方案𥚃进行协商,如果两岸的政治谈判条件成熟时,台湾方面一定会提出自己的一个对等方案,来进行协商。

中国大陆也应改变对台湾的工作方法,长期以来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态度,也应有所调整。

笔者认为1971年中国大陆进入联合国大会及安理会所用的名称是China,而非PRC,是当时大陆周恩来总理所做的睿智决定,笔者愿提出一个两岸皆可接受的顶层设计,即「两岸同属中国」,以替代大陆对台湾的「一个中国」及「一个中国原则」。虽然目前民进党难以接受,但并不表示以后不会接受。中国大陆应在二十大之后提出为维护两岸和平长远建构大框架为目标上,可派上实用的思维、可行的办法及可行的论述。

(作者为前海基会副秘书长)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