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主动学习关键 在于父母有无足够耐心看他犯错跌倒

▲尊重孩子自己做的每一个选择与决定。(图为示意照,非文中当事人/记者谢婷婷摄)作者:李育铭摘自:四块玉文创 《做孩子的超级粉丝用心用力,倾听是最好的教育

●精选书摘内容接受孩子的不一样。以足够的耐心看孩子跌倒,容许犯错,尊重她自己要做的每一个选择与决定。

一如我在多篇文章或分享会中所说,我的两个女儿有着截然不同的特质

大J在学习上的成就和她坚持做自己的精神,让很多家长朋友都认为这是孩子本身的特质使然,父母亲不用花太多力气栽培,她本身就很优秀。但小女儿小J并非这样的典型,她和许多的女孩一样,喜欢各种美好的事物,也不太喜欢数学,但我从来不觉得需要找老师来帮她补习,反而以另类角度去欣赏她和姊姊的不一样。

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我常想,或许因为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居多,家里没有个性化对待2个孩子的需要。但是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教育焦虑症,如何不去横向比较,并尊重孩子的个性化发展,把她当成独一无二的艺术品看待,依然是我们作为父母的一项重要修炼。以小J来说,她和姊姊一样都不是完美的,也都有各自的缺点与不足,但我选择强化她的优点,给她积极正面的能量;缺点与不足,我不是不说,而是采用迂回且私密的方式面对。这样,孩子能在自信的空间里成长。

让我们从小培养孩子用艺术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一切,去面对她的人生道路,那么当孩子在面临人生的重大选择时,他能自信的做出正确的判断,也能走的更远。

正因为从小了解小J的个性与天赋,觉得应该给她一个更开阔、更加自由的学习环境。所以当她进入小学时,我把姊姊大J一起转进了当时没有什么知名度的民办协和双语学校。主要原因有三点,其一:小J从小就展现出她活泼好动的性格,这在大J原来就读的小学里是会被压抑的;其二:即便大J在一所上海知名的学校就读,学习成绩很好,年年拿奖学金,年年当大队长(类似班长),但我发觉她并不开心,经常闷闷不乐;其三:我希望姊妹俩能就读同一所学校,相互照应,累积共同的童年回忆。

就第二点因素来看,相信很多父母不会把大J转学,但我对教育的观念一直不是以成绩来看待孩子,当时我觉得大J如果去到一个更为宽松,更具有国际化思维的环境,她能更加自由的学习,也更能展现自己的天赋。就这样,两姊妹就开始走在同一条学习的道路上。

鼓励建立个人风格应该是承袭我的性格吧!小J对美食如我一样有很高的兴趣,也善于此道,经常自己动手烹煮她的拿手菜。也会亲手做一些手工饼干和蛋糕。在阳光明媚的周末,她会亲自做早餐、摆盘,手捧一本书,窝在阳台享受周末早晨;也会在我生日的日子下厨,制作图文并茂的菜单,并写下她对我的祝福;她也曾经为了感谢同学在生日时给予的祝福,亲手制作手工饼干到学校分享同学老师品尝,还自己装袋,并在袋子上写上每位同学的名字,以示慎重。

这些都是属于她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也展现了她细心体贴的一面,如果当初我只告诫她读书就好,不要搞这些玩意儿,几年后的现在,我就吃不到她最新尝试、创意无限的香蕉芒果奶昔了。说不定经过几年,我们还能看到她的名字出现在米其林大厨的名单上。除了厨艺,小J从9年级开始选择参与模拟联合国(MUN)活动,而不是大J擅长的的世界学者杯作为她的课外活动

模拟联合国是针对联合国大会和其它多边机构的模拟学术活动,是为青年人设计规划的公民教育活动,注重培养孩子在英文演说、沟通协调、活动组织等各方面的能力,过去3年来小J做得有声有色,也乐在其中。她和大J 一样,在第一次参与MUN 的时候也是抱着学习的精神,可想而知也不会有太好的成果,但我并不以为意。第一次活动我虽然人在外地出差,无法送她入营,但回到上海后,我立刻开车赶去参与她的闭营仪式,让她感受到我的支持。就这样,她一路从上海的常春藤模联、台北耶鲁模联,再到北京哈佛模联,和海牙模联,甚至2015年3月还经过她自己主动申请、面试等一连串考验,进入了哈佛模联的组委会,独自一人飞到北京,从参赛者变成了裁判员。

▲父母应欣赏孩子的不同。(图/图为示意照,非文中当事人)看重每个人不同的能力在参加模拟联合国的期间,每天起早摸黑的工作,作为父亲虽然不舍,但为她骄傲。而在自己学校里面,她更是不遗余力地担任小干部和秘书长,扛起学校模联的大旗,为学弟妹们发起活动、提携后进,更无师自通的动手制作学校模联的网站,除了作为宣传和招募新人之外,更提供她在外比赛的第一手资讯给学弟妹们。因为她知道,没有经过良好的培训与磨练,一旦进到了模联会场,是无法胜任那些高强度的会议和工作的。凡此种种,都展现出她与姊姊不同的能力,如果我也保持着要求她在学术上要跟姊姊齐头,不做差异化个性的考虑,我想她也可能走不到今天。

小J从小喜欢运动,我跟大家一样,看出孩子特长就从小送她和姊姊去学游泳,我们找了一位上海老教练,目的很单纯就是让孩子适应水性并调整孩子气管的问题,也同时强健她们的体魄。到了小学和中学,小J陆续参与了学校的田径队触式橄榄球以及足球队,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参与的触式橄榄球。球队的教练是数学老师兼任的,几次陪同她们在周末清晨到浦东出赛,都能感受到这位老师强调团队合作而不是比赛名次的气氛,不论孩子是否出色,他都会让每位球员轮流上场,也从不责骂孩子,虽然最后都是垫底的名次,但是孩子们都很享受这个过程,这对小J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也不断跟她强调团队精神比个人成就来的重要。

而在姊姊高中毕业前往剑桥大学就读后,她承接了姊姊当初和她一起创办的「30 Minutes for Youth」活动,同时找了几位同学帮忙,这是一个结合慈善与公益的跑步活动,连续三年,她们都在学校召集了上百位同学和老师参与,每次募集资金都超过2 万人民币,结合复旦大学的萌基金,帮助云南偏乡的孩子上学。她更协助「铺路石公益组织」,为教育资源匮乏的安徽当地民工子弟学校带去英语能力培训课程,并跟她们生活在一起,在离开当地返回上海前,她还担任发起者和数十位志愿者的代表上台,向当地学校近千位孩子和老师发表感谢词,在同学传回的视频里她说到:「谢谢老师,是你们给我们这个教书的机会;谢谢同学们,在这几天里不但热情的欢迎我们,还积极的和我们交流和互动。」我想,透过这个有意义的活动,相信她已经感受到「施比受更有福」。

支持孩子的选择与决定这些点点滴滴看似与学习无关的社会实践,不就是一个人离开学校以后所需要的真正能力。她的这些个人特质跟学习成绩基本沾不上边,但我发觉她越长大,越能积极主动地学习。看到她在模拟联合国用英文主持会议,侃侃而谈,很难想像她曾经用中文思维写英文作文?词语逻辑错误百出?数学也曾经徘徊在及格边缘吗?如果我也要求她在学术上要跟姊姊看齐,她今天应该又是另一番模样。

孩子能不能主动学习的关键,可能是我们没有足够的耐心看孩子跌倒,不容许他犯错,处处拿孩子与旁人做比较,帮孩子做了太多原本属于他自己要做的选择与决定。作为父母应该做的,可能就是默默的在旁边为他支持与鼓励,因为,花终有盛开的一天。所以发现了孩子的某种特异独行的特质,我们不仅不要立刻指责孩子,压抑孩子,还要去了解背后的原因,只要他的行为不会伤害别人,守住基本的价值观,我们就要尽全力地呵护它。就像当初如果没有莫内强调光影,强调随意创作的风格,就不会有印象派的诞生。★本文经四块玉文创授权,摘自《做孩子的超级粉丝!用心不用力,倾听是最好的教育》

★发掘孩子的潜能,不让孩子只成为你要的样子,因为,孩子比你想像的还优秀。★名校不是唯一,尊重孩子性格,适性发展;从孩子们身上学习人生课题;分享对两岸教育方式不同的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