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再难出贵子?北大女生:我在北大5年很少见过乡村同学

文·段宏刚

古代幼儿启蒙教材《名贤集》里边有一句名言:寒门生贵子,白屋出公卿。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说,显贵人物往往出身于寒门人家。在古代,这句话常常用来鼓励读书人,激励他们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实现“修齐治平”的人生抱负。

这句话在古代的“科举制度”下,体现出来的激励作用相当突出。中国古代第一位状元,隋末唐初贝州武城(今河北省故城县)人孙伏伽,南宋文学家陈亮,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都是“寒门出贵子”的代表人物。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寒门出贵子”似乎变得不再灵验,绝大多数农村孩子苦读十几年,依然很难考上理想的大学。即使入读普通大学,将来毕业后也很难找到待遇好的工作,实现人生华丽转身的希望非常渺茫。

2017年,河北沧州吴桥县农村高考生庞众望,以总分744分(高考684分,外加农村专项计划清华大学60分加分)的优异成绩,夺得沧州市理科状元,后来顺利进入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深造。如今,他即将拿到清华大学博士学位,将来的前途不可限量。

庞众望出生在贫困农家,父母常年有病,生活不能自理,一家人的生活全靠爷爷奶奶来维持。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他刻苦学习,从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他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即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许多人重新燃起对“寒门出贵子”的渴望。

但是,北大一个女生在一次演讲中却说道:在北大的五年间,我很少见到过来自乡村的同学。

这句话说出后,令现场听众陷入了沉思,也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争论。

如果把这句话从另一个角度来陈述,就是“寒门再难出贵子”,这又是为什么呢?

若追根到底来分析这个现象,用“阶级固化”四个字完全可以概括出来。

“阶级固化”会制造出“马太效应”,让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让强者愈来愈强,弱者愈来愈弱。整个社会会在“马太效应”的影响下,朝着两极分化不断演变。

当“马太效应”不断蔓延,成为一种社会普遍现象时,无疑会对人们固有的价值观念产生强烈的冲击。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绝对有道理,一个只读过小学的人,跟一个有大学学历的人,在见识、学问、想法、修养、境界等诸多方面,肯定不在一个层次上。高学历的人将来走向成功的几率更大。

知识就像“敲门砖”,读书的目的就是让你拥有改变命运的“敲门砖”,当机会出现时,你有能力做到一击必中。

不论在古代还是现代,普通家庭的孩子,改变自身命运的唯一办法,就是按部就班地读书。从九年义务教育读起,接着参加高考进入大学学习,毕业后再找工作。至于将来能不能找到多金的好工作,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不去上学当然也可以找到工作,只不过,在当今如此“内卷”的现状下,没有知识和学历的人,想翻身几乎没有可能。

同样是享受教育,为什么有钱家庭的孩子在将来的成功几率更大?

这要从享受教育资源的多少来谈起,从本质来讲,一个学子能否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跟出身背景息息相关。也可以这样说,优质教育资源都被那些有钱家庭占有了。这个差距,从出生之日起就被注定了。

农村孩子上幼儿园一个月可能只要500多元钱,而像北京乐城幼儿园、上海惠灵顿双语幼儿园、西安曲江大雅幼儿园等豪门幼儿园,一个月学费达到1——2万元。如果给农村家长说,一线城市的有些幼儿园每月收费在2万元左右,他们大概率会表示强烈的怀疑。贫穷有时真的会限制人的想象。

这些幼儿园之所以叫豪门幼儿园,是因为里边的学子都是非富即贵人家的孩子,一般家庭只能望洋兴叹。当然,这些幼儿园也不是有钱就能进,孩子以及孩子的家长要足够优秀才有资格进入。

一些普通家长对此可能满不在乎:不就是上个幼儿园吗,孩子的差距能有多大?

现年17岁的黄忆慈是演员黄磊和孙莉的女儿,如今是一个才貌俱佳的美少女。2014年,她因跟父亲黄磊一起参加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二季》而名声大噪。

当时,只有8岁的黄忆慈,在节目中所表现出来的优雅、才艺和修养,惊艳了许多观众,人们不禁会想:这小姑娘长大后必定成器。

如果翻开黄忆慈的学习经历,就能发现她的“成功”似乎早已注定。

幼儿时期,她就读于北京私立汇佳学校幼儿园部,6岁时她能熟读全英文绘本,8岁时能翻译英文小说,9岁给法国动画电影《小王子》配音,11岁与王菲的女儿李嫣一起在巴黎走秀,12岁出演话剧,17岁可以用英语写剧本,还当上导演,给同学指导舞台剧。

如此优秀的姑娘,跟她就读贵族学校,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有极大关系。普通家庭的孩子,在“起跑线”上就输给了这些孩子,将来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这些孩子将来成为“贵子”的几率也要比普通家庭的孩子大出许多倍。

家长有钱,可以给孩子买一套优质学区房,进名校享受高质量教育,大力支持他们将来考入985和211名校。即使没有考入全国重点大学,还可以花钱把孩子送出国镀金,包装回来还是要比国内的绝大多数孩子的学历值钱。

有钱家庭在教育上给孩子投资300万,而普通家庭只能拿出20万来投资,两者产生的回报率自然不可同日而语,这数字上的差距实际上就是家庭阶层的差距,阶层早已给所有人贴上了身价的标签,也框定了人生的轨迹。

英国导演迈克尔·艾普特和加拿大导演保罗·阿尔蒙德在上世纪执导了一部时长135分钟的经典纪录片《人生七年》,他们找到14个来自不同阶层的7岁孩子,以七年为界限,采访了14个孩子在7岁、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56岁、63岁时的生活状态。最终发现,出身和阶层对一个人的影响十分巨大,往往决定了一个人未来的命运。

影片结尾,富人的孩子从名校毕业后成为律师,拿着500万的年薪,依然位列富人阶层。而穷人的孩子连大学都没有考上,仍然重复着父辈的命运。

富人的后代之所以还是富人,在于他们生长在一个没有任何压力的环境中,父母用自己的资源早已为他们铺好了路。穷人的孩子没有靠山,只能依靠自己去拼搏。

当穷人的孩子雄心勃勃地来到大城市,被社会现实撞得头破血流时,只能降低自己的要求来到三四线城市,甚至自己的家乡来讨生活。

从现实来看,被大城市筛选掉的第一批人,绝大多数属于出身背景一般的人。只有极少数实力强大的草根,如同顽强的崖柏,硬是挤开绊脚石,把根须扎进了土壤中,让自己有机会在城市落地。

但这些个例的说服力并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