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舰弹射器 有没有差很多
江南造船厂举行福建舰下水命名仪式。(新华社)
美国「福特」号(USS Gerald R. Ford,CVN-78)超级航母穿越大西洋的画面。(美国海军)
陆媒报导称,大陆第3艘航空母舰「福建舰」已在进行电磁弹射器的实验,这意味着中国大陆成了除美国以外,第2个具备电磁弹射系统的国家,其性能必然快速追近美国的航空母舰,值得国人格外留意。很长一段时间,航空母舰弹射器一直是美国的独门绝活,这也是美国海军称霸全球的关键技术。
最早的飞机弹射器,可追溯到莱特兄弟时期,当时莱特兄弟对于飞机的升力并没有把握,所以他们极尽全力在为飞机减重,甚至连轮子都不安装了,那么飞机该如何滑跑?他们发明了一种重力弹射装置,将飞机固定在一段平直的滑轨上,滑轨上有车安装飞机,机前方有个钩子,与滑轨的绳索固定,而绳索的末端是个高台,高台上绑着重锤。当飞机要起飞时,飞行员(也就是莱特兄弟其中一人)启动飞机引擎开足马力,然后重锤落下、拉动绳子、车载着飞机向前冲刺,飞机顺着这股力量,加上引擎的推力而起飞。
之后其他的航空先驱也陆续发明了各种不同原理的弹射器,包括压缩空气、火药动力、液压动力等等,到了二战时期,火药弹射器大量部署在巡洋舰、战斗舰的后方甲板,它可以在几公尺内,就把水上观测飞机弹射出去。但因为功率不足,无法应用在大型飞机上。因此那时代的航空母舰,使用的是体积较大的液压弹射器。
有意思的是,当时航空母舰的弹射器并不是加装在飞行甲板上,而是安装在机库里,这是因为螺旋桨战机所需要的滑跑距离不长,开足马力就可以升空。为了更快速的释放飞机,那么利用弹射器,就可以把飞机从机库里直接发射,多好的设计!但是实战中却发现,机库空间有限,发射飞机过于危险,这使得液压弹射器使用率很低,反而占用了机库空间,因此到二战后期,多数航空母舰机库里的液压弹射器都拆除了。
到了1950年,战机进入喷射机时代,飞机变得比以前更重,这使得飞机的滑跑距离愈来愈长,这在陆地机场的影响较小,但是航空母舰的有限空间,无法提供足够的滑跑距离,要是升力不足就会栽入海中,因此弹射器再一次登上航舰甲板。旧式的液压弹射器加速度不足,硬要增压会引发爆炸的风险,美国的液压弹射器就曾发生管线爆炸造成严重死伤。所幸英国人发明了较安全的蒸汽气弹射器,并应用在英国的航空母舰上,随后美国也引进了这套技术,才使得美国走向超级航空母舰的地位。现在的10艘尼米兹级航空母舰,使用的C-13型蒸汽弹射器,其技术原理还是源自英国。
虽然蒸汽弹射器性能可靠,但是它需要消耗大量的淡水,而这些淡水又来自于航空母舰的蒸汽锅炉,用的太频繁会降低军舰的动力。以美国小鹰级航空母舰的C-13弹射器为例,一次弹射就要消耗625公斤的蒸汽和1吨左右的缓冲淡水,这些蒸汽在弹射后就散失到环境,如果航舰以每分钟1架的速度进行紧急弹射起飞,那么连续弹射8架飞机之后,航舰的锅炉蒸汽压力就会损失20%,整个动力就会损失32%,船速就会下降。虽然改用核动力的尼米兹级有用不完的热量,但是持续弹射也会造成蒸汽量不足,同样必须暂停发射以累积蒸汽,因此才有了更新一代的电磁弹射器。
福特级是美国海军第1艘使用电磁弹射器的航空母舰,它采用独特的「飞轮储能」技术,巨大的飞轮在通电之后,会持续高速转动,这就相当于储存电力。当战机要起飞时,透过飞轮的磁力减速效应来生电,能在极短时间内产生超过121百万焦耳的能量,快速的带动滑块向前推进,而滑块上方连结着飞机。这套系统每45秒能够完成一次充电,并可在2到3秒内释放,比蒸汽弹射器效率高出许多。
电磁弹射的占用空间也较小,系统重量也较轻,大约只有20吨左右;并且它也可以调整弹射的力量,以因应不同重量飞机所需要的初速度。
虽然电磁弹射器优点这样多,但是它也差点被埋没。在福特号测试初期,电磁弹射器屡屡传出维护间隔时间短,故障率高的消息,使得当时的美国总统川普,还一度下令改回蒸汽弹射器的决策,所幸被美国国防部所阻止。其实新的科技在实用化初期,都难免会遇到故障率高的问题,这时候能做的就是信任工程师,继续完善新的系统,通常问题都会随着时间而改善。如今的福特号已完成了第一次海外部署,电磁弹射器的维护间隔时间,已经较蒸汽弹射器来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