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度99%,用生命谱写“火山挚恋”的夫妇,震撼了全世界!

今年北影节,有这样一部电影,让人看后大呼“真香”。

有观众甚至认为本片稳拿明年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

这部影片不仅提名第38届圣丹斯电影节评审团纪录片大奖,还在某瓣斩获9分,烂番茄新鲜度甚至高达99%。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部用生命拍出的纪录片——

《火山挚恋》

二十世纪上半叶,人类对火山所知甚少。

直到1968年“板块构造学说”的提出,才有研究者决定踏上这片未知的领域;

考虑到火山爆发的危险性,当年仅有150多人涉足于此。

那时的他们,算得上是火山学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与孤勇者。

然而,有这样一对夫妇:

上世纪七十至九十年代间,哪里有火山喷发,他们就往哪里去;

工作上,二人相互配合:一边观测,一边用影像记录过程。

漫长的研究终会迎来句点:1991年6月3日,在日本云仙岳观测时,二人同时淹没在火山的灰烬中。

这便是《火山挚恋》里的两位主人公——莫里斯、卡提亚夫妇。

常人眼中,他们是另类的“疯子”。

穿上防护服的他们,像“外星人”一样,在火山口跳着怪异的舞蹈;

即使浸泡在140度高温的泥地里,脚被烫脱皮,莫里斯依旧盯着火山坑发呆。

这样的“疯子”到底有什么魅力,能俘获这么多观众的心?

又是什么支撑着他们一直呆在火山边,度过朝朝暮暮,岁岁年年?

看似疯癫的两个人,实则因爱起念。

正如片名“挚恋”二字所揭示的那样:

无论是对陪伴左右的彼此,还是对神秘莫测的火山,乃至对这满目疮痍的人间,莫里斯、卡提亚夫妇都满含深情。

01│关乎彼此的挚恋

关于二人的相遇,影片采用浪漫的“罗生门片段”展开叙事:

有人说他们相遇于校园长椅;

有人说他们相识于影院;

还有人说他们因相亲结识于咖啡馆。

虽说相遇地众说纷纭,但使他们敞开心扉的原因都一样——对火山的热爱。

爱上火山的人,注定是寂寞的。

小时候,他们都是孤独的个体:

因叛逆,卡提亚被送进女子学校;

因对火山的痴迷,莫里斯深陷自己的世界,无人理解。

而在那间咖啡馆,两杯咖啡彼此碰撞,两个寂寞的心找到了余生的依靠。

工作中:

卡提亚以相机捕捉静态画面,莫里斯用摄影机抓捕动态影像。

性格迥异的二人,将用余生谱写一曲“火山恋歌”。

02│关乎自然的挚恋

相比于爱上已知的事物,

人类更会爱上未知的事物。

对于二人而言,火山是神秘的未知。

为什么会喜欢火山?

冷战时期,西方阵营疯狂扩军备战,人类对于权力的追逐,使莫里斯、卡提亚夫妇对人性逐渐失望,从而转向对自然的探究。

一开始,火山对二者来说,处于客体的位置。

火山不仅是被研究的对象,还满足了他们的生活、娱乐需求:

比如,利用火山口周遭的余热煎蛋;

乘特殊船筏,泛舟于岩浆之上;

畅游硫酸湖,探究美轮美奂的自然景观;

甚至在家中做了个简易火山......

面对人人畏惧的火山,莫里斯、卡提亚夫妇以一种浪漫的态度,与火山馈赠的一切相处。

对他们而言,火山不仅仅是一种危险的客体,还是具有生命的主体。

在他们看来,火山就像地表鼓起的脓包,如同颤抖的病人。

片中的火山被拟人化,与其象征的大自然一道,见证了莫里斯、卡提亚夫妇的情感生活。

理解是爱的同义词。

通过研究,他们加深了对自然的了解,从而爱上自然,同时对自然保持敬畏。

神奇的是,自此,他们对人类的态度也改变了。

03│关乎人间的挚恋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认识到人类在自然面前有多渺小后,莫里斯、卡提亚夫妇对人类社会反而多了一丝怜悯与宽容。

如果说之前二人拍摄的影像出于兴趣,那么现在的影像则承载着一份社会责任感。

夫妇二人通过拍摄火山灾难片,向政府宣传火山的危害,以起到警示作用,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对人类社会的失望,使他们拥抱火山;

又因对火山的了解,让他们意识到人类的脆弱。

从个体到自然,再回归人道主义精神。

这一认知上的循环,通过三组挚爱关系,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传达出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片中有句台词:

不少影视作品,记录下那些执着的、以生命去践行自身信念的人。

也是在今年,另一部借莫里斯、卡提亚夫妇留下的影像素材剪辑出的纪录片《心火:写给火山夫妇的安魂曲》上映了。

丰富的影像,搭配歌剧、弦乐、交响乐,不仅拼凑出这对“流浪火山艺人”短暂而精彩的一生,还体现出观众对二者的敬仰之情。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作品出自“新德国电影四杰”之一的沃纳·赫尔佐格之手。

其电影里的主要人物多是些极端、偏执的形象:

对某样事物持有执念,坚持不懈,穷追不舍,从而做出些不被常人理解的怪诞行为。

说到沃纳·赫尔佐格影像中的“偏执狂”,就不得不提纪录片《灰熊人》里的野生动物保护主义者蒂莫西·崔德威尔。

自1989年起,崔德威尔致力于野生灰熊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在他看来,自己就是一只灰熊,最终也将生命献祭给灰熊。

此外,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徒手攀岩》,也讲了一段以生命挑战人类极限的故事:亚历克斯·霍诺德在无绳索保护的情况下,徒手攀登酋长岩。

本片导演金国威、伊丽莎白·柴·瓦沙瑞莉夫妇,也是攀登爱好者,此前还拍过一部登山纪录片《攀登梅鲁峰》。

一路上,只要踏错一步,留给一行人的不是失败,而是死亡。

这些作品里的人物,在意志、行动力上,与莫里斯、卡蒂娅夫妇极为相似:

01│极端主义的人物性格

《徒手攀岩》里不做任何物理防护的攀岩者;

《灰熊人》里只身前往灰熊住所的野生动物保护者……

虽不必以身涉险,但非得舍身取义。

他们与莫里斯、卡提亚夫妇一样,为某一目标投入大量精力,削弱对人类情感的依赖性,甚至献出生命。

创作者为这些人披上一层悲壮的殉道者的外衣。

《火山挚恋》里的这句话,恰恰成了这些“孤勇者”们一生的座右铭。

02│真实的影像语言

类型上,此类作品多为纪录片,通过当事人拍摄的真实影像,带领观众深入人物内心。

此处的导演并不作为干预者而存在,而是作为客观记录者站在一旁。

拍摄《徒手攀岩》时,导演金国威对被拍者的行为保持中立态度,从不喊“开拍”或“暂停”,唯恐给攀登者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内容呈现上,人物行为不会刻意追求大团圆式的结局,而是以最真实的情感状态与观众产生共鸣。

《攀登梅鲁峰》的结尾,没有遵循运动冒险类型片“终登顶峰”的常规叙事模式。

尽管离山顶只有100码,但在意识到身体已达到极限时,队员们主动选择放弃。

这不是怯懦,而是符合现实逻辑的明智之举,甚至为影片平添一份悲壮。

03│自然主义鲜明的创作主旨

此类纪录片的主角与其说是人,不如说是人所探究、保护、挑战的自然。这也突出了影片的自然主义特质。

不是一方压倒另一方,而是在人与自然的交融中达到平衡、和谐、交互的生存状态。

《灰熊人》通过崔德威尔生前拍摄的影像,探讨了人与自然间的微妙关系;《攀登梅鲁峰》里的“知难而退”,更像是人类对自然产生的敬畏之情。

那么,这些人物、影像为何会与观众产生如此高的共鸣?

首先,闻所未闻的奇人奇事,勾起了观众的猎奇心理:

为了火山、熊等自然生物,把自己命都搭进去了。这些奇人奇事具有传奇性,引发了部分观众的好奇心。

同时,颇具危险的自然环境,也让观众通过纪实性镜头,“切身实地”地体验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冒险旅程。

其次,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符合观众对自由意志的追寻:

回归自然的同时,人物也回归原始的生存状态。

《徒手攀岩》里的山岩陡峭险峻,使观众感到阵阵眩晕。

与观众的紧张、畏惧产生鲜明对比的是,男主人公亚历克斯凭着一腔热爱,以追求极致、挑战极限的态度,自由穿行于峭壁之上。

《火山挚恋》中,莫里斯认为:与其一生漫长无趣,倒不如在短暂的生命中活得精彩。

这些奋不顾身、挑战自然的人们,极富理想主义、反叛性质,为都市中产阶层构建了一幅精神蓝图:

不遵循现实生活的逻辑,不被别人接受,仅仅是释放自己的天性,依旧可以过好一生。

莫里斯、卡提亚夫妇去世前,一共累积了二百多个小时的影像素材。

由这些素材组合而成的《火山挚恋》,其目的不仅是科普,更是通过绝美、震撼的画面,传递出一种极富浪漫色彩的诗意影像。

虽千万人,吾往矣。

纵使面对再大的困难,纵使要以牺牲性命来完成最终的洗礼,他们还是会义无反顾,朝着事先设定好的目标迈进。

正如片名里的“恋”字所传递的那样:

因这份不顾一切、永不言弃的执着信念,《火山挚恋》才更为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