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生鼎济堂」获北极光数千万元投资,筹建日诊2000人的中医院 | 36氪独家
36氪独家获悉,中医连锁诊疗机构“合生鼎济堂”近日获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北极光领投。本轮融资主要用于在北京核心地段筹建一家中医医院,预计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日接诊量2000人次,该中医院目前已处于装修阶段。
合生鼎济堂隶属于合生东方集团,目前旗下有三大业务板块,分别是:中医连锁诊疗、中医教育培训、中医食疗产品。其中,中医连锁“合生鼎济堂”成立于2013年,是北京市最早以小儿推拿为核心技术的医疗机构之一。目前合生东方集团旗下已建立2家诊所、1家门诊部、1家互联网医院;筹建中的有1家一级中医医院和青年疗养院。
合生鼎济堂医师团队多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诊所成立十年,累计服务超过10余万人次,当前日线下接诊量稳定在200人左右。合生鼎济堂以中医外治法为特色,即通过针灸、推拿、药浴、拔罐等物理方式,刺激经络与穴位、纠正筋骨失衡等。同时兼顾内治法,开发了完整的全科诊疗体系,特别在女性、儿童常见病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据合生鼎济堂执行董事、连续创业者张敬华介绍,因患者需求激增,在既往团队基础上,今年合生鼎济堂新招募了数十位中医医生加入。具体的诊疗分工中,由首席或资深中医对患者进行首诊,具体的针灸、理疗等则由新生代中医大夫执行。久而久之,新生代中医对患者体质更为熟悉,医患双方建立更稳固的信任感后,患者可能会主动选择年轻医生。“在合生鼎济堂诊所的组织架构中,大夫之间不是竞争,而是合作关系。这就将传统的老中医跟患者一对一,转变成了一对多,诊所的日接待量也会高起来。”
除了中医诊疗外,中医教育培训也是合生鼎济堂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当前中国中医类别执业医生近60万人,但其中能够独立治病开方的医生却比较有限。特别对于一些年轻中医医师而言,缺乏健全的实践培训及上升通道,影响其成长速度。“我们会招聘中医名校毕业的年轻人,他们有比较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学习速度也比较快。通过合生鼎济堂资深中医的带教和实践培训,能够在统一的诊疗理念下,快速成长。”张敬华介绍道。
合生鼎济堂教育培训已研发出数十门课程,如全息诊断培训、新生骨伤培训、特色小儿推拿等,其中包含针对医务人员、中医从业者的线下技能培训;针对非中医群体,则提供健康科普、养生方法等线上教育培训。在医师培训中,主要教授全息诊断等诊疗手段,帮助从业者提升精准诊病的能力。通过为患者进行中医体检,准确断病,能够增进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任感,建立更强的复购粘性。
据了解,合生鼎济堂线下中医技能培训采取老学员“推荐制”,要求前来进修者有一定的中医专业基础,在经过一个周期的集中训练后,能够通过全息诊断等方式,更好的指导临床应用。现阶段,受规模所限,合生鼎济堂年培训量约10场,次均培训40人,累计培训学员超过3000人;随着资深中医力量的壮大和规模发展,“未来可以做到年培训百场。”通过中医技术推广和学员力量辐射,也将带动合生鼎济堂中医食疗、医疗级产品的销售。
现阶段,合生鼎济堂开发了一系列健康食品和用品,其中食疗产品如和中粉(陈皮鸡内金粉)、固原粉(益智仁牡蛎粉)、宁安粉(红参酸枣仁红豆粉)、清青粉(绿豆葛根菊花粉)、宣白粉(黄芥子苏子莱菔子粉)、古法九蒸九晒黑芝麻丸等。药食同源、隐药于食,解决儿童和女性健康问题;医疗级产品如中药药浴包等。健康产品主要通过线下医疗机构、社群运营转化、线上商城等渠道销售,目前该业务版块收入占公司收入的一半左右,未来随着经销渠道的扩大,业绩仍有一定扩展空间。
“中医的治法,需要医生和患者站在一起,通过提供医疗服务,进入到较长期的慢病管理、健康管理。”张敬华认为,对中医医生的考核,不能以客单价等业绩指标为KPI,而是应该在保证医生医术稳步提高的同时,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复制医生等方式,做到“批发医生的时间”,从更高维度进行商业化。
在北京积淀十余年后,合生鼎济堂主要通过口碑传播、熟客转介吸引患者,目前到访患者数量已超出既有的服务承载能力,因此其正在北京筹建一级中医医院,将目前的接诊量提高10倍。除合生鼎济堂自有体系的医生外,也将引入北京公立医院的名中医坐诊。
当前,全国及各省市政策正积极引导中医发展壮大;且经历新冠疫情之后,民众对于通过中医防病于未然、治疗慢性病等有了进一步认识,愿意更积极地尝试中医食疗、外治等方法。另外,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学习工作竞争激烈,不少儿童及成人陷入抑郁等情志疾病,这类疾病通过中医干预也有一定积极效果。合生鼎济堂通过将心理学与中医医学结合,以家庭为单位治病疗心,开展针灸、中药、推拿、心理咨询等服务,以帮助患者走出阴霾。
谈及未来的发展,张敬华认为做医疗,一定要有耐心;通过五年、十年打造明医明馆,未来或将拓展类似美国梅奥医学中心的家庭健康管理模式,或高端居住型医疗服务机构。即便资本化的速度没有那么快,也是在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