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死亡人数上升至9人

(原标题: 痛心!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死亡人数上升至9人)

10月19日中午,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最后一名伤者,经多日救治无效,不幸去世。至此,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的9名中毒者已全部死亡。

据了解,10月5日早上,该家庭成员亲属共12人参加了聚餐家里长辈9人全部食用了酸汤子,3个年轻人因不喜欢这种口味没有食用。中午,9位食用了酸汤子的长辈陆续出现身体不适,并送往医院治疗抢救。10月10日,经抢救无效造成7人陆续死亡。12日,中毒事件死亡人数升至8人。19日,最后一名伤者离世。

酸汤子是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成的一种粗面条当地称之为酸汤子。经当地公安机关刑事技术部门现场提取物检测,排除人为投毒可能。经当地警方调查得知,该酸汤子食材为该家庭成员自制,且在冰箱中冷冻近一年时间,在此次聚餐食用之前,因为冰箱里无处存放,被放置在了家中阴凉处。

根据黑龙江省卫健委食品处发布的消息,鸡西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疾控中心采样检测后,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食用自制“酸汤子”致8人死亡 警惕!这些食物可能危及生命→

新闻回顾

一家9人聚餐8人死亡 唯一幸存者儿子透露关键细节

截至目前,中毒的9人中,死亡人数上升至8人,仅有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47岁的李女士幸存,不过据其儿子张先生介绍,母亲情况并不乐观,“挺严重的,可能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99%的肝脏都已经损坏了”。按现在的情况,治疗费用最多还能撑一个礼拜

张先生的母亲李女士

李女士在ICU接受治疗

张先生每天都守在医院的ICU病房外,希望能出现奇迹。电话中,他声音低沉。张先生告诉红星新闻,10月6日得知父母中毒的消息后,他立即从上海赶回老家,当时49岁的父亲情况严重,还在ICU抢救,但10月7日晚还是因抢救无效去世,连父亲生前最后一面都未见到。他记得父亲从ICU推出来时,脸上蒙着白布,他赶忙上去掀开白布,“一句话也没说”,因为对于25岁的他来说,这个打击太快,也太大了。

张先生告诉红星新闻,12日早上,医生跟他沟通了母亲的病情,“医生说肝部完全损坏,其他器官也都有损坏,但是最严重的是肝脏,可能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据了解,李女士每天的治疗费用在3万元左右,仅一周就花费了20多万元。

张先生表示,父母只是当地一家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工资在5000元左右,加上家里的积蓄,以及这几年他工作攒下的钱,“(治疗费用)最多能撑一个礼拜。”

李女士在做检查

他告诉红星新闻,他现在也在想办法筹钱,但由于疫情原因,他在医院里陪护出不去,家里的表姐也在院外通过各种渠道筹钱。张先生说:“父亲没有了,我就剩一个妈妈了,我想要全力救我妈。”

缴费记录

红星新闻记者从水滴筹方面获悉,由于治疗费用高昂,李女士家人无力承担,已通过水滴筹发起筹款项目,截至10月14日9:00,已获得9000多次帮助,筹集资金超过22万元。据悉,水滴筹平台为李女士开通了绿色通道,目前首批11.5万元已打款至患者所在医院用于治疗。

家人为李女士发起的筹款项目

据了解,酸汤子是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成的一种粗面条。经当地警方调查得知,该酸汤子食材为该家庭成员自制,且在冰箱中冷冻近一年时间,疑似该食材引发食物中毒。根据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最新信息,该事件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图据@中新视频(截图)

对此,黑龙江卫生健康委员会提醒,为预防此类食物中毒,应不制售、不食用酵米面、酸汤子等发酵面米食品;制备发酵面米食品时要勤换水,保持卫生,要保证食物无异味产生,一旦发现粉红、绿、黄绿、黑等各色霉斑,就不能食用,磨浆后要及时晾晒或烘干成粉,贮藏要通风、防潮、防尘;发生酵米面中毒后,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患者和吃过相同食品但未发病的人应及时就医,催吐、洗胃、清肠,并根据症状的轻重予以对症治疗。

据张先生介绍,在东北三省,酸汤子是比较常见的食物,餐馆专门有卖。当时聚餐中毒的9个人中,他只认识姑姑姑父以及父母,“但姑姑姑父在当天就去世了”。据他后来了解,当天聚餐的其他人都是远房亲戚,多年未见。

他说,出事后,当时没吃酸汤子的三个年轻人中,有一人曾向他表示,酸汤子是她母亲做的,因为冰箱放不下,其母亲就把冷冻过的酸汤子从冰箱里拿出来,放在阴凉潮湿的地方放了几天。

张先生猜想,若不是这个行为,大家也不会中毒,“因为酸汤子一般放在冰箱里冷冻,是完全一点问题都没有”。

针对这场悲剧,张先生表示,公安机关已调查,排除了投毒可能性,但父母就因为去吃了一顿饭,父亲去世,母亲还在ICU生死未卜,“连个责任人都找不到”,他还是有些无法接受。待母亲病情稍有好转,处理好父亲后事,他将着手调查此事,但他也表示,也不能说怎么去处理,“毕竟他们家也死了三个人,家庭条件也一般”,但至少要把这个事情弄清楚。

张先生说,他们一家三口很幸福,父母都很爱他,因为疫情,他在上海工作,和父母已经一年没见了,“而这个事情来得太快”,与父亲的永别,成为他人生中的遗憾和伤痛。电话中,25岁的他声音显得异常低落。

相关推荐

一家9人聚餐8人死亡的元凶找到了!确实不是黄曲霉素 而是它!100℃的开水也烫不死

前天,我们报道了黑龙江鸡西市一家9口聚餐吃自制酸汤子(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主食)7人死亡的人间悲剧(11日晚又有1人不幸去世,这起中毒事故死亡人数升至8人),当地初步检测认为是黄曲霉素中毒导致。

我们在昨天的报道里提到,黄曲霉素导致家畜家禽,比如猪羊鸭死亡的案例很常见,但接受我们采访的浙江省人民医院和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的感染科专家均表示,临床上遇到过因吃了霉变食物导致黄曲霉素中毒的病例,但致人死亡的从来没遇到过。大家推测,造成鸡西一家七口死亡的真正原因会不会是米酵菌酸?

10月12日晚,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微信号“龙江卫生健康”发布最新消息:鸡西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疾控中心采样检测后,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100℃的开水也烫不死

米酵菌酸中毒在黑龙江时有发生

据黑龙江省卫健委公布:椰毒假单胞菌产生的米酵菌酸是引起严重的食物中毒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米酵菌酸耐热性极强,即使用100℃的开水煮沸或用高压锅蒸煮也不能破坏其毒性,进食后即可引起中毒,对人体的肝、肾、心、脑等重要器官均能产生严重损害。

酵米面食物中毒是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的简称。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引起的中毒在黑龙江省时有发生。食品因天气炎热、潮湿,贮存不当而变质。引起中毒的主要食品为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银耳及其他变质淀粉类(糯米、小米、高粱和马铃薯粉等)制品。

我国近几年发生的食物中毒大部分与某些地方特色食品有关,北方以酵米面制作的臭米查子、酸汤子、格格豆等为主,南方多以酵米面制作的汤圆和以糯米泡制后做成的吊浆粑、河粉等食品为主。这些食品的制作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需要经过长时间发酵或浸泡,一旦被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稍不注意,就容易引起中毒,主要表现为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严重者可出现黄疸、肝肿大、呕血、意识不清、烦躁不安甚至休克死亡。

近几年由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已很少发生,但在依然保持传统饮食习惯的地区,由发酵食品引起的中毒事件还时有发生,目前对米酵菌酸尚无特效解毒药物,一旦中毒,病死率高达40%~100%。

浙江7岁女孩和40岁男子

吃了隔夜黑木耳致病

米酵菌酸中毒在浙江虽少但也有发生。过去两年快报曾报道过两起米酵菌酸中毒事件,患者均是吃了泡发时间过长的黑木耳而致病。

2018年8月,7岁小女孩雯雯(化名)因吃了浸泡了两天两夜的黑木耳中毒,导致全身脏器功能衰竭,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ICU抢救了一个多星期,全身血液置换了4次,却依然没能被救回来。

雯雯家在浙江农村。2018年7月27日中午,雯雯和妈妈、弟弟三人在家吃饭,其中一道菜是凉拌黑木耳。据了解,黑木耳两天前就泡在水里,整整两天两夜。7月28日,姐弟俩和妈妈三人,不约而同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头晕目眩等症状。

三人当中,妈妈吃得最多,其次是雯雯。弟弟因为不太喜欢吃黑木耳,只吃了几口,后来到了医院又吐出来一些,所以弟弟的症状最轻,经过对症处理,脱离了危险。

但雯雯和妈妈就严重得多了,她们全身黄疸升高,肝功能严重受损。尤其是雯雯,很快发展为肝功能衰竭,其它脏器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送到医院后已昏迷不醒。

浙江省疾控中心的检测结果显示,雯雯的血液样本里发现米酵菌酸毒素,这种毒素由椰毒假单胞菌产生。正因为雯雯摄入的黑木耳中携带了椰毒假单胞菌,所以她急性中毒,多脏器衰竭,最终不幸去世。

还有一例发生在2019年,7月26日晚,40岁的张先生(化名)被送到了杭州市西溪医院。早在前一天早上,张先生就感到身体不适,有恶心、呕吐甚至小便解不出来的情况,他一直熬到第二天晚上才打电话给家人,接着被送至医院。

张先生刚到医院时精神很差,一开始还能进行简单对答,随后便失去了意识。检验报告显示肝、肾功能衰竭,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

家属回忆,张先生平时身体不错,应该没有吃过特殊药物,但前一天晚上吃了黑木耳和青菜。而且张先生吃的黑木耳是泡发了一晚后第二天直接凉拌了吃的。正是这碗隔夜黑木耳让张先生中了米酵菌酸毒,被送至ICU进行血浆置换并对症进行脏器功能支持治疗。

浙江省疾控中心提醒:

不要食用浸泡过夜的黑木耳

保持良好厨房卫生环境

浙江省疾控中心曾经做过实验,在保持良好卫生环境的情况下,黑木耳浸泡过程中很难产生米酵菌酸毒素,推断黑木耳之所以会产生米酵菌酸,与特定外部环境有关。比如,浸泡时周边同时存在过期变质的食物,或浸泡容器未洗涤干净而留有食物残渣,而变质和残留的食物会成为米酵菌酸形成的温床。

因此对于如何正确处理黑木耳,浙江省疾控中心的建议是:

1.每次只短时间浸泡当餐食用量的黑木耳,不食用浸泡过夜的黑木耳。

2.黑木耳浸泡后如发现有异味或手摸感觉有黏液产生,请立即丢弃,不可食用。

3.保持良好的厨房卫生环境,不留剩饭剩菜,及时洗净餐具,不留食物残渣。

酸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