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河猴实验到底有多变态?
来自母亲的关爱,对于孩子的成长究竟多重要呢?1920年起,有关育婴方式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华生认为:孩子对母亲的需求就是吃奶,维持最基本的生存要求罢了。事实果真如此吗?为了证实这一点,有位名叫哈利·哈洛的美国心理学家做了一个残忍的实验。
哈洛认为,孩子不仅仅需母亲提供的食物,还需要爱和安抚,就像动物需要空气一样,是最基本的需要。那该怎么证实这一点呢?答案是:若要证实爱的存在,就必须先摧毁它。所以哈洛用恒河猴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一系列关于母爱的科学实验。哈洛选择了数十只刚出生就和母亲分开的幼猴,并为幼猴们制造了两种人造猴妈妈:一种人造猴妈由光滑的木头做躯干,然后用柔软织物包裹起来,并在上面安放加热和哺乳装置;另一种人造猴妈体积与前者类似,但躯干是由铁丝弯折而成,没有缠绕织物,但是也装备了加热和哺乳装置。
哈利首先选择了8只幼猴,观察它们对两个“猴妈妈”的不同反应。结果大出哈洛的意料,尽管两只猴妈妈身上都有奶,但幼猴无一例外地都喜欢在布猴怀中吃奶,即使是在铁猴身上吃奶,身体也不愿意离开布猴。并且,小猴子同时见到绒布妈妈跟铁丝妈妈的时候,更喜欢待在绒布妈妈身边。而趴在铁猴身上吃奶的幼猴,都出现了坐立不安、神情紧张甚至是腹泻的情况,显然这些幼猴压力过大,似乎受到了惊吓。后来,为了进一步验证安抚和关爱对幼猴的重要性,哈利还在观察室中放入猴子们害怕的物品,结果发现幼猴受到惊吓后,都会争先恐后地扑进布猴的怀抱寻求慰藉。
后来,哈洛进行了更残忍的实验:他在布猴的身上安装了一个可以喷射高压空气的装置,每当小猴扑进布猴怀里时,装置就会启动,高压空气几乎能撕裂小猴子的皮肤。然而,小猴只是更加紧紧地抓住这不停伤害它的“假妈妈”,就像受到惊吓的婴儿一样。后来,哈洛又做了一个能够从身体里弹出铁丝网,并把小猴子打飞的布猴。但小猴子被打飞后,战战兢兢地爬起来,等待铁丝网收回去,然后又爬上了假妈妈。甚至,当哈洛做了一个可以浑身弹出尖刺的“刺猬”妈妈时,小猴的反应依旧如此。等到刺收回去后,它们就回到‘妈妈’身边,紧紧抓牢。
经过哈洛的长期观察,他发现这些由人造猴哺育养大的幼猴在成年后,表现出了各种异常的行为,它们没有正常社交的能力,呈现抑郁、自闭的行为。有些甚至在回到猴群后,绝食而死。为了研究这些幼猴在成年之后能否正常的哺育后代,哈洛尝试让它们交配,然而,这些由假猴子养大的母猴,往往都十分恐惧异性,甚至有时候把会主动攻击猴群的公猴,他们不能够与其他猴子正常社交,交配则更不可能了。于是,哈洛想出了一个无情的做法:他设计了一套名为rape rack (强奸架)的设备。让自闭的母猴以交配的姿势绑在上面,在不能反抗的情况下完成交配!
结果,实验表明,这些从小没有母爱的猴子,也是没有感情能力抚养后代的。它常常对自己的后代忽略、虐待。有7只母猴对自己的幼崽不闻不问,有8只母猴会虐打自己的幼崽,有4只母猴甚至杀害了幼猴,甚至有的小猴,连头骨都被砸碎了,仅有一只母猴选择哺育后代。后来,哈洛进行了更极端的实验,这次他甚至连“假妈妈”都不给小猴了,而是直接将小猴放到了一个名为“绝望之井”的装置中(类似一个圆锥),底部留一个口,在下面放食物,保证小猴子的生存需要。当小猴在这种得不到任何交流与接触的环境中长大后,它们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病,并有严重的攻击性和自残倾向。
这样的结果,可以说狠狠地给了1950年代盛行的行为主义流派一记耳光。当时认同行为主义的学者认为,母亲对孩子的意义仅仅在于提供食物。他们认为母亲和孩子过度的亲密会阻碍孩子的成长,使孩子在成人后仍旧对母亲过度依赖。然而,哈洛却用一系列残忍的实验证实了:孩子的成长不仅需要食物和水,爱,特别是母亲和孩子之间的爱,是人类必须的。不过,这样令人绝望的实验,是否也意味着,凡是小时候缺乏母爱的猴子和人类,长大后都会很难走出阴影呢?其实不然,因为哈洛还做了另一个比较“光明”的实验。
在后来的实验中,哈洛培养了一种叫做“心理治疗师”的猴子,他培育了几只小母猴。这些母猴在孤立的笼子里生活,但是也有机会每天和其他猴子有互动,并得以正常成长。当这些猴子3个月大的时候,让她们和那些在孤独环境下长大的病猴接触。神奇的是,她们会执著的去跟那些病猴互动。经过几个月的不离不弃,那些病猴居然“从阴影中走出来”,恢复社会功能。这样的实验结果,给了人们希望。也许有时候,战胜了绝望与孤独的,不是多么精深高妙的理论,而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拥抱、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