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就是安卓套壳?

本周在科技圈最引人关注的事件,就是华为的鸿蒙系统。鸿蒙系统,对于数码爱好者们来说已经比较熟悉了,但是鸿蒙系统到底是什么?它和安卓系统有什么区别,这个可能并不是所有人都明白。

如今,鸿蒙系统已经开始走向大众,人们免不了拿鸿蒙和安卓系统做比对。目前在体验过鸿蒙之后的普遍反馈都是,系统不错,流畅好用,还有很多新特性,而且无论看起来还是使用上,都跟之前的安卓系统好像没什么不同。

这个新系统并没有像很多人想象的,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于是也让不少人误以为,鸿蒙就是在安卓系统上套了个壳子,本质上还是安卓。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鸿蒙系统,顺便咱们一起来搞清楚,操作系统到底是什么。

要搞清楚操作系统的运作原理,我们最好先看看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的计算设备。比如手机、电脑,它们本质上的运作原理都是一样的。那咱们就拿电脑举例吧。

一般的台式电脑,都是一个铁箱子,里面包着一大堆乱七八糟的元器件。熟悉电脑的朋友都知道,它里面至少应该有:CPU、主板、显示器、内存、硬盘等等。

想当年,品牌电脑太贵,很多人都会选择让“专业人士”帮忙组装一台电脑。要把这些元器件正确地连接在一起,放进电脑机箱里。这个步骤在很多外行眼里已经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了,但其实更复杂的事情还在后面。

每一个硬件都需要软件的正确识别和驱动才能发挥作用,否则即便硬件组装没毛病,但这台电脑还是相当于一铁箱子的电子垃圾,毫无用处。

我们还需要给它注入灵魂,那就是安装操作系统,然后再从每一个硬件的包装盒里找到它的驱动程序光盘,挨个安装,让操作系统能够识别到:哦,原来机箱里还有这个硬件,记下了。然后再安装上我们想要的各种应用程序,包括QQ、游戏等等。最终,这台电脑才能做到真正可用。

这个过程揭示了计算机系统的三层本质:最底层是计算机的硬件层,再往上是操作系统层,最上面是软件应用层。硬件理论上只能识别01011010的二进制代码,操作系统负责把它翻译成让程序员少掉些头发的计算机语言,而我们用户,只关心程序员们开发出来的程序好不好用,精不精彩。

作为承上启下的操作系统,如今我们比较熟悉的有这么几个:电脑上的Windows、手机上的安卓、iOS。

其实,操作系统还有很多很多。比如被运用在各种工业设备和物联网设备上的嵌入式系统,同样运用广泛而且非常重要。但这种系统离我们太远,我们大多数人没有了解这种系统的动力。

除了刚才说到的几种我们比较熟悉的操作系统之外,还有一种系统也非常重要,它就是Linux系统。

1991年,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大二学生林纳斯·托瓦兹(Linus Benedict Torvalds)写出了第一版Linux操作系统,不仅适用于所有的计算机,而且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开源,开放源代码,放在网上供大家任意使用,而且所有人都可以对它进行改进升级。

随着Linux的不断完善,它变得越来越知名。很多企业也从Linux那里抄来了代码,然后修改开发出了自己的操作系统,就比如谷歌的安卓操作系统。

所以这里我们要区分一个概念,Linux虽然是免费开源的,但以Linux为蓝本开发出来的产品不一定是依旧是免费开源的,它可以是商业的、封闭的。

这个很好理解,空气是免费的,但是号称可以让你闻到某某地方味道的罐装空气就是收费的。

所以为了让开源精神继续发扬,不要被商人只用来拿去牟利而不做贡献,一个叫做开源协议的东西就出现了。

它的本质,是对使用开源代码的人的一种约束。开源协议有很多种,约束方式也各不相同。比如Linux采用的开源协议叫做GPL(General Public License)通用公共协议。这个协议规定,只要你引用了Linux,那你开发出来的系统不仅同样必须开源,而且它还必须同样附带GPL开源协议。

这也就是我们一直以来听说的,谷歌的安卓系统免费“开源”的原因,因为它必须要遵守这个GPL协议。

这个时候我们要再区分一个事情,一个操作系统有着复杂的组成部分。以安卓为例,在谷歌的定义下,引用并修改了Linux核心的部分叫做AOSP(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安卓开源计划。AOSP必须遵守GPL协议,必须永远开源下去。而其他部分,比如本地库、程序运行环境和系统程序(电话、短信、通讯录),都是安卓原创部分,遵守的是另一套协议(Apache Software License,简称ASL协议),它可以让人随意使用和修改源代码,之后不开源。

谷歌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让我们回到安卓系统的核心层Linux,它主要的任务是和硬件直接对话,驱动硬件工作。任何一家手机厂商,如果让自己的系统直接修改自Linux,那也要遵守GPL协议,必须公开源代码,这就相当于公开了自己的硬件规格。

很多厂商不愿意这么做,于是谷歌看准机会,把linux核心做了修改,可以让一些硬件驱动和程序绕过Linux核心。为这些功能开个了后门,从Linux当中移除,归入安卓系统的一部分。

刚才说到了,经谷歌之手改造过后的Linux,就是AOSP,它必须开源。但是剩下的部分可以不开源,因此这样的做法就可以既不违反GPL许可,又能保住硬件厂商的商业秘密。

这也是谷歌的安卓系统可以迅速抢占市场的原因。比如其他手机厂商,可以对安卓系统进行修改,做出各种各样的xxUI,然后选择不开源。

但谷歌这样的做法遭到了Linux开源社区的不满,因为经过改造之后的AOSP,几乎可以永远不再更新。你不能假装自己是开源系统,骗取社区的支持,然后又干着封闭系统的勾当,不仅不对社区有任何贡献,反而还造成了Linux社区的分裂。于是安卓被Linux开源社区除名。

说到这里,我们终于可以说鸿蒙了。鸿蒙引用了谷歌必须开源的AOSP的Linux内核部分,这保障了鸿蒙可以最大限度和现有的安卓程序兼容,大大降低用户对新系统的学习和使用成本,这是鸿蒙系统作为新生事物起步必要但也是无奈之举。

如果您听明白了之前的讲解,应该也就能理解鸿蒙和安卓之间的关系了。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知道,鸿蒙系统面向的是未来万物互联的生态,尽管如今的鸿蒙一定会拿来和安卓做各种比较,但它的目的不是为了抢占手机市场,因此它的对手其实也不是安卓和iOS。

摆在鸿蒙面前的难题,是如何让更多的合作伙伴有愿意加入,让更多的设备,无论是手机、汽车还是智能家居和物联网设备认可鸿蒙生态的价值。

富能量 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