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赖柯 核各言尔志

(图/台电提供)

随着台电亏损数千亿濒临破产,政治人物开绿能公司赚大钱,经济部发声明带风向,让总统大选的能源议题再次被点燃。赖清德、侯友宜、柯文哲等人的能源政策各是什么?

赖清德曾说「核电是最好的能源」,成为行政院长下台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当民进党主席,任命童子贤担任民进党智库副董。童多次主张台湾应与全球一致将核能列为绿能,并发展小型反应炉。

为安抚党内,赖提出投入9千亿预算,名目为净零转型,实则向经营绿能产业之派系喊话。5月底,赖又抛出「核电备用说」激起热烈正反舆论。可惜,冲撞党内体制以失败告终,蔡英文下令不准再提,以免动摇非核利益。然而,赖毕竟是现任副总统,透露「相关单位正规画让停机的机组维持紧急使用效能」,证实核电延役在技术和政治上皆具可行性。

侯友宜公布能源政策白皮书,由杜紫军和梁启源两大专家操刀,侯松口「核一二三延役,核四评估重启」,拉拢蓝营基本盘归队,能源配比规画却被发现年分和数字矛盾。

据了解,侯私下仍对核电反感,因与国民党官方立场抵触,杜接手国政议题后十分头痛。后来杜以2050年净零排放、2035年碳中和的国际目标,带领智库学者计算各种能源配比,以倒推法向侯证明核一、二、三、四之必要性,否则台湾未来会因排碳被惩罚。

于是核四摆在2040年,距下届当选足足16年时间,确保在总统任期之外,侯才勉强点头。但根据公投期间揭露的内部文件,核四1号机约2至3年可供电,2号机则需4至5年,其实在总统第一任期都可大致完成。

柯文哲对核电表态相对最积极,主张核电延役,核四安检,能用就用,不能用就不能用,且强调要尽快处理。若决定认赔杀出,3千亿盖出报废的东西,谁要负贪污渎职的责任?那就不是科学问题,而是司法问题。

6月时郭台铭提出短中长程的解决方案。短程为核三延役、核一、二修正法规重启;中程处理核四问题,应效法韩国的公民审议,透过资讯透明揭露,专家与民众沟通才能在民主程序上为科学决策排除障碍;长程发展新能源技术,包括小型核电厂,甚至核融合科技,并创设实验场让全球先进厂商设置示范模型。

如果你要问我,那什么能源政策才是对的?我会说,目前柯文哲的政策若加上郭的看法,会是相对完整且可执行的版本。

(作者为2018年「以核养绿公投案」领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