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航空航天产业: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航空航天产业在新的赛道上悄然加速、起势。
2023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批准在呼和浩特设立航天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航开区”),这是内蒙古自治区首个以航空航天产业和低空经济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开发区,致力于打造成为国家航天固体动力防务装备高端智能制造集聚区、呼和浩特市乃至内蒙古自治区低空经济示范区、首府发展新质生产力前沿阵地、呼和浩特市高质量发展新增长级。
呼和浩特航天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柳强介绍,航开区重点依托航天科工、国际陆港、地域空间等优势,一体构建“一区六园”(其中“六园”为航天装备产业园、商业航天产业园、战略性新兴产业园、沙良物流产业园、低空经济产业园、北斗应用产业园)发展布局。
青城大地,链起空天梦,竞逐新赛道。
1月22日,航开区举行投资环境推介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24个重点产业项目成功签约落地,总投资1000多亿元,涉及航天装备、商业航天、低空经济、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北斗高分应用等领域。
4月9日,航开区在北京举行项目集中签约仪式。航开区与国电高科卫星物联网星座等多个项目达成合作协议。
7月19日,呼和浩特低空经济装备制造产业园、国家物流枢纽、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示范物流园区同时揭牌,呼和浩特低空经济装备制造产业园暨公陆港改造工程开工建设。10月15日,由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兰旭东教授团队研制的一款25公斤级工业级无人机在呼和浩特航天经济开发区实现首次成功试飞,标志着三方合作正式启动。该机型正式定型量产将广泛应用于水利、巡检、消防、物流等多个场景,助力呼和浩特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10月18日,航开区所属内蒙古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与南京华欧工业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华欧”)举行无人机组装制造项目厂房租赁签约仪式,标志着航开区首个无人机制造项目签约落地。
今年以来,呼和浩特航天经济开发区依托首府区位优势、广阔的应用场景,充分发挥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国家“东数西算”节点城市等国字号品牌效应,紧抓机遇、抢占赛道,积极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园,加快布局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产业,积极引进低空空域管理、无人机制造、无人机导航、低空防务等重点产业项目,全力推动航天航空产业和低空经济产业落地发展。
呼和浩特航天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石文昌表示,航开区将着力培育航天装备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北斗应用、现代物流5大标志性特色产业,加快建设航天装备制造基地、低空飞行测试基地,推动建设低空经济研究院,申建内蒙古自治区无人机考培中心,获批国家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等,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航天装备产业方面,航开区紧紧围绕航天科工六院发展需求,拓空间、配条件、补功能,助力六院更好服务国家战略任务,支撑国家国防建设和航天事业发展。
商业航天产业方面,依托航天科工六院动力优势牵引及呼和浩特市制造业配套支撑,打造商业航天制造基地。已与额济纳旗建立协同发展模式,聚焦北京亦庄商业航天头部企业,正在共同组建商业航天产业基金,合作引进商业航天产业项目,致力于打造商业航天“北京亦庄研发—航开区制造—额济纳旗发射”三点一线发展格局。目前已引进落地国电高科、深蓝航天项目,其中国电高科在航开区布局天启卫星内蒙古运营总部,打造“一基地、三中心”(卫星地面接收基地、数据中心、应用中心、结算中心);与深蓝航天、额济纳旗共同组建合资公司,在额济纳旗打造商业航天试验发射基地,目前项目已建成投运。此外,还在加快推进星际荣耀、星途探索等项目落地。
低空经济产业方面,依托内蒙古自治区工信厅、科技厅等引进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布局设立航科院内蒙古低空经济研究院、大中型无人驾驶航空器适航验证(内蒙古)实验室、低空智联立体交通网(内蒙古)实验室,参与自治区低空经济顶层设计,主导制定全区低空经济行业标准。同时,已引进落地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教授团队、南京华欧无人机研究院、翼联蓝天无人机研究院、天疆防务等一批无人机总装制造项目,引进融通公司建设无人机物流投运调度中心,引进新桑达公司、天疆防务、邦飞科技等开展无人机培训业务,引进红树林飞航科技开发低空文旅、飞行营地产品等。
北斗应用产业方面,依托内蒙古自治区金融办,引进优质资源成立内蒙古北斗研究院,共同牵引中国卫星导航协会、卫星导航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来航开区布局北斗高端研发及应用项目,助力呼和浩特市成功入围北斗规模应用国家试点城市,大力推进北疆地区北斗规模应用推广。
现代物流产业方面,正在打造呼和浩特国际陆港,引进融通公司发展特种物流产业,引进中国电子发展跨境电子物流产业等。
呼和浩特日报 记者 杨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