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海思概念受捧 深圳华强、中电港等分销商涨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倪雨晴 深圳报道
近日,华为海思概念成为资本市场热点,多只概念股走强。
8月23日,深圳华强、中电港、优博讯、浩云科技、共进股份、广电计量、世纪鼎利纷纷涨停,力源信息、天邑股份等涨幅靠前。其中,共进股份2连板,深圳华强已经7天7板,股价达到两年新高。
从引爆点看,海思的最新动作引发了市场关注。据了解,海思全联接大会计划在9月举行,这也是近年来海思首次举行较大规模的“全联接大会”,被业内视为新品发布和加速的信号。
海思夺目
海思是华为旗下半导体与器件设计公司,也是重要的研发部门。在华为最新的组织架构中,海思是核心的六大业务之一,和ICT基础设施业务、终端业务、华为云计算、数字能源、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并列。
值得注意的是,在华为内部,习惯把海思分为“大海思”和“小海思”。其中,大海思主要华为自用,包括麒麟系列、鲲鹏系列、昇腾系列等;而小海思原本就是面向外部产业进行销售,主要应用于消费类的终端场景。
根据海思官网,海思可以提供芯片、器件、模组和板级解决方案,业务覆盖联接、智慧视觉、智慧媒体、显示交互、MCU、智能感知、模拟、光模块、激光显示等多个领域。
在业内看来,此次海思全联接大会或和小海思的业务关联度更高。今年上半年,小海思还首次参加了AWE展会,并推出了“5+2”智能终端解决方案,包括鸿鹄媒体、朱雀显示、越影视觉、凌霄网络、巴龙无线五个平台,和星闪、MCU两大生态平台。
比如,朱雀驱动IC和TCL华星屏幕有深入合作,长虹推出与海思深度合作的全球首款星闪电视,创维推出4K+星闪机顶盒新品。所以,在上涨的概念股中,还可以看到四川长虹等合作方的身影。
同时,海思也在强调从单芯片向解决方案转型,上述的方案主要瞄准了音视频、视觉、联接行业。而小海思的展示,也在向外传递供应链和技术层面的信心。
从调研机构的数据看,目前海思业务也在恢复之中。Canalys数据显示,2023年第四季度智能手机SoC出货量及销售收入排名中,增长最快的品牌要属华为海思,其SoC芯片出货量为680万颗,较上年同比增长高达5121%。在这个周期中跃升至第六位,营收约为70亿美元,排名第四,与上一年相比,增幅高达24471%。
到了2024年,Canalys公布的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处理器(AP)市场报告显示,出货量排名依次为联发科、高通、苹果、紫光展锐、三星、海思和谷歌。若按营收排名,座次分别是苹果、高通、联发科、三星、海思、紫光展锐和谷歌。可以看到,海思保持在第五、第六名。
概念股几何?
具体分析这些上涨的概念股,深圳华强、中电港、力源信息都是电子元器件(包括芯片)分销商。而深圳华强股价连续涨停,最受关注。
8月21日,深圳华强在互动易上表示:“公司是海思主要授权代理商之一,将参加海思全联接大会。且为了做好海思产品的推广,公司将定向邀请客户共同参加该次大会。”
同时,深圳华强还发布了三次《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强调公司目前经营情况正常,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对于海思的合作情况,公告指出:“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子元器件授权分销,与众多国际国内知名原厂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公司是海思的主要授权代理商之一,随着海思陆续推出新产品,公司将加大海思产品的应用方案研发以及推广力度,促进海思产品的市场拓展。公司同时提醒投资者,新产品的推广进度存在不确定性,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有待观察。”
深圳华强等分销商之外,其他厂商多为通信产业链上的公司,和海思有合作关系。
比如,共进股份是通信产品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PON网络通信产品、数据中心交换机等,财报中提及了海思方案Wi-Fi产品开发;优博讯是解决方案提供商,将海思芯片应用于场景解决方案中;天邑股份是网络通信服务商,财报提及了海思接入产品芯片方案相关的研究项目;广电计量作为计量检测公司,有为海思提供集成电路相关检测等服务。
虽然近期上述公司股价大涨,但一些企业的业绩出现利润下滑。
比如,2023年电子元器件景气度低迷,深圳华强营收和利润均出现下滑,期内营收为205.94亿元,同比下滑13.98%;归母净利润4.67亿元,同比下降50.93%。2024年一季度,深圳华强营收44.60亿元,同比增长15.72%,但是归母净利润为0.57亿元,同比下降 54.19%。对于收入增长的原因,财报表示,公司主营业务电子元器件授权分销业务抓住智能手机等部分下游应用领域需求回暖等机遇,促进相关业务量的增长。
中电港业绩呈现相同趋势,2023年的营收为345.04亿元,同比下降20.32%;归母净利润2.37亿元,同比下降40.93%。今年第一季度,中电港营收117.2亿元,同比增长42.15%,净利润5124.9万元,同比下降27.99%。
共进股份今年上半年营收39.91亿元,同比下降8.36%,净利润亏损1646.27万元。共进股份在半年报中指出,今年以来网通行业景气度持续走低,需求不足、供给过剩、价格战等多重挑战导致公司盈利水平短期承压。
因此,在短期利好信息之外,投资者也需要注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