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入局,中国本土人形机器人量产实现从“0”到“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赵云帆 上海报道
11月中旬,传言许久的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生态伙伴名单终于陆续得到揭晓。
纵观与华为签订谅解备忘录的企业,除了大量在制造业中布局的协作机器人本体企业大族机器人、拓斯达、埃夫特、墨影科技公司外,缔约方更多来自应用于各种场景的特种机器人企业,如智能交互、农具、建筑、教育,甚至脑机接口等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家都认为人形机器人是具身智能未来应用最广泛的场景时,华为选取的人形机器人本地生态合作伙伴,却只有本地的乐聚机器人一家。
其他缔约方如电机企业禾川电机、微电机企业兆威机电、具身智能机电控制企业自变量机器人,则更像是产业链更上游的企业。
华为似乎需要各个场景的生态伙伴,却不需要没有商业化实践的人形机器人本体。原因也很简单,华为自己想做中国最大的人形机器人企业。
巨擘下水
就在11月初,华为的汽车BU生态伙伴赛力斯就因被传在招聘网站招聘人形机器人相关职位而引发讨论。
过去几年华为与赛力斯几乎“秤不离砣”,因此大众的视角自然而然被转移到了华为通过赛力斯“厂牌”打造人形机器人的设想当中。
虽然彼时赛力斯通过一连串的否认回应了外界关切,但随后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华为确有布局人形机器人的筹谋。
11月5日,一份疑似来自中泰证券的调研资料在网上流转。该资料称,华为早在2022年就开始布局人形机器人,其最早疑似只定位提供算法模型,但到2023年却萌生做机器人本体的想法,并不断改进自己的本体demo模型。
从公开资料来看,2023年6月,华为公开注册成立全资子公司东莞极目机器有限公司,并由主要负责制造业领域的华为董事李建国挂帅。
随后7月,东莞极目机器有限公司竞得塘厦近60万㎡的产业用地,并宣称投资72亿打造产业园区。极目作为华为人形机器人的资源整合平台,将承担产品化、面向供应商的整合与生态的建设的责任,华为入局人形机器人在此刻开始板上钉钉。
调研资料还显示,2024年年初至今,华为内部的人形机器人已经进行了两次测试版本的迭代,未来将很快锁定方案,并尽快在2025年发布并实现一定规模的量产。
这一节奏,也暗合此前工信部设想的2025年完成人形机器人“从0到1”量产的节奏。
在供应商的选取上,华为疑似会尝试先使用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在华供应商,此后则会保留一部分,更换一部分,逐步推进产业链成本的下降与竞争优势。
事实上,此次华为发布的具身智能生态链合作伙伴中,包括禾川电机和兆威机电,均为去年以来就一直与特斯拉“传绯闻”的供应商。
“在人形机器人这个领域,中国的华为、美国的特斯拉可能是一对映射,包括他们的发展节奏以及对供应链的把控等等。”某机械券商分析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量产在即
随着2024年年关将至,近期又有供应链消息指出,特斯拉基本确定人形机器人在12月有望周产50台,在2025年实现至少1万台产量,并有望在2025年三季度或四季度正式开启预售,到2026年三季度大规模量产,年产量约15万台。
无独有偶,海外头部人形机器人厂商近期也纷纷祭出了量产计划。
9月初,OpenAI支持的初创机器人企业1XTechnologies宣布,正式锁定其新推出的 NEOBeta 为家庭场景下的双足人形机器人原型。该公司还明确指出,1X将会作为家庭场景的选定机型,未来在挪威工厂进行大规模量产。
根据此前1X Technologies给出的指引,2025年该公司的产品储备合计将达到1000台,2026年爬坡至1万台,2027年则达到10万台产能,相当于每年提升10倍。
同样也是全球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的 Figure AI,近期也传出其更快的量产进度预测。消息称, Figure AI 11月也已经有40台生产需求,2025年4月后预计达产2000台,2025年三季度生产2万台机器人。
另一家头部人形机器人厂家Agility的首批Digit机器人则计划于2024年交付,2025年将全面上市。
另据记者了解,部分国内头部人形机器人厂家早前已经与汽车主机厂进行了签约,在满足设定工作表现的情况下将进行一定的量产人形机器人交付,预计交付时间将在2024年末或2025年年初。
这也意味着,全球各大头部厂商已经基本确定了量产型机器人的型号与参数,并对齐关键部件供应商,以配合计划的推进。
生态分化
在巨头量产在即之时,华为入局搅局,人形机器人的生态会如何演变?
“华为进入,有利有弊。”一位人形机器人从业者告诉记者:“华为的影响力能让终端市场认知快速提升,这是好的。但生态链靠后的玩家在华为进入之后一定会面临比较大的淘汰风险,这种情况就类似于比亚迪与其他造车新势力。”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中国国内已经有70多家人形机器人企业,2024年行业内已发生约50起人形机器人领域的融资事件,为历年之最。
但是,仍有机器人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下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领域的融资已经趋于理性,谋求融资的企业已经难以获取理想的对价,但部分仍会迫于生存压力,以较低的对价完成融资。
资方的担忧来自于多方面。除了商业化进展缓慢外,入局者越来越多、生态位被逐渐挤向后排也是较大的担忧。包括机器人本体企业也有自己的担忧——投资方能否为机器人提供可商业化的场景,甚至要优先于给出真金白银。
而以上诉求,导致了政府投资基金成为了人形机器人企业的香饽饽。
近日,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银河通用完成了 5 亿元人民币战略轮融资。这是继今年6月融资之后,该企业同年完成的第二轮融资。
比较惹眼的是,银河通用同时吸引了包括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基金、深创投、北京机器人产业基金和香港投资公司 HKIC在内的多家机构参与融资,其中前三者分别为上海国资、深圳国资、北京国资持有,HKIC则由香港特区政府全资持有。
地方政府引导基金的介入,则更多地与地方收入的增加或产业链升级的诉求绑定。对于被投企业来说,其优势在于较易撬动地方资源对接,帮助被投企业顺利介入更多商业化场景。
但这也意味着,早在进行初步的商业化探索之前,许多人形机器人企业就通过股东的触角,抢占到了场景先机。而部分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无法触及一线资源,已经处在了被淘汰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