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海岸淨灘 滿地保麗龍碎屑

台南市政府昨天在黄金海岸举办国家海洋日活动,净滩中发现许多保丽龙碎屑。记者郑惠仁/摄影

台南市政府昨天在黄金海岸举办国家海洋日净滩活动,虽然垃圾不多,却随处可见保丽龙等发泡塑胶材质的碎屑,可能多为蚵棚浮具碎裂造成,环保团体担心之后大雨让更多保丽龙碎粒流入海中,污染海洋环境;南市农业局渔港所表示,今年全面鼓励蚵农使用PE硬式塑胶浮桶当浮具。

南市农业局渔港所长周瓈朝说,准备4000个塑胶浮桶,让蚵农用保丽龙换取。黄姓蚵农说,逐渐改用塑胶浮筒,现在还会用保丽龙的蚵农约有3成。

昨数百人参加净滩活动,「潜海战将」原要搭船出海,但海象不佳,仅在黄金海岸船屋前海域清理垃圾,共清出82公斤海洋废弃物;潜海战将表示,这次以宝特瓶、饮料杯等居多,之前在渔港附近海域,清理出的垃圾以渔具最多,包含渔网、鱼线、绳索等。

净滩民众则说,黄金海岸海滩还满干净的,但保丽龙、发泡聚丙烯等材质碎屑太多,「密密麻麻的」,因不容易筛,只能捡拾,没处理的会被卷入海中,很为海中生物担心。

台南社大海废小组研究员晁瑞光说,目前海上还有蚵棚,而鹿耳门溪也有许多蚵棚,以及漂浮在溪的保丽龙等发泡塑胶材质,一旦大雨来,这些保丽龙又要被卷到海中,有些会和微生物胶合令生物误食,都将污染海洋环境及生态。

市长黄伟哲希望透过净滩活动与海洋教育,鼓励守护海洋;环保局指出,成立环保舰队及潜海战将,2021年共清出6.4公吨的海洋废弃物,2022年更清理约7公吨的海洋废弃物,数量最多是玻璃瓶、宝特瓶、饮料杯。

海委会海洋保育署主秘林天赏表示,5年前有研究单位取海盐分析,1公斤盐里有约10粒塑胶微粒,都是长年累积且持续恶化,因此努力和环保署合作,希望把更多塑胶材质的容器及物品公告为应回收废弃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