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agram忧郁?─社群媒体与线上社群的形成

Instagram忧郁?─社群媒体与线上社群的形成。(图片来源/达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现代寂寞是19世纪的产物,且新的寂寞类型还在不断增加。

实体世界缺乏交流的人,在虚拟世界也很难填补寂寞

情绪历史学家暨本书作者菲伊・邦德‧艾贝蒂,在书中审读从18世纪至今的上千份信件、日记、政策讨论和医学报告,并进行了丰富的个案研究。从美国天才诗人普拉斯女性主义先驱吴尔芙、到现代小说《暮光之城》,呈现出寂寞是如何连结情感家庭与自我价值的匮乏。此外,也探讨了物质主义、社群媒体,甚至移民问题,是如何在现代塑造出新的寂寞,甚至成为广告商利用的对象。

▋如何在新自由主义时代重塑寂寞的意义?

寂寞已然成为现代人难以逃开的境况,但寂寞不一定是总是有害的,也可以是创造性、敏锐、自我洞察的起点,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理解与照料这种情绪。当我们对寂寞了解愈多,愈能坦然面对身处寂寞之中的他人与自己。

【精彩书摘

寂寞感有一大部分都与过度使用网路有关,也与其他情感状态如愤怒、嫉妒、悔恨有关,这些情感状态常常跟某些社群媒体网站促进「炫耀」行为的倾向有所关联,该倾向会导致人们缺乏自尊及自我价值。

负面感受状态及社群媒体参与之间有一种循环关系:寂寞及无聊、对生活不满,反而会鼓励人们更常使用脸书—用户被他人孤立的时候尤其如此—这会导致自我实现的负面想法持续累积。在一份二○一二年的调查中,将近四分之三的青年表示自己有错失恐惧症

在美国及英国等社群媒体使用率最高的地区,寂寞感在社会中更为普遍;这并不足为奇,因为总体而言,寂寞感在后工业化的西方世界最为盛行。围绕着社群媒体的健康与安全顾虑,包括了对网路亲密关系文化焦虑:有一种错误的安全感,来自于「了解」网路上的某个人,或感觉自己是某个线上社群的一份子。寂寞感只是社群媒体病理化效应的一种体现,可包含自尊低落、无法社交、与现实生活社交网路脱节等。

社群媒体的其中一个较少被人探索的层面,就是它对独处的影响,连带着实体与社会上的效应。

独处是独自一人的行为及能力,与创造力及心理健康有关。当荧幕文化变得如此流行,且一个人同时与许多不同的人连结,就愈来愈少人选择独处了。对许多青少年而言,他们拥有一面总是散发蓝光的荧幕,以及与他人建立虚拟连结的心理、社交、生理冲动。缺乏休息、持续焦躁、睡眠品质低下都可能是青少年使用社群媒体的特征,对他们的福祉有负面影响。

除此之外还有「网路成瘾」的流行,这会影响青少年在持续缺乏他人声音的背景下「自我安抚」的能力。「网路成瘾」一词就跟「脸书忧郁症」这个相关词汇一样,显示了一种普遍的看法,即社群媒体对个人及社会脉络都有害,而且是千禧世代寂寞感的主因之一。

社群媒体的特征包括其速度散播方式;快速变化的情绪状态能在数秒之内被表达并广泛分享。这些沟通可能很隐密,发生在个人的荧幕上,且具有不同的语言和逻辑。情感反应本身受到数位网路沟通的速度影响及加强,这使个人感受的概念不再稳定。一份二○一四年关于脸书的研究,比较了在负面与正面贴文收集的资料,结论是在脸书上表达的情绪能够以非语言的方式影响应答者的情绪,透过大批可能从未谋面的人创造出逐渐扩散的影响。在最极端的状况下,这种行为也跟自杀倾向忧郁症和「自杀模仿」有关。

社群媒体是雷区还是镜子?

虽然情感的交流和关系的建立及维护,确实因为社群媒体而经历了彻底变化,包括错失恐惧症等新型情感「疾病」的诞生,但我们依然要在正确脉络下检视社群媒体。

人们在线上寻求的个人需求及联系,并没有跟线下寻求的需求分开;以社群媒体给予的承诺而言,其核心便是人们对连结和归属的渴望。这些需求的形态以及满足渴望的方式并未跟线下社交关系的沟通方式分隔开来,而是彼此关联的。尽管线上连结的速度和数量都高于线下领域,但社群媒体的行为也反映出现实生活中的行为。

此外,许多支持社群媒体的研究,也显示出其优点而非缺点。举例来说,社交焦虑的人在线上与他人交流时比较不会感到拘束。脸书等社交网站能帮助患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面对复杂的社交和家庭关系,并促进情感分享。社群媒体也扮演重要的健康和社会角色,有助于传达资讯,并提供空间让那些失能或体弱的人分享及沟通。此外,社群媒体也让远距关系得以在便利的线上空间继续维系,例如四散居住的家人。

因此,哀叹社群媒体的兴起是社会弊病的必然成因或集散地,是毫无帮助的。我们应该将对于科技和情感变化的恐惧留在历史中;从电报到网路,每一种新型通讯工具都曾带来人们对其使用与滥用的犹疑及恐慌,并使人们推测社交的「老方法」会受到威胁。

因此,正如许多科技创新一般,不论影响是好是坏,产生影响的都不是社交媒体本身,而是它如何被人使用。

因此,以寂寞感和社群媒体而言,最重要的问题并不是社群媒体使用的频率和时机,而是它会取代抑或辅助线下关系。许多与社群媒体有关的普遍问题—包括「零食式社交」,也就是只阅读他人的贴文而不愿积极参与线上社群—都会在现实生活中出现,因为害羞且社交焦虑的人会「犹豫、不愿」参与个人对话。因此,社群媒体会以跟其他形式的社交互动完全相同的方式,让寂寞的人受益或者受害。

数位革命正在改变生活的其他方面,包括人们在情感上相互影响的方式;在最极端的情况下,我们拥有身体接触的电脑化替代方式,包括机器狗及性爱机器人。但话说回来,当缺乏相应或同时发生的线下依附关系时,线上人际连结似乎会提高而非降低寂寞感。换句话说,如果社群媒体是个人参与世界的唯一或独有方式,他们将更常感到寂寞。

我们不应担忧社群媒体对年轻人是好是坏,更有成效的做法是考量它如何建立心理与实体世界的桥梁、培养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为那些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汇集起来的社群缔造新的含意。这不仅对千禧世代有益,对包括了老老人的整个社会阶层亦然

(本文摘自《寂寞的诞生》/商周出版)

【作者简介】

菲伊・邦德‧艾贝蒂(Fay Bound Alberti)

英国性别、情绪与医学文化史学家,现任伦敦玛丽皇后大学历史学名誉高级研究员、英国皇家历史学会(FRHist)会员,也是约克大学历史系和英国国家研究创新局(UKRI)未来领袖学者。

艾贝蒂曾任教于曼彻斯特大学、兰卡斯特大学、伦敦玛丽皇后大学、伦敦大学学院与约克大学,她的著作包括《探讨内心:历史、医学、情绪》(Matters of the Heart: History, Medicine, and Emotion, 2010)、《尘世纷扰:历史与文化中的人体》(This Mortal Coil: The Human Body in History and Culture, 2016)。

译者简介】

涂玮瑛

国立台湾大学兽医学系毕业,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翻译研究所硕士,曾任动物医院兽医师,现为专职译者,译有《骰子能扮演上帝吗?18个不确定性的数学思考》(商周出版,2020)。

《寂寞的诞生》/商周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