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险+居家养老"模式广受欢迎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97亿,占总人口比重为21.1%,65岁以上老年人口2.17亿,占总人口比重为15.4%;60岁以上老年痴呆患者达到1500万,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超过4000万人……当前,我国老龄化面临老年人口规模巨大、老龄化进程速度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重三大挑战,"谁来养老""如何养老"成为备受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

天气转暖,郑泽璇会带着80多岁的老母亲外出做理疗,以缓解她因为曾经摔伤导致的腰腿痛。对于60多岁的陈芳而言,母亲的医护问题是她生活中的大事,为母亲找到一种高品质的居家养老方案让她颇费心思。

如今,她通过“平安管家”,可以给母亲预约理疗师上门服务,轻松解决老人的康护难题。"平安管家"是中国平安创新推出"保险+"养老服务之一。该方案为破解养老难题提供了经济实惠、智能高效的产品和服务,为客户打造"省心、省时、省钱"的养老服务体验,持续推动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

依托医疗健康生态圈,中国平安自2021年开始布局居家养老,并于2022年9月对外发布居家养老服务品牌"平安管家"。截至2023年12月,平安的居家养老服务已经完成了“三位一体”管家、10大场景、"到店、到线、到家"服务构建,覆盖全国50余个城市,累计近10万人获得居家养老服务资格,用户评价良好。

平安居家养老事业部供应商运营团队副总经理姚瑶介绍,"平安管家"包括智能管家、生活管家和医生管家。智能管家以智能音箱为载体,提供生活助手、智慧物联等功能;生活管家是“7×24”小时响应的真人管家,一站式对接各类服务;医生管家为全科医生,提供全天候实时音视频问诊和定制化健康管理方案。

针对不少客户对"居家养老"的个性化需要,平安联合40多家康复护理服务商及行业内产学研专家,共同发布居家养老"护联体",并推出"平安无忧护"产品体系。

深圳的欧阳湘宁女士在2023年5月为90多岁的父亲申请了护理服务,后续又通过"平安无忧护"产品体系,下单了住家护理服务。她特别看中的是平安的居家养老"护联体",通过建立团体标准,"护联体"规范了上门居家康复护理的服务流程,对神经、骨骼、心肺、疼痛等4大类康复护理服务提出了具体要求。比如父亲患有基础疾病糖尿病,经过专业培训且面试后上岗的护理师在护理会按时量血压、血氧、心跳、血糖等数据,并定时记录,真正实现了"老人舒心、子女放心"。

姚瑶透露,未来“平安管家”将聚焦医、住、护、乐四大综合场景,通过产学研及服务供应商联合共建,逐步完善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及监督体系,助力提升养老生活品质。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AI)等技术快速发展,科技创新为居家养老提质升级提供了更多发展空间,加快推动前沿技术在养老服务领域的应用,让居家养老更智能,成为养老金融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为提供适合居家养老的智能化服务,中国平安自建智能守护平台,借助智能设备监测居家环境、行为意外、体征健康3个方面的29项风险,时刻关注长者的居家安全。全屋的智能守护相关设备,如固定和移动紧急按钮、可燃气体报警器、门磁探测器、体征监测床垫等设备,都可以和智能管家、远端的管家平台互联互通,用户可以通过在家中安装硬件设备,结合居家养老智能管家和生活管家,为居家长者提供实时监测服务和应急响应服务,守护长者居家安全。系统一旦监测到异常告警,将向紧急联系人发送异常消息提醒,生活管家将根据异常事件的紧急程度远程介入协助处理异常。

此外,平安还推出"保险+居家养老"模式,客户购买相关保险产品,例如商业养老年金产品后,不仅能够获得风险保障,符合条件的客户还可享受居家养老服务权益。

去年7月13日,王奶奶将一面锦旗送到陕西汉中平安产险长期护理保险服务中心。得益于汉中市长期护理保险的帮助,其重度失能二级的丈夫享受到了由机构定期上门护理的服务。

平安养老险党委书记、董事长甘为民介绍,平安养老险将在税收优惠的个人养老金产品和非税收优惠的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产品上共同发力,提供一站式养老解决方案,用专业创造价值,打造"省心、省时、又省钱"的养老服务体验,推动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

养老问题涉及千家万户和每个人的利益。平安人寿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铮表示,未来,平安将不断完善"保险+居家养老"方案,加速构建与保险产品深度融合的"医疗+""养老+""健康+"服务体系,提升保险业与养老产业协同价值,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对健康和养老的保障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