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社灵庙王船游江 登录民俗无形文化资产

基隆市和平岛社灵庙的王船海上游江活动,今年通过审查,登录为基隆民俗无形文化资产。(尹德根提供/张志康基隆传真)

基隆市和平岛社灵庙的王船海上游江活动,今年通过审查,登录为基隆民俗无形文化资产。(尹德根提供/张志康基隆传真)

基隆市和平岛的社灵庙,每年都会举办海上游江仪式,与其他地区的王船不同,社灵庙王船不烧不送,经基隆市无形文化资产审议会严格审查,近日以「和平岛王爷海上游江」名称通过,这是继中元祭后,基隆市再次有民俗无形文化资产项目登录。

基隆文史工作者尹德根表示,和平岛社灵庙又称三府王爷庙,和平岛的居民则是称之为「王爷公庙」。相传在200余年前,有王爷神像随船漂流到和平岛,民众发现后搭建草屋祭祀。到了西元1917年迁至现址,主祀林、温、傅3名王爷。经研究调查发现,日治时期新闻报导中,便出现王船游江之纪录,距今已有超过百年历史。

在台湾,「王爷公」信仰来源已久,但在基隆和平岛的社灵庙,祭祀的三府王爷,却与西部海线的王爷公祭祀大相径庭。一般来说,台湾西部王爷公的「王船祭」多是「恭送王爷上天」的仪式。但在基隆,不管是和平岛的社灵庙,或是外木山的协安宫,都是请王爷上船,巡回海港以祈求平安。

尹德根表示,社灵庙三府王爷的王船是常祀性质,且不烧不送,是少见可以下水航行的王船,海上游江仪式在国内相当特殊,具有文化资产发展潜力。

尹德根说,早年社灵庙都在海上遶境,祈求渔民海上作业平安、渔获满载而归,因基隆港发展后商船众多,于1975年一度中断,改由陆上出巡,2010年再度恢复海上游江传统。在庙方努力及和平岛居民高度认同且能自主参与的前提下,此次经审查符合登录民俗基准,正式通过无形文化资产审议。

尹德根表示,今年的海上游江活动将于7月14日一早从和平岛正滨渔港出发,由王船率领渔船船队游港绕境,经深澳渔港、八斗子后,于下午抵达基隆港小艇码头,接着返回社灵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