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康: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服务发展全局

来源:环球时报

国新办10月12日举办新闻发布会,财政部负责人介绍“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一个多小时的发布会传达给公众的信息,内容丰富,针对性强。作为财经问题研究者,笔者有两大突出感受。

第一,居高站位服务全局,明晰思路加力提效。

当前我国经济的基本面及市场广阔、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等有利条件并未改变。同时,当前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需要加以应对,并力争实现年初两会提出的今年经济增速5%左右的目标。此次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有关负责人给出的政策信息,非常清楚而务实地体现了贯彻中央指导方针、以财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战略全局的高站位,勾画了在鲜明的“加力提效”大思路上,将采取一揽子有针对性的增量政策措施。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首先总结了已经施行、并正在进一步落实的六大方面的存量政策,进而明确宣布:将围绕稳增长、扩内需、化风险,在近期陆续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的增量政策举措,重点包括已进入决策程序的四大方面,分别是:加力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较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以债化债”);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以财政支持银行与企业”);叠加运用地方专项债、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工具,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以财政支持房地产”);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提升整体消费能力(“以财政支持民生”)。蓝部长还特别强调,还有其他政策工具正在研究中,“比如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

这样以存量、增量两方面,特别是增量方面既有“进行时”还有“未来时”,它们共同组成的一揽子政策安排,将为逆周期扩大内需而冲抵下行因素和不确定性的影响、提振企业信心、改善市场预期,形成有力有效、可感可及的推动。这是“以政控财,以财行政”的财政分配工作系统,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货币政策于国庆节前“放大招”后,于节后很快跟进发力的重要行动。它既以加力提效服务于完成今年的经济增长引导性目标,又以将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为诉求而服务于以短期政策刺激衔接中长期现代化战略部署贯彻落实。

第二,总量扩张结合结构优化,政策发力配合改革进取。

此次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有关负责人给出的信息,首先在扩大内需的总量扩张政策特点方面,给人以深刻印象,同时又在优化结构、提升绩效的差别化政策特点方面,体现了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的有机组合,把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融汇于一揽子之中。

现阶段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在总量调节上的基本取向,是把“积极”落于扩张性的政策安排,代表性的指标是相对高的赤字率,同时在弥补赤字的机制上,合理而安全地注重依靠运用公共部门的举债空间。在今年初预算安排中形成3%的赤字率水平的基础上,还特别点明了行动中和研究中,都在考虑更多“以债化债”“以债促稳”“以债配合其他措施”等积极作为。这样以政策加码支持扩大内需的总量调节举措,又合乎规律地特别注重了优化结构的努力,在统筹的视野下突出重点、兼顾一般。

从此次新闻发布会可以观察到财政增量政策的要领,特别侧重于地方政府纾困与化债、银行抵御风险和提高支持实体经济能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弱势群体补助解困、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基层“三保”、民生改进等方面,相当清楚地体现了财政“点调控”式的区别对待和精准发力。比如房地产方面,有“卖旧买新”换购的个人所得税退税政策,有保障性安居工程的专项投入,有对“保交楼”的专项借款政策,还有运用地方专项债券回收闲置存量土地和新增土地储备的安排,等等。对于消费和投资、地方专项债资金的用途、高校学生的资助体系等,也都有一系列具有“点调控”特征的政策设计。这样力求精准细致的区别对待、统筹安排、合理兼顾,体现了财政分配功能作用在优化结构取向上的不可替代性和财政工作尽职尽责的努力。

财政政策在结合总量和结构两个视角上的加力提效,不仅推进现时的扩大内需、以进促稳、防范风险,提高综合绩效,而且将助益于在高质量取向上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蓝佛安部长还特别强调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思路。可以预见,财政部门的制度创新改革举措,将在政策加力提效的“快变量”短期正面效应之上,叠加改革深水区攻坚克难的“慢变量”长期效应和深层动力源对基本面的支持,即是以财税改革持续发力,于配套改革中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形成迈向现代化远景目标的持久支撑力。

当下,不少民众关心中国资本市场的提振和股市的前景,上述短期效应的产生,固然具有明显的提振信心作用,但惟有以财税改革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全面改革攻坚克难取得实质性进展,才能对接市场的长期兴旺和“慢牛”型健康股市的运行。在最根本层面上,宏观调控政策的发力和优化,需要寓于改革的不懈进取之中。(作者是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