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啤酒厂案 北科大发声明:支持公地公用「盼共创多赢局面」

▲台北科技大学。(资料照/记者许敏溶摄)

生活中心/台北报导

建国啤酒厂2017年原计划变更为文化园区,但几经讨论后变更为台北科技大学用地,争议不断,近日监察院针对此案纠正台北市政府和内政部。北科大今天则发表声明,表示支持建啤公地公用,希望将建国啤酒厂的公有土地交由北科大管理,定能实现文资活化、社区融合、政府安心、教育永续四赢的局面。

北科大指出,建国啤酒厂丰富的工业遗产与历史建筑,承载着台湾近代工业发展的轨迹。面对建啤公有土地上文化资产保存与活化的需求,北科大作为国立大学,具有专业量能与丰富经验,秉持教育永续、文化保护及社区共荣的理念,将与文资团体、邻里及产官学各界,共同合作经营建啤文化资产,为文资、居民、政府等各界创造多赢的崭新局面,建立长远且永续的合作模式。

北科大强调,文化资产保护,应该超越形式上的修复,以教育思维与实际行动,让文化资产成为当今社会教育、公民推广与社区互动的载体。

该校拥有卓越的文化资产保存经验,针对建啤古迹与历史建筑,不仅能妥善保存这些工业遗产,更将发挥文资保存与再利用等专业量能,让建啤具有工业风格的建筑美学与技术特质得以延续,透过学校师生的专业技术,进行多元时代美学的呈现与再利用,创造出结合历史与现代应用的开放空间。

北科大秉持「无边界大学」的理念,已成功打造生态校园,多次荣获世界绿能大学第一名的殊荣。友善永续绿色空间的理念与实践,未来也将延续至建啤公有土地,成为与市民共享的开放绿地和公共设施。透过生态绿化、水土保持设施的建设,打造全民参与的生态绿社区,实现都市绿化与文化资产共荣。

此外,北科大在促进教育永续发展与文化资产永续活化的双重目标下,将建啤公有土地转型为大学用地,不仅完全符合公地公用的精神,同时亦可减轻政府财政与管理负担,并且确保公地得以充分公用,由学校相关专业师资生生不息、源源不断培育年轻学子,薪传文资教育,实践文化永续传承。

北科大表示,必定遵循《文化资产保存法》及都市计划等相关法令办理,依法保护建啤的历史价值,并配合政府都市发展与文化保护政策,为城市文化创生注入崭新动能。

建啤公有土地邻近北科大主校区,校方认为,此区空间的纳入,将及时缓解学校长期面临的校地不足问题。教育部103年及108年评鉴,一再指出北科大学生学习空间及实验场地不足的困境;若能配合中央政策,将邻近的公有用地纳入校园,学校将获得更多的研究教学与实习空间,有效发挥资源综效,有助高等技职教育永续发展,持续为国家社会培育更多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