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山不是山 桃园西门国小将山林移动回学校
西门国小学生观察并纪录动植物1。(西门国小及明礼国小提供)
西门国小学生观察纪录动植物2。(西门国小及明礼国小提供)
西门国小学生讨论规划西门山的路线。(西门国小及明礼国小提供)
花莲县明礼国小学生观察台湾狐蝠食用植物的痕迹。(西门国小及明礼国小提供)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台湾学子们在防疫措施限制下,部份的学习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与影响,其中最受到限制的学习,当属户外教育的学习。然而,桃园市西门国小有一群师生,决定将山林移动回学校,让学校里就能进行户外教育;师生们利用早自习、午休及课余时间,观察并纪录校园及校园周边的动植物,老师教导学生台湾关于山林的知识之余,还让学生运用平时所学,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环境空间,让学生们设计出郊山、中级山、百岳等三条路线与行走的时间,打造专属西门国小的「西门山」。
依据教育部〈国民中小学办理户外教育实施原则〉规定,国中小学每学期应至少办理一次户外教育,教育部也设置了户外教育的网页、准则,用以协助教师进行有效的户外教育。然而,疫情之下的户外教育无法如往常般实行,日本甚至出现了让学生背着背包观看影片,充当户外教育的情况。就此观之,在疫情尚未能出现确保学生不会染疫的管制措施前,学生的户外教育如何实施,自是教育主管单位及所有教育人员无可回避的议题。
值得一提的是,桃园市西门国小有一群师生,决定将山林移动回学校,让学校里就能进行户外教育。在老师的引导下,西门国小604的学生利用早自习、午休及课余时间,观察并纪录校园及校园周边的动植物,学生这时候才发现自己有如「最熟悉的陌生人」,对每日所处的生活环境是如此陌生。
此外,老师还利用玉山国家公园的线上导览,教导学生台湾关于山林的知识,让学生将之前调查的动植物与山林动植物对照,才真正理解到不同环境会塑造不同的生态体系。在具备山林与平地的生态知识后,这群学生在不使用工具的情况下,运用平时课堂所学,测量规划出校园内模拟登山的路线。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环境空间,604的学生设计出郊山、中级山、百岳等三条路线与行走的时间,打造了专属西门国小的「西门山」。
结合学校既有的自然环境与建筑,西门国小的师生发挥巧思打造了「西门山」,在西门国小里与校园周边有许多高达三层楼的林木,校园内外亦有许多绿色植哉,这种得天独厚的环境,让师生在「西门山」行走时更为有感。
在过程中学生发现学校周边有蝙蝠出没,因此与花莲县明礼国小师生合作,认识台湾特有种蝙蝠-台湾狐蝠,透过明礼国小师生的介绍,让西门国小的学生第一次见到台湾狐蝠的真面目。对于疫情限制下进行跨校的另类户外教育,学生表示觉得很新奇,可以深入的认识校园周边的动植物生态,并由自己打造了一条「登山健走」的路线,是很特别的学习体验。
学校的老师说,希望借由这种方式,让孩子能够去探索、调查、体验进行户外教育,重点在于孩子能够体现108课纲的素养学习,为自己的学习扎下更为深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