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碳新助力?农业部再送绿碳、黄碳、蓝碳方法学

农业部近日拟把绿碳(森林碳汇)、黄碳(土壤碳汇)及蓝碳(海洋碳汇)方法学送至环境部审查,一旦公告成为正式的方法学,相关单位就能据以取得减量额度(碳权)并在如碳交所等地贩售。(报系资料照)

农业部近日拟把绿碳(森林碳汇)、黄碳(土壤碳汇)及蓝碳(海洋碳汇)方法学送至环境部审查,一旦公告成为正式的方法学,相关单位就能据以取得减量额度(碳权)并在如碳交所等地贩售,对此,农业部官员强调,如果只是为取得碳权而从事森林经营完全不划算,主要为希望从事永续行为能有附加些许好处。若以现行已公布的方法学,则每公顷则仅约1500元至4500元不等价值。

原本环境部提供的方法学仅有「造林与植林碳汇专案活动」,意谓欲借此方案取得碳权的单位只能透过新植林取得,但无目前仍没有单位借此方法学取得碳权,环境部气候变迁署副署长黄伟鸣说,由于原有方法学要求要新植林为限,且为以防有砍大树种小树疑虑,因此限定要2000年后至今仍是素地才能,较难找到适合的土地,且万一发生如森林野火等还要扣除,导致采行意愿不高。

以造林为例,1公顷仅能取得约10吨碳权,若以碳交所的国际碳权价格(每吨约150至450元)试算,每公顷林地碳权价值仅有1500元至4500元,农业部资源永续利用司司长庄老达表示,农业部开发出方法学,并送至环境部审议中,但若是以取得碳权为目的而做森林经营是完全不划算,开发出方法学是希望企业除了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等效益外,还能附加小小的好处,盼提供额外的诱因。

至于黄碳(土壤碳汇)部分,庄老达说,「黄碳有很大的潜力」,如果不妥为管理土壤,可能会增加温室气体排放,盼透过建立方法学让农民有所依循,相关单位也能借方法学及MRV(量测、报告及确认)等据以取得碳权鼓励农民以良好的方式管理土壤,也对净零排放有帮助。

庄老达提及,农业部会与海委会合作推出蓝碳(洋海碳汇),包括红树林及海草床等,预计1至2个月之间也会把相关方法学送抵环境部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