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坤俊爆不伦!心理师揭「好老公也会偷吃」13大真相

▲爱家名医江坤俊被爆约会护理师,好老公人设全毁。(图/翻摄自江坤俊FB)

文/心理师林萃芬

根据媒体报导,爱家名医因与护理师的不正当关系而陷入丑闻。太太对此发表了正式声明,表示家庭关系一切正常,老公仍然每天回家。你是否曾想过,外遇背后隐藏的心理动机和误解是什么?专业咨商心理师林萃芬在其著作《从外遇洞察人心:疗愈创伤与重建信任》中指出,外遇现象并非仅仅是表面的背叛,往往涉及深层的心理动机和错误的认知。从性关系的和谐是否能预防外遇,到穿着和外貌是否会影响忠诚度,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议题。

林萃芬认为,情感的纠结和复杂的心理往往是外遇行为的根源。那么,究竟是什么让一个人走上外遇的道路?事实与普遍的认知可能有很大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外遇迷思:

迷思一、对婚姻有责任感的人,就不会外遇吗?

有责任感的人不会外遇?咨商的过程中碰过太多在家人眼中是「好伴侣、好爸爸」的人,依然可能会有外遇,会引发外遇,有时候跟当时心理的转折有关,不少肩负太多责任、自我要求很高的人,往往会不自觉承受过多压力,这个时候就可能会渴望拥有一个轻松自在的空间,让自己喘口气。

迷思二、和谐的性关系是否真能避免婚外情的发生?

如果伴侣间的性关系不好,就会导致外遇和婚姻不幸福。事实是,很多发生外遇的伴侣性关系都还蛮协调的,感情也非常融洽恩爱,也因此,伴侣关系越好,发现外遇的冲击就越大。

迷思三、婚姻真的不需要强调性生活吗?

性爱与婚姻关系,没有多大关联,老夫老妻都是这样的。这个观念是一个很大的迷思,事实是,婚姻中的「性关系」与婚姻的「满意度」是有显著相关的,对男性尤其重要,婚姻幸福的先决条件是「性生活满足」,与「婚姻品质」的满意度是互相关联的,所以,还是要用心经营性生活。

▲许多男性习惯以性关系化解冲突,但伴侣往往需要的是被照顾情绪与感受。(示意图/ETtoday资料照)

迷思四、性关系能解决婚姻中的冲突吗?

性爱可以产生亲密感,事实是,性爱可以制造身体的亲近感,却不能拉近心理的亲密感,感受良好对女性特别重要,不少丈夫习惯透过性关系来化解冲突,但另一半往往不领情,还是要了解、照顾伴侣的情绪与感受。

迷思五、幸福的婚姻是否真的能完全解决性问题?

婚姻幸福就不会有性困扰,事实是,工作压力与子女教养,都会引发性困扰,重要的是,互相关心彼此的身心状况。

迷思六、性爱的频率,能真实反映一段关系的和谐与幸福程度吗?

性爱频率的多寡,会显示出彼此关系是否协调、幸福。事实是,性爱频率会受到情绪状态以及身体疲劳程度的影响,譬如,孩子哭闹让人心神不宁,或是照顾孩子花费太多精神,已经无心无力经营性爱关系,因此,不能单凭性爱频率多寡,作为「感情幸福指标」的唯一参考。

迷思七、「文科男」是否比「理科男」更容易有外遇?

刻板印象经常将「文科男」描绘为感性且开放,相对地,「理科男」则被认为是理性且内敛。根据这些标签,有些人会认为「文科男」较可能有外遇,相反地,「理科男」则不太可能这么做。但实际上,在科学园区工作的人们都知道,这种说法实际上是一个大迷思。

▼文科男和理科男谁容易外遇,你身边也有血淋淋的例子吗?(示意图/Pakutaso)

迷思八、恋爱时的忠诚,能否预示婚后无外遇的生活?

谈恋爱的时候不会劈腿,结婚后比较不会外遇,事实是,很多坚信自己不可能会外遇的伴侣,都有可能因为某些特殊状况而感情出轨。

迷思九、伴侣的穿着打扮,能预测他们是否会有外遇吗?

注重穿着的伴侣比较会有外遇,邋遢不修边幅的伴侣比较不会有外遇。事实是,不注重外表的伴侣可能会因为其他因素而感情出轨,像是跟第三者天天相处,或是第三者很会照顾人,都有可能会开展一段婚外情。

迷思十、那些反对婚外情的人,真的不会外遇吗?

讨厌家人外遇,不认同婚外情的人,比较不会发生外遇。事实是,不少外遇者都会感到懊恼与自责,自己做了「自己最讨厌的行为」。

迷思十一、老实且生活简单的人,真的较少发生外遇吗?

个性老实、生活简单的人,比较不会有外遇,事实是,很多受伤者都觉得自己被伴侣的表象所欺骗,从来没有想过伴侣会背叛自己,也因此很难接受事实。

迷思十二、出轨,仅仅是为了性关系吗?

很多人认为伴侣会外遇是因为对伴侣「心理疲劳」,新的对象可以带来新鲜感,引发高度激情,感情出轨就是为了性关系,事实是,也有一些外遇状况仅止于聊天、吃饭,彼此陪伴,还有的第三者是为了获得关注,拒绝发生性关系。

迷思十三、若提前防范,外遇真的不会发生吗?

如果早点注意、早点预防,就不会发生外遇,事实是,很多伴侣都自认很小心防范,也相信伴侣不敢外遇,最后还是发现伴侣有外遇。

从上述的「外遇迷思」中,我们可以看出外遇不是单纯的线性现象,而是一个多面向、多因素交织的复杂行为。外遇背后通常隐藏着各式各样的动机,范围从寻求情感连结和确认,到逃避现实压力或寻找自我实现的途径。林萃芬指出,这些动机的多样性提醒我们,在处理外遇问题时,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仅将责任归咎于个人或魅力不足。相反,我们应深入探索更根本的原因,透过自我反思及夫妻间的开放沟通,共同寻求解决办法。此外,重要的是要认识到,面对外遇不应自我责备或沉溺于绝望。相反,这可以是转机的开始,机会在于自我照顾,重建自我价值感,并在可能的情况下,与伴侣一同探索关系的新可能。

本文摘自:《从外遇洞察人心:疗愈创伤与重建信任》/林萃芬/时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