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首富,很狠!
对自己狠,真狠、长期地狠,对事情要凶猛和决绝的狠!
文 | 华商韬略 耿康祁
曾有人问,“你是通过市场调查还是政策解读,来做战略依据?”
李仙德的回答霸气侧漏:我更相信直觉。
【王者归来】
2023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增幅近1.5倍达216.88GW,创历史新高。
这一数字,相当于2019-2022年国内新增装机量总和,更首次占到全球一半以上,实现“大头在内”的市场巨变,光伏也因此超越水电,成为国内第二大电源。
巨浪翻涌下,最扬眉吐气的当属晶科能源及其创始人李仙德。
据Solarbe统计数据,2023年晶科组件实现超75GW的年销量,市占率约14.5%-15%,打破“光伏一哥”隆基绿能连续三年的组件出货冠军记录,荣登全球第一。
光伏产业链主要分为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和电站五大环节,作为光伏发电系统核心的光伏组件市场进入门槛低,竞争壁垒却在不断提升。
尤其是,中国为全球市场供应了超过80%的光伏组件,国内龙头间的每一次较量、甚至每一次排名变动,都可能预示着行业格局的大逆转。
2023年6月,李仙德发文直呼光伏的新看点,将从“拥硅为王”的硅料、到“供应为王”的硅片、到“技术为王”的电池,轮到“市场为王”的组件,并且底气十足地表示:
“是时候,搞点大的了”。
如此笃定的背后,是晶科刚刚经历了一场酣畅淋漓的“逆袭之战”。
早在2016年,成立十年的晶科能源就曾以“黑马之姿”登上光伏组件全球第一的宝座,并史无前例的蝉联四年。春风得意的李仙德,满脑子想着“All in出征”,大力全球化。
2020年战略会议上,李仙德雄心勃勃地制定了一个让上百名中高层心惊胆战的“狂野”目标:未来3-5年,在组件产品全球市占率达到40%。
但2020年9月中国提出“双碳”目标后,旋即掀起又一轮光伏资本热潮。仅2021年,A股就有14家光伏企业争先上市。晶科的老对手们天合光能、晶澳科技等早就从美股退市、回归A股,从而坐享红利,市值飙升,隆基绿能更是以超3600亿市值,成为全球光伏一哥。
乘此东风,隆基等以强势收购,大力扩产能、开拓海外市场,2020年后连续三年成为全球组件“新霸主”,而困在美股泥潭、融资受限的晶科,却一路下滑至第四位。
倍感屈辱的晶科高管,向李仙德哭诉:“老板,我们到底差在哪里?产品不如人家吗,技术不如人家吗,销售不如人家吗,品牌不如人家吗,全球化能力不如人家吗,人不如人家吗?”
李仙德痛定思痛,应声答道:差在哪里,现在就补上它。
2022年1月26日,“慢半拍”的晶科能源终于登陆A股科创板,当天市值突破千亿。搭上资本“末班车”,让融资渠道打开、财务成本下降,也为日后重攀巅峰埋下伏笔。
不过,赢下这场战役的更关键一步,还是靠了李仙德的技术豪赌。
光伏市场的技术迭代,突出一个“快”字。2016年后,从市占率近90%的BSF(铝背场)电池,到被P型电池迅速替代,再到如今的N型电池升级,每两三年就是一次技术洗牌。
押注N型电池时,巨头产生了分歧:通威股份等选择投资成本最高的HJT电池,隆基押注生产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BC电池。更多不够笃定的企业,则布局多条路线以求稳。
但晶科旗帜鲜明地看好“效率上限高、低成本产业化、设备配套更优”的TOPCon路线,且专注干一件事:全力对准TOPCon电池搞研发,并逐渐进行全产业链转移。
2021年11月,晶科推出应用TOPCon技术的Tiger Neo系列组件,拉开商业化序幕。
到2023年,“先干TOPCon”成为大势所趋,已前瞻布局而且大手笔豪赌的晶科,已在TOPCon旗舰价位段拥有约45GW销量即约40%份额,也顺理成章成了当之无愧的N型组件领导者,并夺回全球光伏组件王位。
数年卧薪尝胆,李仙德终于带着晶科“王者归来”:去年11月,晶科能源以1110.65亿元营收成为“江西第一大民企”,李仙德也以353亿元身价,成为新晋江西首富。
2024开年,一众光伏玩家对产能过剩、价格过卷、大规模洗牌将至的悲观预期中,李仙德继续信心满满,直言晶科将继续“策马奔腾、连滚带爬”。
【光伏少帅】
2001年,无锡尚德创始人施正荣归国创业,开启了中国光伏的造富故事。李仙德的大哥李仙寿随即成为第一批“淘金者”,创立生产销售太阳能电池组件等的阳光能源。
四年后,无锡尚德登陆纽交所,风光无限。李仙寿顺势进军产业链上游,创立昱辉阳光。
凭借用硅废料代替多晶硅制造硅片的创举,昱辉阳光以低成本、高产能迅速占领市场,并且成为第二家海外上市的中国太阳能企业,备受资本热捧。
吃到肉的李仙寿,不忘带着兄弟们“喝汤”。在他鼓动下,二弟李仙华、三弟李仙德变卖资产,告别老本行建设安装和汽车维修,先后成立德晟太阳能、晶科能源。
一开始,两兄弟“想法很简单,就是为昱辉阳光做配套”。
当时,欧盟订单暴涨,昱辉阳光“即便车间三班倒,订单也排到了两年后”。
“市场太大了,你们单独支摊吧,没准1+1大于2”。
大哥发话,李仙德果断带着二哥另起炉灶,专门生产多晶硅。
价格暴涨的多晶硅和不差钱的全球客户,让晶科立马搭上了产业风口。其厂区每天排队的大卡车不少于50辆,凌晨三四点仍灯火通明。
2006年晶科销售收入就过亿,2007年达到7.8亿元;2008年,这一数字提升到了30亿。
迅速扩张背后,是兄弟俩向大哥偷师了一招“借鸡生蛋”:2007年晶科借助多晶硅紧俏的行情,找下游客户拿到近2亿元预付款,然后立马投资扩大了产能。
尝到甜头之后,晶科能源进一步四处寻求融资。2008年5月,从一家新加坡私募基金拿到3500万美元;8月,又拿下深创投等8家基金的2000多万美元。
暴富风口刺激下,整个市场彻底疯狂。市面上一下冒出1000多家多晶硅企业,甚至搞房地产、水泥的上市公司也纷纷入局,李仙德的大哥更是一口气上马了5条生产线。
但此时的李仙德却冷静起来,当他看到发展规划部上报的数据显示2009年多晶硅需求只增加了30%,供给却暴增了120%,立马嗅到了产能大量过剩的大风险,然后果断踩下刹车,停止跟风扩张,让融到的大量资金躺进了银行。
最终的市场调整,比李仙徳预测的更残酷。
2007年9月的美国次贷危机很快蔓延到欧洲,光伏业也遭受重创。2008年,多晶硅价格一路跌回原形,95%的行业企业因此倒闭。无锡尚德一蹶不振,李仙德大哥也亏损累累。
“躺平”的李仙德,成为最大赢家:不仅躲过巨亏,还手握巨额融资。
当行业一片凄惨恐惧之时,保存了实力的李仙徳却开始乐观:“清洁的太阳能发电是行业大趋势,只会上升不会下降。”并且逆势“贪婪”:
向光伏上下游延伸,进军太阳能电池板、组件等。
趁着金融危机后资产价格处于“洼地”,李仙德仅用一个星期,就以近3亿元在2009年6月收购了浙江海宁的第一家光伏企业——太阳谷能源,让晶科转身踏上快速扩张之路。
不出所料,风雨过后,阳光很快就照进来:危机过后,更多欧洲国家加入了“百万屋顶计划”,中国出台的4万亿元刺激政策中,光伏产业也是投资重点之一。
提前布局扩张的李仙德再次青云直上,于2010年5月带着晶科能源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成为金融风暴后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融资7000万美元。
进一步壮大实力的李仙德,开始像闯入全球光伏产业圈的“饿狼”,野心更足、谋划更深。
他重兵欧美市场,并且高薪挖到一位西班牙人做晶科海外营销战略官,在德国、法国、美国等国家设立销售公司,在欧洲建立多处海外物流仓库,强化业务网络,同时还赞助足球俱乐部提高公司声誉,助力市场拓展。
一些列销售和渠道布局下,晶科能源迅速成为全球光伏组件的重量级玩家,2016年登上全球组件王座后,其全球客户数量更在3年内再从1037猛增至到2019年的超过3700家。
更与众不同的是,李仙德不但持续开拓全球市场,也率先走上全球产能布局,不但真正用全球眼光看市场,也持续在规模扩张的同时,紧跟产业变化进行技术升级与赛道更新。
2013年,他就率先提出“赶快去拉美、中东非,那是目前最被忽视、未来最有爆点的市场”,并且开始了布局;2015年,晶科就开始海外光伏制造大布局,走上了全球光伏投资之路;2018年,晶科果断进行单多晶产能切换,让公司资产迅速增长。
更关键的是,晶科的全球化战略上,走的是国内和海外市场并重的路子。
2022年,在晶科能源全球组件出货目的地中,中国市场成为占比最高的重要阵地。2023年中国光伏组件企业中标榜上,晶科强势荣登榜二。
甚至,为了更好契合中国区市场分布式光伏等新业务特性,晶科还在内部创立“新场景事业部”。并在2023年,做到了向第三方出货行业第一的成绩。
这些,也都为晶科既把握机会,也规避风险打下很好的基础。
【光鲜与危机】
2016年到2019年,晶科能源蝉联全球最大光伏组件商宝座,业绩高速攀升之际,李仙徳的大哥李仙寿,却更多是苦涩。
经历欧美“双反”后,光伏市场重心悄然转向南美、印度、非洲等新兴市场。晶科能源因为早已提前布局所以继续势头旺盛,而过度依赖欧洲市场的昱辉阳光,则走向没落。
2016年年底,昱辉阳光因股价连续低于1美元,遭到纽交所退市警告。三年后,昱辉阳光被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李仙寿被限制消费。
光伏行业里,光鲜和危机不断发生。
这令李仙德谨记大哥的感叹:只有低调才能活下去。投身光伏行业近二十年,他极少接受采访,“晶科只有专业的职业经理人,没有老板”,是他常说的一句话。
李仙德给外界的第一印象,是温和、儒雅的白面书生,但却被同行称为胆识过人的“硬汉”。
曾有人问,“你是通过市场调查还是政策解读,来做战略依据?”
李仙德回答霸气侧漏:我更相信直觉。
一个体现他大胆的例子是,2006年,“门外汉”的他就敢到陌生的江西上饶创办晶科能源。甚至一期工程还未达标达产,就大手笔追加新上二期项目。
晶科也因此,擅长在全球各大战场里以大项目“称雄称霸”。比如非洲最大离网光伏电站、澳大利亚最大的在建光伏项目、美洲最大的光伏电站、韩国最大的深山光伏项目……
▲Al Dhafra光伏电站项目,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单体太阳能发电项目
李仙德常告诫员工,面对变化、刺激、填满、扩张、再填满的光伏行业,“不要害怕竞争和厮杀,我们已经具备了和任何强敌争千秋的实力”,并且要求同仁:
“永远乐观、无比热爱、充满狠劲”。
李仙德把自己视为“过了河的卒”,只能朝前走,不能后退,且“不独特,毋宁死”。2020年公司业绩动荡中,他充满豁达,“我们不能被玻璃划伤了一次,就再也不碰杯子了。”
对光伏有执念的他常说,“光伏绝对是这个世纪最好的生意,最好的投资。”、“对于光伏,不要高估了1-2年间的动荡,而低估了10年后的变化。”
他认为保障企业战略上的方向和定力,不可或缺的一点就是要保证速度和强大的执行力,“100%的贯彻,120%的执行,150%的行动,200%的交付,现在、立刻、马上。”
因此,李仙德喜欢“傻乐”、“有狠劲儿”的员工。2023年致辞中,他特别强调了一个狠字:
“特别是管理层要对自己狠,真狠、长期地狠、对事情要凶猛和决绝的狠”。
正是这股激进的狠劲,让晶科在行业创造了奇迹。
比如,光伏组件领域,一直有一个“老大魔咒”:过去10多年,从尚德、英利到天合、隆基等,都难在榜首位上坐稳三年。晶科能源,不仅是唯一连王四年的“异类”,更是唯一上演“王者归来”的。
但奇迹的另一边,狠也正成为悬在晶科头顶的一柄“双刃剑”。
不到两年里,李仙德通过多次定增和可转债融资项目募资超300亿元,并在2023年5月,宣布光伏史上单笔规模最大的560亿元投资计划,以打造全球最大的N型光伏一体化基地。
对这种“抽血”式募资扩张,投资者用脚投票:尽管晶科业绩火热,市值却从约1800亿元的最高点,一路腰斩到只有800多亿元。
而常年以70%-80%负债率,位居行业财务风险前列的晶科,更是让李仙德也不得不承认“负债率已经成为晶科能源财务最重要的一场仗”。
财务的另一边,业务挑战也不容忽视。无论是雄心勃勃、一路飙升的“老二”天合光能,还是刚被挤下去的“昔日霸主”隆基绿能,都是强劲的对手。
李仙德曾说:“为什么我们还在怀念乔布斯?我相信在乎的是他‘Think different’(非同凡想)——疯狂、与众不同、脱轨,然后让世界向前迈进。”
业界普遍预计,光伏还有更惨烈的战争,重新夺回王位的晶科能否坐稳位置,2024将是关键的一年。
【参考资料】
[1]《三兄弟的太阳能王国》 创富[2]《三次绝处逢生,11年后更以200亿成功登顶,他改变了整个行业》 硕士博士圈[3]《把硬仗的氛围感拉满》 晶科能源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