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猫术后照护 复原良好才回置
为减缓街猫繁衍数量,改善街道环境污染、街猫发情期间噪音及公共卫生等问题,新竹市自2017年起推行街猫友善照护行动计划。(新竹市政府提供/王惠慧新竹传真)
新竹市2017年起推行「街猫友善照护行动计划」,人道捕捉街猫后执行绝育手术,议长许修睿提案指出,部分猫只在术后隔天即被回置,造成术后感染、伤口开裂等风险,认为应检讨照护时间。市府表示,今年起拟修正计划,经评估术后复原状况良好后再回置。
新竹市政府重视动物保护工作,包含流浪犬猫管制、绝育捕捉以及委外动物救援厂商执行夜间及假日勤务24小时动物保护救援等工作,并落实宠物登记源头管理,严格执行动物保护违法案件的执法查缉。
为减缓街猫繁衍数量,改善街道环境污染、街猫发情期间噪音及公共卫生等问题,新竹市自2017年起,推行街猫友善照护行动计划,将街猫人道捕捉后执行绝育手术,再注射狂犬病疫苗、投以除蚤药物,并予以剪耳标记。
新竹市议会议长许修睿提案指出,新竹市执行街猫友善照护计划TNVR(捕捉、绝育、疫苗接种、回置)时,出现术后照护时间过短,有影响健康的疑虑,且计划中「或经兽医师评估可出院回置」内容缺乏明确标准,部分猫只在术后隔天即被回置,造成术后感染、伤口开裂等风险,建议修正照护时间,以确保政策符合动物福祉。
对此市府产发处说明,新竹市街猫友善照护行动计划目的为减缓街猫繁衍、管控族群数量,并改善街猫造成的噪音及环境污染等公共卫生问题,计划自2017年起已实施8年,近期补助动保团体每年执行街猫绝育数约800只,有效处理民众通报案件减少民怨,并提升环境卫生品质。
产发处指出,部分协会执行绝育术后照护期过短问题,经听取各执行动物保护协会意见,并参考其他县市做法与专家建议后,今年拟修正街猫友善照护行动计划,一律规定术后照护期至少应为公猫3天、母猫5天,并经评估术后复原状况良好后才回置,以确保术后照护品质及动物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