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最后冲刺,“全勤生”和新朋友都在紧盯中国机遇
第七届进博会倒计时10天临近。
10月22日,5辆满载着进博展品的运输车穿过“水门”,缓缓驶入上海的国家会展中心。这是进博会首批展品进馆,也标志着筹备工作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在23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部长助理唐文弘表示,目前,进博会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整体展览展示面积将超过42万平方米,将有15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加国家展和企业展,虹桥论坛将举办主论坛和19场分论坛。
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年的进博会将首次设立新材料专区,升级打造创新孵化专区,同时持续打造全球新品首发地、前沿技术首选地、创新服务首推地,展示400多项代表性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组织39个政府交易团和4个行业交易团、共计780个分团到会采购,创下历届最多。
七届“全勤生”和新面孔
据唐文弘介绍,本届进博会企业展继续保持36万多平方米的超大规模,共有129个国家和地区的3496家展商参加,国别(地区)数和企业数都超过了上届,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297家,创历史新高,186家企业和机构成为七届“全勤生”。
一届不落的美国医疗器械公司美敦力将在今年继续带着7款“首展”和近20款明星产品代表在现场亮相。美敦力全球高级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总裁顾宇韶23日表示,美敦力是进博会的长期参与者、见证者及成果获益者。得益于进博平台,他们加速引入并落地了众多全球领先的创新医疗科技和解决方案,也期待通过今年的进博会进一步扩大中国医疗生态“朋友圈”。
作为数字化和绿色低碳“双转型”的践行者,施耐德电气同样是七次赴约的“全勤生”。施耐德电气执行副总裁、中国及东亚区总裁尹正提出,今年的进博会将再次展现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信心,以及打造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更为全球企业深耕中国市场、合作共赢创造机遇,是其不可或缺的“中国之约”。他们持续看好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尤其相信中国持续加大创新投入并加速产业链整体转型升级,将为各行各业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年年参展的全球性高科技企业霍尼韦尔将在此次进博会上聚焦自动化、未来航空和能源转型三大发展趋势,全方位展示公司在相关领域的科技成果和应用实践,其中包括多款中国首秀产品。作为进博会上的“回头客”,武田制药也将以600平方米的展台再赴进博之约,并展示同类首创罕见病基因疗法的全球首秀。
除了七届“全勤生”和老面孔,进博会还在持续吸引首次参展的新朋友,朋友圈不断扩大。
“我们深知进博会的重要性,也一直密切关注其发展动态。”立邦中国首席执行官钟中林告诉第一财经,在过去几届他们是以企业参观者的身份出现在进博会上,也曾与合作伙伴在现场进行签约。见证着进博会强大的溢出效应,他们今年首次以展商的身份亮相,将携两款全球首发、一款中国首秀展品,围绕智慧道路建设、城市空气净化、汽车产业减碳等重点领域分享创新科技成果,践行立邦“在中国,为中国”的长期承诺。
全球EDA工业软件行业领导新思科技有着“芯片皇冠上的明珠”之称,也是今年首次参展的新面孔。这家提供从芯片到系统设计解决方案的科技企业将在今年的进博会上展示全球首个人工智能驱动型芯片全面解决方案,以及电子数字孪生技术和业内首个面向青少年的芯片教育体系,从而为未来人工智能产业培养人才。
另外,加拿大运动生活方式品牌露露乐蒙(lululemon)和日本NTT Sonority公司等也将首次以展商身份亮相,展出最新的产品。
除了大型跨国企业和行业巨头,官方数据显示,本届进博会近70家境外组展机构将组织近1500家中小企业参展,参展面积超过4.7万平方米。中小企业参展面积较上届有所增加,其中来自30个最不发达国家的约100家参展企业将继续享受免费摊位政策。首次举办的重要采购商选品会将助力中小企业参展商更快地找到合作伙伴和买家,落地中国市场。
溢出效应和中国机遇
不断释放和扩大的溢出效应,是这些扎根中国数十年或计划加码在华投资的跨国企业涌入进博会的动因。
“进博会强大的溢出效应坚定了我们参展的信心与决心。”钟中林说,作为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进博会已经成为推动全球贸易合作的重要桥梁。六年来进博会持续成功举办,不仅为外资企业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更彰显了中国坚定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
目前,美敦力已有近20款进博明星产品从展品变商品,同时也在持续升级本土价值链。美敦力中国研发中心负责人姬玲称,美敦力中国研发中心于2012年成立,至今已累计研发出65款产品,其中50余款成功上市,23款实现了全球销售。其中,一款于2022年启动的本土化产品,仅一年时间就完成了产品开发检测并提交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有望在今年年底上市。
就在10月18日,美敦力康迪与常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签署投资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一个集高端外科产品及设备生产制造与创新研发孵化于一体的智造基地和创新中心。康迪将引入美敦力外科事业部的先进产品和新技术,强化大外科手术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本土化战略,打造长三角医疗科技创新高地。
面对全球价值链重塑的挑战,武田医药也借着进博会的“东风”在中国开启了加速模式。在2020年和2022年的进博会上,这家全球生物制药企业分别官宣了五年发展计划及再升级的十年发展计划。也正是在这段时间,武田在中国成功获批并上市超过15款创新产品,成为了近年来获批上市新产品最多的跨国药企之一。距离上届进博会不到一年,武田又在中国连续获批了6个创新产品/适应证,成为“展品变商品”的生动样本。
进博会是世界观察中国经济的窗口,也是中国价值链在全球变迁的缩影。对于跨国企业而言,经济下行挑战的大背景下,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和丰富的应用场景,以及成熟完善且不乏创新力的供应链仍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在10月22日举行的第三届霍尼韦尔绿色发展峰会上,经济学人智库企业组织上海总监谢维思提出,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难以取代。根据世界银行等提供的数据,虽然近年来有所调整,但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的比重仍在30%左右,大幅领先于美国、欧洲、东盟和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另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的数据,中国企业的研发投入在过去近20年里持续攀升,已比肩欧盟,仅次于美国。
霍尼韦尔能源与可持续技术集团中国副总裁兼总经理孙建能在上述峰会上告诉第一财经,尽管经济环境充满不确定性,但企业对于通过可持续技术降本增效、提升竞争力以及满足消费者对环保性能的高要求的需求越发强烈。政府持续加大对清洁能源和环保技术的支持,特别是“双碳”目标的提出,为可持续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过去一年,霍尼韦尔在全球经济滞胀、原材料成本上涨等挑战中稳健前行,这一定程度上受益于中国市场规模、韧性和创新活力所提供的坚实依托。接下来,霍尼韦尔将在中国市场进一步加深布局,特别是在可持续航空燃料、氢能技术、碳捕集与封存等创新技术领域,致力于推动这些前沿技术的发展,并与本地合作伙伴紧密合作,共同打造更加可持续的未来。
目前,施耐德电气已在中国设立了五大研发中心,研发投入每年增长15%以上,并拥有30家工厂和物流中心,包括19家世界级“零碳工厂”,1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端到端灯塔工厂”。其中的施耐德电气上海普陀工厂(上海施耐德工业控制有限公司),就是最近刚刚入选的“灯塔工厂”之一。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全球供应链中国区负责人张开鹏表示,希望通过“灯塔工厂”的示范带动作用,提升中国供应链的整体水平,带动上下游尤其是在中国的1600多家供应商实现数字化和低碳化的双转型。从今年起的未来三年里,施耐德电气将开启全球供应链影响力计划,从多个维度持续投入,从而为中国供应链转型升级提供支持。
从“在中国、为中国”到“在中国、为全球”,对跨国企业而言,随着中国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大,中国的机遇正在加速辐射全球。
钟中林表示,立邦将继续加码对中国的投资,“坚信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今年,立邦在上海浦东启动了亚太研发创新中心的建设,这是立邦在中国乃至亚太地区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位于天津的汽车涂料产业园也将于明年投产。与此同时,他们将继续赋能中国企业高质量“走出去”,共享全球机遇,“仅2024年,我们已经助力中信戴卡深入布局墨西哥,长安汽车布局泰国市场,吉利汽车供应马来西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