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九成受访大学新生认同青春因奋斗创造无限可能
“等你考上大学就能玩儿了”“上了大学就没人管你了”“都考上大学了还努力啥”……在有的人眼中,上了大学,刻苦拼搏就成了过去时,“好日子”就来了。也有人觉得,大学时期奋斗正当时。这届大学新生对此怎么看?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3名2024级大学新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9.8%的受访新生认同青春因奋斗创造无限可能,56.9%的受访新生直言更加自律自省才能有更多自由。
56.9%受访新生直言更加自律自省才能有更多自由
吉林大学行政法学院的大一新生胡智先,读的是人文社科类专业。在胡智先的心中,大学是神圣的,能学到很多令人终身受益的知识,也有益于一个人涵养气质。“有的大学生觉得上了大学就可以放纵了,在我看来恰恰相反。”他说,大学是一个人求学的最高学府,既能加强一个学生的“硬实力”,也会赋予其“软实力”,所以更需要努力。“吉大给人的印象是质朴纯粹的,浸润其中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深深地打上‘吉大人’的烙印。这就是学校赋予我们的‘软实力’和财富。”
“期待自己能快乐地度过大学的4年时光,在学术上取得一些小成就。”胡智先说,到离家3000公里外的他乡求学,远离亲人,这是一个不小的决定,“希望4年之后,我不会后悔今时今日的选择。”
首都师范大学2024级的大一新生薛冰说,她期待能在大学拥有更开阔的眼界。“大学是迈向人生更高层次的阶梯,它比高中更加强调综合素养,对学生的自学自律能力也有更高要求。我希望在大学里能抓住更多机会去发展多元的自己,实现个人能力的突破。”
这届大学新生是如何看待“大学”的?56.9%的受访新生直言更加自律自省才能有更多自由,56.8%的受访新生认为是人生走向的重要分水岭,当厚积而薄发,51.6%的受访新生认为会经历稚嫩到成熟、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50.1%的受访新生认为大学仍需努力,得过且过成不了“金子”,36.3%的受访新生感慨终于脱离枯燥的学习生活,要尽情享受丰富生活。
此外,还有19.1%的受访新生认为学校水平已决定未来起点,努不努力区别不大,6.0%的受访新生表示进了大学基本都能毕业,学习差不多就行了。
胡智先说,应试环境下备战高考,一些人难免将大学过于理想化,觉得考上大学一切就会变得美好,也不用努力了,其实不是这样的。“我认为进入大学本身也是成长的过程,能让大家打破不切实际的幻想,清醒地认识到大学不是努力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过去总说‘一考定终身’,上了大学就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职业和发展。但如今延伸教育很发达,只要努力,就能创造更多的发展可能。”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副院长李立国举例说,“如果对学校或专业不满意,就能通过未来的延伸学习去改变,也能够在未来就业时找到更适合的工作岗位。”
他还补充,大学生除了学习专业知识,还需要发展多种能力,包括人际交往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这些都能为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果抱着‘进入大学就是进入了保险箱,不用努力’的态度,浪费了大学的光阴,错过了发展各种能力的宝贵时期,就太可惜了。”
“奋斗才能拥有更精彩的人生,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奋斗才能拥有更精彩的人生,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在薛冰眼中,大学只是漫漫人生路上的一个阶段,正是需要抖擞精神奋进拼搏的时期,“一个人整体的精气神应该是向上的。”薛冰觉得,每个人都会有疲倦期,这是必然的,就像弹簧,不可能一直绷着不松懈,否则总会有失去弹力的那一天。但拥有奋斗的底色,能够让一个人在面对负面情绪时,能以更积极、更快的方式去消解,激励着自己继续前进,充满动力。
调查中,89.8%的受访新生认同青春因奋斗而创造无限可能。
“大学是让知识落地、生根、发芽的地方。如果能将学到的知识更好地与实际结合,会有助于找到更好的实习机会,也会有助于在毕业时找到更好的工作。”在薛冰眼中,读书始终是一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从个体来讲,读书能让人的视野更开阔,思想更有深度;从国家社会发展来说,人们不读书社会进步的脚步就会放缓,不会有现在的幸福生活。”她以自己为例,“我初中时就不是一个爱读书的学生,成绩差。但进入高中后,我意识到应该认真学习,成绩进步很快,最终也考进了自己心仪的高校。我期待遇到许多有趣和优秀的人。”
胡智先非常赞同“读书改变命运”的观点,但他觉得不能太绝对地看待这个问题,“并不是说读了书就一定上青云,但不读书能变得更好的机会只会更少”。他说,读了书仍然会面临许多挑战,要付出许多辛苦,“这本就是人生啊”。对于现在有的人崇尚“读书无用论”,觉得大学生越来越多,读了书也不见得能找到什么好工作的言论,胡智先认为,“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读书能提高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使他变得更好。”
陈晚雪是一所二本院校的大一新生,学的是艺术与科技专业。她坦言,自己的学校实力不是很强,这让自己更深切地意识到,大学里更要加强专业学习,掌握专业本领,提升自身能力。
调查中,91.6%的受访新生相信“读书改变命运”。
读书到底能不能改变命运?李立国认为,这取决于怎么读书、读什么样的书、怎么学习和运用知识。“读书不能读死书,既要学专业知识,也要努力参加社会实践,提高社会交往等多方面的能力。”
受访新生中,普通本科院校的占77.7%,高职(专科)院校的占18.8%,其他的占3.5%。其中,男生占51.5%,女生占48.5%。
(应受访者要求,薛冰、胡智先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园春 实习生 覃缨淇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