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得主获奥斯卡候选资格! 傅榆「想让更多人看见」:这是我唯一能做的

图文/镜周刊

金马典礼上导演傅榆(左)与制片洪廷仪登台领奖,并因得奖感言引起轩然大波。(图/《镜周刊》)

获金马奖最佳纪录片的《我们的青春,在台湾》前后耗时7年完成,过程中一度停摆,几经修改,剪了12个版本才终于定稿。由于去年起,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具有参加奥斯卡金像奖的资格,导演傅榆也决定把握机会,放手一搏,希望有更多人观赏影片产生影响力。

《我们的青春,在台湾》的剪接工程浩大,面对至少2、300小时素材傅榆先剪接出200分钟的版本。但纪录片导演沈可尚却指出影片缺少导演观点,加上傅榆剪接前已有好一阵子没再拍摄主要对象陈为廷蔡博艺,她自己也陷入创作低潮1、2年,因此沈可尚建议她重新约访陈为廷、蔡博艺,「看看他们现在到底怎么想?」。

「这个想法刺激了我,我不能再这样懒下去,要起来动一下。」傅榆接着再把他们两人找回来,并且放映一些以前拍摄的影片给他们看,希望重新刺激对方。没想到看完影片后,傅榆问他们想法,她发现自己面对现状竟比他们激动、惆怅、迷惘。「我的盲点是把自己对社会运动的期待都投射在他们身上,但我并没有用我的力量去做那些事,而是希望他们去做、去交流、去对话。」发现这个问题后,傅榆决定在片中诚实加入她一路走来的心境,3人的互动也反映一个世代实践民主的青春梦想与失落。

《我们的青春,在台湾》去年先拿到台北电影奖最佳纪录片,又获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尽管傅榆「希望有一天,我们的国家可以被当成一个真正独立的个体来看待」的得奖感言引发轩然大波,但无论得奖与否,她都希望影片让更多人看见。尤其去年起,金马奖最佳纪录片首度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候选资格,她更坚定要让影片不只在台湾上映,更决心推向海外,扩展声量

▲傅榆强调,拍摄《我们的青春,在台湾》的目的就是希望让更多的人看见、产生对话。(图/《镜周刊》)

《我们的青春,在台湾》经由群众募资平台募集国际巡回放映、奥斯卡造势等不同阶段费用,其中国际巡回已有国外学生台商同乡会等组织主动接洽,也透过之前魏德圣电影《52赫兹我爱你》建立的海外网络,将在5、6月赴美国华盛顿DC、纽约波士顿欧洲英国德国荷兰等地。

谈到奥斯卡,傅榆说:「每年取得参加奥斯卡资格的纪录片有1、200部片,但奥斯卡评选方式与其他影展不同,要花经费评审们(影艺学院会员)看片,并找国际公关协助。」她坦言,想去奥斯卡,听来像痴人说梦,「但我想让更多人因看见这个片子产生对话,这是自己唯一能做的事。就算只影响一个人,也是一点改变呀。」

【更多镜周刊报导

上台提案「念Rap」 竟让傅榆在北京拿到拍片补助

蓝绿对话从自家开始 傅榆挑动政治敏感神经

金马奖喊「我们的国家」引舌战 傅榆坦言对政治很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