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已7例恙虫病确诊 卫生局吁:远离草丛免遭病媒叮咬
金门地区今年截至本月26日为止,已确诊7例恙虫病患,卫生局呼吁民众避免进入草丛环境,以免遭病媒叮咬而染病。(于家麒摄)
夏季是蚊虫活跃的季节,恙虫病、登革热疫情也随之攀升,金门地区截至26日为止,已确诊7例恙虫病患,金门县卫生局呼吁,若从事郊外活动,易接触到蚊虫孳生的草丛环境,将大幅增加感染恙虫病的风险,提醒民众应做好个人防护措施,避免被病媒叮咬而感染疾病。
卫生局表示,金门县恙虫病高感染期为每年5月至10月,根据统计,本月26日止,恙虫病已有7例确诊,经调查确认感染地点后,除商请所辖乡镇公所协助村落周边除草及清理环境外,并至感染地点社区针对民众做卫教宣导,提升民众对恙虫病防治的认知,共同来预防恙虫病发生,以达到「预防胜于治疗」之目标。
卫生局提醒乡亲,避免进入杂草丛生的秘道小径,因其平时人烟稀少,常常是老鼠的出没之地,而老鼠正是恙虫的主要宿主。尤其现正值恙虫病高感染时期,无论登山或其他户外活动,应避免进入草丛及树林,并注意不将皮肤暴露。
卫生局说明,恙虫病主要是透过恙螨叮咬传染,未穿着长袖衣裤等防护措施,很容易在穿越草丛时遭到叮咬,恙虫病的潜伏期大约9到12天,患者可能会出现高烧、头痛,皮肤出现红色丘疹等症状,叮咬处会出现焦痂,若未及时治疗死亡率相当高。
卫生局另指出,目前东南亚国家登革热疫情严峻,且持续于台湾发生境外移入病例,金门县亦在今年4月出现首例境外移入登革热病例,提醒乡亲若欲前往东南亚等登革热高风险地区旅游,应于户外活动时穿着浅色长袖衣裤并使用防蚊药剂等防蚊措施;倘若身体出现发烧、头痛、后眼窝痛、肌肉关节痛等登革热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师旅游活动史。
依疾病管制署统计今年迄6月24日,国内登革热境外移入个案累计108例,感染地以东南亚国家为主,以印尼56例为多,其次为马来西亚18例及马尔地夫9例;国内登革热本土个案累计166例,目前台湾南部尚有零星本土病例,仍不可轻忽。而金门地区此季节也常有午后雷阵雨发生,应加强落实「巡、倒、清、刷」,巡视住家周遭环境及家户内是否有积水处,将积水倒掉,以避免病媒蚊孳生。
卫生局再次呼吁,民众前往郊外活动时,应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包括穿着浅色长袖衣裤、长筒袜、长靴及手套等保护性衣物,将裤管扎入袜内;于衣物及皮肤裸露部位,依照标签指示说明使用政府机关核可含敌避(DEET)或派卡瑞丁(Picaridin)成分的防蚊药剂。此外,离开草丛后请尽快沐浴及换洗全部衣物,避免恙螨附着叮咬,如有疑似症状,应尽速就医并告知医师相关活动史,或有无出入草丛等暴露史,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