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權足球三幕劇:卡達世界盃背後...法國和利比亞的秘密交易
图/美联社
(编按:2022月11月20日,世界杯足球赛于主办国卡达正式登场。在揭开序幕之前,全球媒体的目光除了集中在足球赛,也关注卡达过去不佳的人权纪录及剥削移工议题。然而,法国与足球界近日被爆出数宗司法案件与丑闻,其中涉及前法国总统萨科齐、北非国家利比亚前领导人格达费及卡达王室,更揭发了欧洲足总主席如何在萨科齐说服下,投票支持卡达出线、最后进而夺得世足赛主办权。本文为作者曹宝文系列文章之一,将从利比亚、法国及卡达三地开始,针对这一波波的案件陆续「揭幕」)
▌第一幕:阿拉伯之春中的利比亚
2011年9月15日,北约对北非国家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尚未终结,法国总统萨科齐(Nicolas Sarkozy)与英国首相卡麦隆(David Cameron)已出现在利比亚第二大城班加西(Benghazi)的街头,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由法国主导并拉拢英国及美国加入组成的联合部队,经过半年的空袭行动,终于扳倒了格达费(Muammar Gaddafi)的政权、结束长达42年的强人统治,也解救了被镇压的政治异议者。时任法国总统萨科齐面对群众,激动地呼喊:「我们法国、英国和欧洲,永远会与利比亚人民站在一起!」语毕,场面陷入欢腾。然而他们当时并不知道,利比亚人民真正的苦难才正要开始。
由于政权具备特殊的社会主义性格,以及八零年代末期以来西方世界对其施加的禁运与封锁,利比亚长期被排挤在国际社会之外。直到两千年左右开始,格达费为了争取更多的国际认同,逐渐同意执行联合国开出的条件,包含放弃大型毁灭性武器的计划、与西方并肩共同对抗伊斯兰极端恐怖组织等,禁运与封锁才终于解除,利比亚也开始与西方各国发展正常的外交关系。
然而好景不常,2011年初,阿拉伯之春的风潮也吹到了这个位于北非的阿拉伯国家。2月,抗争者当中的反政府势力逐渐浮现、集结,甚至成功占领了几个城市,成立了过渡性的临时政府,目标为推翻格达费政权。与此同时,国际媒体大肆报导格达费血腥镇压公民运动,据闻成千的利比亚人民因此丧生。
掌权42年独裁统治的利比亚最高领导者格达费。 图/美联社
2011年9月15日,时任前法国总统萨科齐(中)与英国首相卡麦隆(红色头巾民众后者)出访利比亚,受到当地群众热烈欢迎。 图/美联社
短短几个月,利比亚所经历的动荡从一个内国事件升级为紧急国际人道危机。联合国安理会于3月19日发出许可,允许北约的战机进入利比亚领空。9月,格达费已经完全失去军事控制,首都的黎波里(Tripoli)也已交由临时政府管理,旧政府等于宣告垮台,然而联合部队仍然持续追捕在逃中的格达费。终于,在10月20日,格达费隐匿的阵地遭空袭,他与他的儿子在战火中死去。网路上流传着军事强人死前遭受平民围殴暴虐的画面,利比亚战事正式划下句点。
「自由战胜独裁」、「『好人』西方战胜『坏人』格达费」——在西方主流媒体的叙事中,这样一个好的结局似乎来得理所当然。然而这场战争的结束其实只是更多杀戮的开始——失去领导核心的利比亚从此陷入无止尽的对立与内战,十年的摧残败坏至今未歇,整个国家面目全非。
于是当初参战的西方国家内部开始出现了质疑的声音,「当时的军事介入真的是正确的选择吗?」「是不是错判了什么?」诸如此类为时已晚的问题。英国国会于是展开调查,检讨政府当时追随法国出兵的决定,并于2016年提出一份令人震惊的报告:
图/美联社
2011年,时任英国首相英国首相卡麦隆于下议院发表有关利比亚战事声明。 图/美联社
有关格达费「屠杀自己的平民(massacre against his own civilians)」的说法,英国调查报告依政府军与反政府军战事中的伤亡人口结构进行分析,表示战事中主要伤亡者是「军队」,也未寻得针对平民大规模攻击的迹象,伤亡平民大多也属被意外波及。
换句话说,即使当时社会混乱、警方驱赶逮捕抗争者,但情形并不是带有明确动机的权威决策,更非媒体大肆报导的「武力镇压」。英国国会报告中指出,格达费在他长达40年的独裁统治期间明确地在中东和北非树敌,使外界「过度浮夸地」解读格达费政府的所作所为;而法国媒体如今也认为当年媒体确实有「捏造」事实的嫌疑。
怎么会有这么夸张的事呢?北约三个主要国家怎会如此不察,以军事、资金、与外交动员换来如此多的人命与长时间的动荡,一切竟然奠基于不符合事实的推断。
为此,卡麦隆遭英国舆论批评太过轻信法国,欠缺独立判断。美国总统欧巴马事后也回忆,当时美方认为法国比较具有地缘亲近性,因此相信法方掌握的情报。那么问题就在于法国的动机了,事实上,萨科齐当时异常积极地争取军事动员,早已引人议论,更何况在阿拉伯之春一系列动荡之前,法国还是与利比亚交往最密切的欧洲国家。
除此之外还有两件启人疑窦的事:一是格达费在战事前夕,因为不满法国支持反抗军的临时政权,曾扬言要「揭发萨科齐2007年的选举丑闻」;二是传闻在追捕格达费的过程中,有法国秘密探员介入、确保格达费不会被「活捉」,而是就地死亡。这样的传闻不禁让许多法国媒体联想,萨科齐是否表面上以解放利比亚人民为由,但其实是为了保护某种个人秘密,不惜代价将格达费「封口」?
图/美联社
▌第二幕:法国、利比亚的「秘密交易」
今天这个秘密在法国已不是秘密——萨科齐于准备竞选2007年总统时与格达费达成私人协议,格达费赞助萨科齐竞选经费,条件是当选后法国必须对利比亚的国际地位做出贡献。如果萨科齐真的执行了这项协议,法国等于是被一群私相授受的贪污者卖掉了一部分的外交主权。目前法国司法机关已经证实这项协议属实,然而尚未能证明萨科齐确实收了钱。倘若证实,这将是法国当代政治史上第一大丑闻。
萨科齐是在2005年的时候第一次与格达费接触。当时他还是内政部长,但是有意角逐2007年的总统大选。同一时期,利比亚方面也透过各种非正式的管道,极力寻求西方盟友。这个状态底下就产生了一种行业:游走各国牵线的政治掮客。当时的黎巴嫩裔军火商Ziad Takieddine(以下简称ZT)就扮演这样的角色。
ZT与萨科齐当时的内政部长办公室主任Claude Guéant交往密切,因此便透过这层关系安排了双方会面,希望促成有利双方的秘密交易。萨科齐于是来到利比亚见格达费、进入了格费达的私人帐篷,双方在会谈中达成共识,关于资助额、回扣额、付款方式等也都详细讨论。2006年,利比亚内部拍板定案,决定押宝萨科齐。
2007年,萨科齐当选法国第五共和国总统,在外交策略上随即大动作地亲近这个曾经恶名远播的北非国家。当时格达费释放了国际组织救援多年的保加利亚护理人员,被萨科齐认为是利比亚向国际释出善意的表现,以此为由邀请格达费参访法国。消息一出引来各界批评,甚至是同属右派的阵营都认为总统不应该与独裁者如此亲近。
自从萨科齐(左)与格达费(右)的私人协议被爆出后,萨科齐便有多宗司法案件缠身。 图/美联社
一名利比亚民兵测试武器。 图/美联社
然而反对声浪似乎浇不熄萨科齐的外交热情,于是巴黎于同年12月5日迎接这位被称为利比亚人民精神领导的政治强人。这位领导人坚持一贯的传统风格、不住高级饭店,而是把他在的黎波里的个人帐篷也一并带来,在爱丽舍宫附近的马里尼府邸(Hôtel de Marigny)草坪上扎营。法国人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会在电视上看到北非沙漠帐篷与巴黎式公馆建筑出现在同一个画面。夜晚时,格达费着优雅的传统长袍独自在府邸前散步。比照四年后浑身是血的逃亡画面,真是恍如隔世。
为何时隔四年,法国对于利比亚的态度有如此大的反差?有论者分析可能与利比亚的油权开发争议有关,但真正的原因只有萨科齐自己知道。无论如何,胜利的滋味很短暂,格达费垮台之后没多久萨科齐就开始遭到爆料而身陷竞选贪腐疑云。
首先是ZT长年随侍在侧的私人医生Didier Grosskopf提供了2005、2006年协议谈判时的手帐,记载了交易活动详细的人名、金额、所在地及日期等,资料甚至点名当时在萨科齐手下担任地方政府联系司长(Ministre délégué aux Collectivités territoriales)、现任欧洲议会议员Brice Hortefeux也涉入金流洗白的过程,污钱并透过Hortefeux位于巴拿马的人头企业流入其瑞士的银行帐户。至于这位私人医生决定出卖ZT,是因两人之间的金钱纠纷。
2011年初,阿拉伯之春浪潮波及利比亚。 图/美联社
另一笔关键证据则是一份格达费时期的利比亚官方文件,它很幸运地逃过战火、被有心人士带了出来。这份以阿拉伯文撰写、盖有官方钢印的内部文件,是2006年12月由利比亚国安部门首长Moussa Koussa发给国库大臣Bachir Saleh的。内容提到一场两个月前由利比亚情报单位与Hortefeux出席谈判的会议,并承认该会议所订立的「合约」为有效成立,利比亚有资助萨科齐的竞选的「义务」。资助金额高得惊人:五千万欧元。是萨科齐正式申报竞选经费的二点五倍。
这两份证据由法国一家独立追踪报导媒体《Mediapart》透过管道辗转取得,并于2012年3月及4月分别刊出。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萨科齐向法院提告《Mediapart》毁谤罪。但这一步棋真是致命的错误,因为这反而让法院有机会审查相关文件,于2016年认证了文件的真实性,驳回萨科齐的提告。
2018年,萨科齐和身边涉案人士被正式列入司法调查程序,必须配合审讯,甚至有必要时也可能承受人身自由限制。无论最后司法真相如何,萨科齐都再也无法摆脱贪污渎职的标签。而目前这位前法国总统,还正在因为其他如贿赂法官等司法案件面临刑责,法律战仍如火如荼进行中。
但是事情谈到这里,有一点仍然必须厘清:接受贿赂是一件事,但后来发动战争是另外一件事。即便萨科齐有除掉格达费的个人动机,难道他不可能是因为相信当时媒体「子虚乌有」的报导、基于人道因素而对利比亚宣战吗?但话说回来,为何当年全球各大媒体会犯上如此糟糕的错误、大肆报导有关血腥镇压的误导性资讯?这事就必须从另一个国家,卡达,开始谈起。
图/美联社
▌第三幕:一场密会后,卡达夺得世界杯主办权
2010年12月2日,国际足球总会FIFA在总部苏黎世宣布2022年世界杯主办国为卡达,跌破各界的眼镜。这个中东的沙漠小国没有任何正规的赛事场馆,夏季气温可达摄氏50度、各项主办条件分数垫底,却仍然获得FIFA执行委员会的赏识,在与美国的资格竞争当中出线夺得主办权。为了卡达世界杯,FIFA甚至一改传统,将向来在夏天举办的赛事移到11月。从此,质疑卡达贿赂FIFA的声音不断。
2013年1月,法国足球界「圣经级」的杂志《France Football》在该期的封面印着斗大的标题「Qatargate」(卡达门)。里面花了十多页的篇幅讨论着卡达杯的贿赂疑云,文中并刊出该杂志透过管道截取到前FIFA秘书长Jérôme Valcke的一封私人讯息:「他们买下了2022年世界杯。」除此之外,该文也提到了一场在总统官邸爱丽舍宫的秘密餐会,并指控世界杯主办权的交易就是在这个场合当中决定。
谁参与了这场密会呢?分别是法国总统萨科齐及他的老班底Claude Guéant、主管体育的总统幕僚Sophie Dion、欧洲足总主席Michel Platini、卡达王储Tamim ben Hamad Al Thani(如今已正式继位为埃米尔/国王)、及卡达总理Hamad Ben Jassem Al Thani。参与密会的人一边代表足球界,一边是卡达王储及总理——这样的组合究竟是要谈些什么呢?想必所有人都猜得出来。
2015年10月,仍为王储的 Tamim ben Hamad AL Thani (左)及 PSG 主席 Nasser Al Khelaifi (右)一同观赏球赛。 图/美联社
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于卡达登场。 图/美联社
这场秘密餐会的日期为2010年11月23日,九天之后FIFA宣布了卡达的主办权。巧合归巧合,没有人有直接的证据。2016年法国的中央金融检调单位(Parquet national financier)立案展开调查,要求总统府提供餐会当天的会议记录,府方却回应:当天没有作成会议记录。调查单位找不到任何文件资料,只有欧洲足总主席两位助理的供词,指称主席对于卡达主办的看法在餐会前后有很大的落差。然而,这也无法证明什么。
直到2021年春天,另一间法国独立媒体《Blast》经过长时间的调查,终于取得大家都在找的关键会议记录——法国没有做会议记录,但卡达方做了,而且是正式的官方文件,还有卡达王储与萨科齐落下的亲手签名。文件内容证实了外界的猜测:萨科齐负责说服欧洲足总主席投票给卡达,而卡达则承诺买下当时赤字连年的巴黎圣日耳曼足球俱乐部(PSG)。
然而足球只是协议的其中一个部分,该文件真正的爆点在于双边就外交战略等议题达成的共识,其中出现一个令人震惊的项目:推翻格达费政权。就此,卡达承诺负担法国相关军事开销三亿欧元。这个数字与法国国防部在战后所呈报的海外花费完全吻合。
2008年,时任法国总统萨科齐与卡达王储 Tamim ben Hamad AL Thani 一同为活动揭幕。 图/美联社
知名球星内马尔(右)与梅西(左)皆为巴黎圣日耳曼足球俱乐部(PSG)球员。 图/美联社
其中最重要的细节在于密会的时间点:在2010年11月,没有人能料到接下来会发生阿拉伯之春的抗争,因为该运动纯粹是由人民自发性发起,而不是被政府策动的。也就是说,萨科齐想要摧毁格达费的动机根本无关利比亚人民、也无关任何人权考量,只是后来利比亚的动荡为他创造了完美的借口。
参与调查世界杯疑云的法国记者Bernard Nicolas事后回想,2011年2月到3月间,卡达王室出资的媒体《半岛新闻》(Al Jazeera)大幅报导格达费血腥镇压抗争者,其他欧洲与法国媒体也一字不漏地转述,因此他决定亲身前往利比亚了解惨况。落地后他却发现市集生意照常进行、学校正常运作、街区更没有半点枪火弹痕,人民生活一如往常。
困惑的他回到法国与同业谈起他的观察,然而大家的注意力早已转向战争现场。如今这份2010年11月的会议记录被挖掘出来,完美地解答了他当初的困惑。
换句话说,利比亚人民在法国和卡达的交易中成了政治牺牲品,而令人心痛的是,被当筹码的是全球35亿名球迷心中挚爱的足球赛事。而我们都知道,这还不是2022年世界杯唯一的代价...
▌接续下篇:〈渗透球场的国安秘辛?PSG巴黎圣日耳曼谍报疑云〉
图/美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