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国泰金纽约气候周分享生物多样性前瞻国际趋势

程淑芬表示,达成自然正成长是全球共同的目标,迫切需要更多资金,根据彭博研究,每年约有1,66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距离2030年所需约9,960亿美元仍有五倍缺口。她呼吁需要更多资源投入永续供应链、影响力投资、建构自然生态系,以扩大自然生物多样性市场;全球来自51个国家的416个组织采用自然相关财务揭露(TNFD),其中45%来自亚洲,显示亚洲企业有意愿在自然行动积极响应,待国际框架作法更明确就能看到进展。

生物多样性与自然相关领域很广泛也复杂,程淑芬建议,若要打造完善自然生物多样性的市场,应建立全球统一的自然生物多样性专案平台、媒合多元资金与不同风险属性的自然专案,建构一致性标准,如发展自然或生物多样性额度的市场规则,以提升市场效率与稳定性。同时,要让更多市场参与者看见成功的案例,如世界银行推行的犀牛债券,将复育犀牛的成果与债券收益产生连结,目前已成功复育黑犀牛成长近8%,创造自然生物多样性与投资人的多重效益。

在Ceres水资源论坛当中,程淑芬强调水资源、水品质、水稳定都攸关人类及地球生物生存,也分享国泰金控及子公司除自身营运提升用水效益之外,也分析投融资部位高水资源风险企业,针对半导体产业、电力、食品相关产业水治理表现纳入水资源投资管理与议合领域,席中分享台湾高科技产业积极因应水资源风险,鼓励企业在绿色转型相关作为,从亮点专案扩大到更全面的水资源治理,避免漂绿风险。

国泰金是台湾唯一签署「重视水资源金融倡议」的金融业,于水资源领域进行投资、放款,包含水处理、水供应、污水处理等产业范畴,截至2023年止水资源投融资金额已达新台币238亿元;国寿为台湾金融业首位加入「Nature Action 100」,2023年与190家国际机构投资人共同对「自然栖息地的退化及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有重大影响的100家来自食品、化学、林业与制药等产业的公司议合,影响其采取积极行动保护及恢复自然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