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人才创新创业:除了赋能“独门绝技”,也要聚焦全生命周期
“作为一家以制氢、用氢领域科技研发为导向的企业,资金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也是公司发展的核心环节,包括最近公司还在申请一些研究课题和项目,这都需要资金来给予支持。”氢通(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任亚辉称,前不久,公司刚完成一笔信用贷,“这笔贷款通过手机操作,无需担保且秒到账。”
“我们公司最近刚获批了一款前沿技术路径下的干眼症治疗仪,但随着多个产品陆续获批及拿证,公司接下来将为产品进行更多医学推广的工作,这就需要一定资金来进行辅助。”极目峰睿(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胡海迪则表示,“有了机构的投资,我们可以不需要暂停进度,就可以同步将产品推向市场。”
在20日下午举办的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金融支持人才创新创业会议上,上述两位科创企业代表以及多位金融机构人士,针对金融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新方法、新路径以及下一步做法展开探讨。
除了金融对于企业贷款、投资方面的助力,上述两位科创企业代表共同认为,如何留住科创企业内部人才是始终需要面对的一大挑战,同时,产品当前逐步“出海”的过程中,也需要一定的金融支持。任亚辉称,对于团队中一些高学历、高技能工程师,企业考虑的是给到他们一些股权,“但是工程师作为员工,他们的个人支付能力有限,那么就需要企业和金融机构一同来设计合适的股权激励方案,以‘股权贷’的形式让员工参与进来,这项方案我们正在探索实施。”
胡海迪则表示,耐心资本在助力企业稳步运行的同时,也能帮助企业进一步留住企业内部人才;但除了资金之外,留住企业内部人才实际上还需要考虑更多人才在日常生活上的便利程度,在行业中的后续发展情况,以及子女教育、住房补贴等方面的福利等。
为此,渣打银行(中国)徐俊表示,在从国内走向国际的发展阶段,企业诉求实则较为多元化且需要快速响应。徐俊举例称,此前一家国内企业在坦桑尼亚落地了一个电力项目,“合作(从最初的投标到最终的履约)所需要的跨境保函开具、保函条款逐条确认,以及与当地认可的合作银行进行授信等,都需要我们和企业共同去逐一完成。”
“券商对此有不同视角。”国泰君安证券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联席总经理朱东辰表示,券商的擅长在于深耕产业,“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国泰君安在境外的子公司,为企业寻找一些当地足够优秀的、可以与企业匹配的产业合作方。另一方面,根据自身优势,我们还能在大宗商品的服务以及外汇的套期保值、掉期交易等领域给到企业一些选择,帮助企业规避一些由于产品/原料价格波动、外汇价格波动等所引起的风险。”
险资的支持维度则在于风控。“保险作为一种分散风险的有效机制,本身也在推动着创新创业。”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科技分公司副总经理汪倩称,创业企业在高速成长的同时,也伴随着较高的研发风险、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保险不仅可以在损失发生后给予企业一定的经济补偿,也能提前提供一些风控报告,并给到企业防范建议。此外,保险同时还能起到融资增信的作用,帮助初创的、轻资产的科创企业获得较低成本的融资。
金融究竟如何为科创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支持?
上海金融业联合会秘书长助理兼专委会工作部主任徐铮镕告诉记者,从高校中的一项技术到最终成果转化并形成一家有规模、有影响力的企业,每个发展阶段都需要考虑金融赋能。
徐铮镕建议,首先,对于刚刚组建和起步的科创企业,其处于一个非常需要政府、产业、机构来同向发力的阶段,这是由于企业的整体团队人数较少,大部分企业处于钻营研发,以及打通上下游产业链的阶段。这一时期,企业更需要相关方将政策信息、金融信息有序地梳理整合好,给到企业一个清晰路径,降低企业时间成本,以此提高对接产业政策和金融服务效率,上海普惠金融顾问制度的推出就起到了帮助该类型企业找对人、指对路、办对事的重要作用。
其次,从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角度来看,投资机构、商业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券商等金融要素往往会发挥不同作用,但这些要素之间一方面需要具备很强的协同性。原先每家机构更多地是在自身的行业领域中单线条运作,但将来,机构之间的合作将向更柔性化的、“多学科会诊”的模式和机制转型。
“再次,金融机构需要在数字化工具上进行不断迭代,才能赋能更多新赛道的科创企业。比如,金融机构会将一些非财务因素如创始团队的人员结构、背景和阅历,以及是否得到过投资机构的青睐等纳入到授信产品的分析模型中去,这些指标会更贴合现阶段科创企业的成长特征。”徐铮镕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