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深圳嗨了!中国民谣群星闪耀鹏城
夏虫
很多人不知道,深圳孕育了中国南方第一支民谣原创乐队。
最近,这座让千万年轻人逐梦而居的城市,又亮出一张崭新的文化名片。
“民谣之城”,华丽回归了!
01.
“半个民谣圈都来了”
这个周末,深圳放了一个大招,震动了民谣圈——
今晚八点,“吾城吾歌——新时代中国城市民谣歌汇”在宝安的最繁华的商业地标之一——欢乐港湾海滨文化公园庆典广场举行。
这注定是一场与自然相融合的演出。现场夜空璀璨,花草摇曳,舞台以“湾区之光”摩天轮陪衬,海风将各色民谣传遍鹏城。
绕梁三尺的,既有唱出迷茫和向往的传统民谣佳作,又有民谣爱好者们耳熟能详的《Take Me Home,Country Road》、《布里亚特舞曲》等世界经典。
而早在前一天,#城市民谣力量将汇聚深圳#的话题,就冲上了深圳同城榜,足见大家期待之深。
确实,这场大的民谣盛典,从哪方面来看都不简单:
论阵仗,这不是简单的一场汇演,而是由歌会展演、热度排行、歌曲征集、创作采风、民谣论坛等五大板块组成的大型盛典;
论时长,歌会展演包括1场启动歌汇、8场互动歌汇和1场盛典歌汇,共计十场,而每场歌汇约90分钟,相当于进行足足15个小时;
论来宾,在整个活动举办的2个月时间里,共有20多个地市,近50组民谣音乐人形成一大波城市民谣的总动员、大荟展。
论嘉宾,更是有民谣老炮马条、赵照,极具民族特色的HAYA乐团,隔壁老樊、民谣新势力韩小九、西北根源音乐人张尕怂等国内知名民谣歌手及乐队,以及深圳本地歌手刘小幻、孙健、万佳鹏、陈佳妮、蔡沐辰、魏诗颖、占威、张成朋等等……从民谣老炮到民谣新势力,几乎无所不包,半个民谣圈都来了。
这是一场民谣爱好者的彻夜狂欢。
深圳,为何在此时向看似小众的民谣,予以如此高的关注,以及这么高级别的“礼遇”?
02
打响城市品牌
拉动经济的一招好棋
今年以来,在全国遍地开花的音乐节、演唱会、live house等各种演出,已经变成了城市竞争的新杀手锏。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显示,国庆期间演出超44237场,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48.95%;票房收入20.05亿元,较2019年增长82.60%。
其中,音乐节更是杀疯了。短短8天就有超60场音乐节落地各大中小城市,是史上最强音乐节国庆档的三倍。
从区域竞争的角度分析,这些演出可以直接撬动文旅消费,拉动城市经济。
毕竟,当异地“打飞的”到一座新城市观看演出成为流行,必然会带动一系列住宿、餐饮、交通、周边文创等等产业的增长。
以周杰伦海口演唱会为例,这座城市在短短4天内就接待了15.46万人次游客,其中有61%的旅客都是省外旅客,直接实现旅游收入9.76亿元。
这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9.76亿元是海口端午假期旅游收入的3倍,甚至比“五一”假期高出约1亿元。
在经济转型期,这种文旅消费就是地方发展的新引擎。正如刚刚出炉的三季度经济数据,最为亮眼的就是消费这架马车——足足5.5%的增幅,跑在了出口和投资的前头。
其中,跟出门相关的住宿和餐饮业同比增速直接飙升了14.4%。
但对于深圳而言,其更大的目的,或许还在于借民谣来打响城市品牌,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
当中国城市进入成熟发展阶段,一二线城市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差别已经不再巨大,城市的文化内涵显得越发重要。
光是今年,就有成都提出要打造国际音乐之都,海口要打造演艺之城,以及石家庄的摇滚之城,越来越多城市在将音乐产业和城市发展相结合,试图打造独特的城市形象。
《美好城市指数白皮书》指出,在美好城市构成要素中,31%的受访者会因为娱乐活动而关注一个城市。这意味着,“流量”在精细运营后,会变成扎扎实实的“留量”,为一座城市持续造血。
相类似的,“一曲民谣一座城”的说法,也阐释了类似的道理。
通过擦亮“民谣之城”的名片,深圳可以让全国的年轻人都对这座城市产生更多的情感共鸣,以心生向往。
而民谣本身,就是一部书写城市的音乐历史。
不管是当年爆火的《成都》,对这座天府之国以恬淡悠闲的最好归纳,还是《西安人的歌》将钟楼、城墙、泡馍等西安特色美食美景写进歌曲,亦或者是《黄河谣》让兰州的深沉被无数人所传诵......
通过本土化的元素捕捉,还有对城市特质的极致刻画,好的民谣很容易让人们在意境里记住一座城,并与之产生情感连接。
在商业价值之外,传递出更深层次又更有生命力的人文关怀。而这些,都是新时代年轻人更为看重的一点。
换句话说,民谣本身,就是城市的形象符号。
03.
跻身“民谣之城”,深圳凭什么?
很多人在提到深圳时,往往会有一个第一印象——
这座城市,似乎搞钱比搞民谣更行?
但鲜为人知的是,深圳也曾经在中国民谣史上留下了极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这里,得益于改革开放之初毗邻港澳的优势,深圳一度成为“做音乐的风水宝地”,诞生了南方第一支做民谣原创的乐队:单行道乐队。
还有媒体做了盘点:
陈楚生的成名曲、都市民谣《有没有人告诉你》,是写于流离深圳之时;
内蒙歌手阚立文在《中国好声音》一战成名前,在深圳有过二十多年的民谣经历;
带着哈萨克民族音乐走向世界的叶尔波利,也曾在深圳吟游,流浪。
换句话说,深圳,有着一定的历史底蕴。
事实上,早在近二十年前,深圳“文化立市”重点项目中,有一项就是推出本地原创音乐平台“鹏城歌飞扬”。这个平台,会在每周发布本地原创歌曲数榜,每月组织社区巡演,每季度评选原创单曲,并颁发年度奖。
从济南南下的唐磊,就是在深圳推出《丁香花》,这首民谣登上了“鹏城歌飞扬”原创歌曲排行榜,并顺着互联网火遍全国。唐磊,也因此被封为“民谣王子”。
时至今日,鹏城歌飞扬还在运作,21年来,这个被誉为“中国原创音乐引擎”的平台,还在孜孜不倦挖掘大量优秀的音乐人。
有平台,有助力,有底蕴,构成了深圳打造“民谣之城”品牌的重要依仗。
更重要的是,深圳有这个环境。
还在飞速发展中的年轻深圳,有足够多为之买单的年轻人,而这座城市光荣的梦想、繁华、包容与复杂,就是民谣创作源源不断的灵感源泉。
一座如此丰富的梦想之城,更加需要“吾城吾歌”,向天下传唱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