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苹果回美制造 台厂挫

文/今周刊

响应美国总统欧巴马制造业回流政策,苹果执行长库克表明将从中国拉出一条桌上型电脑(iMac)生产线回美国生产,震撼台湾代工供应链。这股刻正向科技产业延烧的制造业回流声浪,台湾供应链应严阵以待。

苹果明年打算投资一亿美元,将一条桌上型电脑iMac生产线移回美国,在美国就业低迷之际,赢得不少掌声,却让台湾供应链绷紧神经

iMac今年预估出货量约三八○万台,占苹果营收不到四%,何况返回美国生产的只是目前三大iMac生产线(二十一吋、二十七吋与Mac mini)的其中一条,故能为美国创造的就业机会极为有限。然而,台湾供应链厂商担心的是,苹果返回美国生产的举动,是否会引发涟漪效应,扩散到其他苹果热门产品生产线,甚至让其他美国高科技公司起而仿效。

苹果、谷歌企图「made in USA」

苹果与谷歌(Google)一向被视为走在趋势之前的指标性企业。一九九○年代,苹果是最早深谙委外代工、降低成本之道的美国高科技企业之一,造就苹果如今科技霸主地位功不可没。但此举也引发美国国内不谅解,指责股票市值第一大的企业,未善尽创造国内就业机会的责任。面对压力,库克相较苹果创办人贾伯斯,有了更积极的回应。

库克表示,已经为此(指一小部分生产线移回美国)努力了很久。恰巧的是,知名维修网站iFixit日前拆解苹果产品发现,部分二十一吋Mac PC已经印着「Assembled in USA」字样贩售,显示苹果可能已经在美国本土进行少量的组装。

如果只是单纯组装业务的迁移,业界认为对台湾iMac供应链冲击会很轻微。不过,假使苹果企图把iMac从「Assembled in USA(美国组装)」变成「Made in USA(美国制造)」,根据美国贸易委员会(FTC)的法规,必须有相当程度零组件从美国国内供应才能使用原产地标示,这意味着除非台湾零组件在美国设厂,否则面临美国零组件厂的竞争将益为沉重。

事实上,在库克宣布iMac回美制造之前的半年前,网路与行动通讯的巨人谷歌,已经抢先苹果一步,宣布在美国生产新型家庭娱乐玩意儿-Nexus Q。

高峰可能落在往后的二年

Nexus Q是外形酷炫的黑色球体,号称可以串流影片及音乐,成为未来家庭影音娱乐的新中心。虽然,Nexus Q最后以无限期延期出货胎死腹中,不过,值得注意的是,Nexus Q原本楬橥的「Made in USA」计划却很惊人。不但整机在美国组装生产,而且大部分的零件,包括其中所有的印刷电路板外壳以及机体内的塑胶机构件,皆将采用美国当地企业所供应的零件。

库克接受《彭博商周》专访时抛出iMac返回美国制造消息的第一时间,iMac主要组装厂广达及鸿海,随即表示将扩大美国既有生产线全力配合。而iMac几家零组件供应商则表示:未来将配合组装厂,把零组件运送至美国,增加的运输与仓储成本应在可控制范围内,不致造成营运成本大幅激增。

外资券商科技硬体分析师也大多认为,一条iMac生产线返回美国制造,只是库克做做公关,改善苹果的社会形象,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以目前美国制造条件来看,三年至五年内,苹果不可能大举将主力产品生产线移回美国。

尽管包括业者及分析师在内,大多认为苹果iMac回美制造之举不值得太过大惊小怪;然而,苹果这个举动看在部分台湾科技大老板眼中却如芒刺在背。

一位不愿具名的苹果iMac供应链厂商董事长指出,中国劳动及土地租金成本近几年直线上升,使美国制造业生产条件与中国差距正在拉近,「一些毛利较高、而且主要市场在美国的高科技产品,返回美国生产的机会愈来愈高!」

波士顿顾问集团(Boston Consulting Group,BCG)今年就曾对年营收在十亿美元以上的美国企业执行长进行调查指出,高达三分之一企业正计划或考虑将生产线从海外移回美国。预估在二○一五年前为美国额外创造出二百万至三百万个工作机会,并为美国增加约一千亿美元的经济产出。BCG指出,目前制造业回流美国只是初期阶段,高峰可能落在往后的二年。

事实上,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也出现触底回升迹象。据《华尔街日报》引述的数据显示,一九九七年至二○一○年间,美国制造业就业人口在制造外包风潮下减少了六百万人,但一○年开始,制造业人口出现自一九九七年来首次回升,过去两年总计增加四十八万人(目前总计为一二○○万人)。

值得台湾注意的是,制造业回流美国的趋势已从如奇异电器、开拓重工、惠而浦通用电气福特汽车等传统工业部门,蔓延至与台湾供应链紧密关系的高科技产业。老牌自动提款机制造商安迅(NCR)于二○一○年表示,为就近服务客户及兼顾品质,抽回原本给中国及印度外包厂的订单,自行在美国工厂生产。血糖测试机厂Diagnostics Devices在更早则决定,结束与中国外包厂的生产合约,搬回美国自家工厂生产…【本文摘自12月12日出刊之《今周刊》834期封面故事「解析苹果回美制造对台湾供应链影响」,更多内容请参阅今周刊834期 】。(尊重智慧财产权,如需转载请注明资料来源:今周刊834期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