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友会不能只喂鸽子
(图/本报系资料照)
近日台中市发生基层员警集体遭贪污起诉的案例,仅因部分涉案员警承办警友会业务,又囿于人情关说请托,滥用职权「红单改白单」将罚款改低。事件爆发后基层员警多批评为是陈年陋习、长官压力让基层背黑锅十分不公,再次点出了警友会存废的质疑。
按理,警友会的成立宗旨应是协助警方防制犯罪与改善治安,然而实际功能却是沦为各地分局或派出所的ATM,当警局软硬体设备或各种名义计划经费有所不足,向警友会开口成为理所当然。警友会的组成也是一言难尽,不时有社会新闻报导各地警友会成员背景与黑道、八大业者有重大关联,各地警局显然选择性失明,无法主导与导正所属警友会的运作,长期的金钱利益导致关系变质,隐隐之中让民众质疑双方是金主与收保护费的共生关系。
如因此将警友会污名化,对多数有心帮助警方且正当经营事业的会员显然不公;而一时间要政府将警局所有预算合理化编列以减少对外募捐也显非易事,更何况就算预算正常化,警友会的存在仍有其价值,因此警友会的存废不应与金钱捐赠与否做挂勾,而是应使警友会的经营单纯化、公益化,革除警局与会员之间仅剩募款请托、餐会吃吃喝喝的陋习。
短期间政府或应思考订定明确规范警友会与警察局的交往礼节,避免警友会过度人情绑架侵蚀警方的执法中立性;同时明订各地警局得以受赠的项目范围与额度上限,亦应适度调整警察改立罚单的权限,避免权限沦为各种人情、利益交换滥用下的犯罪工具。
最重要的仍是政府本身对警政的预算、人力、勤务等各方面长期拨补不足的改进,方能有效减少各地警局对外界资源的依赖,坚守执法中立化的立场。(作者为自由撰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