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智长三角(308期)丨沪苏浙先后启动夏日消费季,长三角电力互济交易品种扩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孙燕 易佳颖 上海报道

7月4日,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赛可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百度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裹动科技有限公司(AutoX)、小马易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为获得上海市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许可的首批企业。

消费方面,长三角各地举办的各类夏季消费活动也陆续启动。7月5日,2024太湖购物节“夏日焕新季”促消费系列活动和2024浙江省夏季文化和旅游消费季同天启动,上海也带来了首届“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

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中,7月1日,长三角电力市场暨省市间电力互济交易启动会在上海举行。本次会议启动新增富余需求侧资源互济交易、富余新能源消纳互济交易等交易品种,将在迎峰度夏期间充分挖掘区域内发用两侧资源,进一步提升长三角电力保障供应和新能源消纳能力。

“专精特新”方面,7月5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介绍,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已经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2万家。

1、上海发放首批完全无人载人车牌照

7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正式对外公布,我国将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沈阳等20个城市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其中,长三角共有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合肥共6座城市入选。

“车路云一体化”,即通过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将人、车、路、云的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融合为一体,实现智能网联汽车交通系统的安全、节能、舒适及高效运行的信息物理系统。

7月4日,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赛可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百度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裹动科技有限公司(AutoX)、小马易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为获得上海市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许可的首批企业。

目前,所有示范应用阶段无人载人车辆都是免费体验。在完成至少单个车辆5000公里的示范应用,并验证车辆运营系统及载人运营的安全性、可靠性后,相关部门会对这些企业和车辆进行最终评估。如果通过评估,这些企业就能在指定区域内进行自动驾驶车辆的商业化运营。

2、夏季消费火热启动

首届“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于7月6日启动,持续至10月第二个周末。首届“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策划推出“7+58+X”共百场商旅文体展联动活动,为境内外消费者提供多元消费场景,激发“大消费”潜力。具体而言,有7项具有较强国际引流效应的标杆活动,58项商旅文体展联动重点活动将渐次展开,包括展览展会18项、商业活动15项、体育赛事12项,文化演出9项、旅游节庆4项。

其中,为了迎接外国友人的到来,“上海市在重点商圈推出了行李寄存双语攻略。目前全市商业领域可提供行李寄存服务的点位395个,7月底预计达到500个。”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在7月2日召开的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道。

而就在前一天,7月5日,2024太湖购物节“夏日焕新季”促消费系列活动正式启动,活动持续至8月,2个月的时间里将举办800多场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线上线下发放超20亿元的消费补贴与优惠,商文旅体多元融合的消费新场景与新产品点燃了夏日消费热情。同天,2024浙江省夏季文化和旅游消费季启动,期间,省市县三级联动,线上线下融合,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和旅游活动。

暑期消费作为全年的消费热点,正是提振消费的关键时期,长三角各地举办的各类夏季消费活动也陆续启动。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各地推出6300余项惠民措施,发放总额1亿多元的消费券,其中包括实施景区降价、旅游企业打折等优惠措施。

3、长三角电力市场交易新增多个品种

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中,7月1日,长三角电力市场暨省市间电力互济交易启动会在上海举行。

按照“电力互济、错峰互补、容量互备、供需互动”的总体思路,长三角电力市场以省市间电力互济交易为切入点,在中长期、辅助服务、绿电三个交易品种的基础上,增加富余新能源消纳互济、富余需求侧可调节资源两个交易品种,力争在2024年底构建起连同网内抽蓄电力互济的6个交易品种协同并进“新格局”。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夏季高峰期间电力供应普遍偏紧。相关省份加强协作,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应对用电负荷高峰能力。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两地投运跨省配电网柔性互联装置,实现配电网跨省零时差互济转供。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等地还共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打通省际配网“断头路”,实现互联互通。

6月5日,国家能源局华东监管局发布了《协同推进长三角省市间电力互济交易工作方案》,分别对2024、2025两年的电力市场做出明确规划。此方案也被视为长三角电力市场今后一段时间内的行动指南。

4、我国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14万家

7月5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介绍,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已经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2万家。

金壮龙表示,“专精特新”企业很多都是参与到大企业的供应链,大企业一般是链主企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都成为配套专家。工信部联合国务院国资委等部门实施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携手行动,鼓励中小企业参与当中。发挥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作用,带动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专精特新”。

据介绍,我国已培育了200家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今年将再培育认定100家左右。同时,支持各地聚焦县域经济特色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培育省级集群。

工信部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力争到2027年,实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率先实现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化服务供给,支持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资源和能力,大力发展“小快轻准”(小型化、快速化、轻量化、精准化)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助力企业降低转型成本,让更多中小企业敢转、会转、转得好。

(注:“专精特新”部分内容为全国数据)

(部分综自:各地政府官网、官微,澎湃新闻、中国电力报等)

『覆盖沪苏浙皖每周最新动态和重点政策解读

追踪三省一市千万+企业流动新态势

探索新发展格局下产城发展新潜能

共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出品:21世纪长三角研究院

统筹:卜羽勤

主笔:孙燕、易佳颖

编辑:卜羽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