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当道 聚焦氯离子含量

工商时报主办的「高氯离子水泥对相关产业和人民之风险座谈」,由总编辑贺静萍(左)主持、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员会主秘罗天健(右)等出席与谈。图/王德为

由工商时报主办的「高氯离子水泥对相关产业和人民之风险座谈」,26日在时报大楼会议室举行,产官学齐聚在此,以「水泥中氯离子含量之国家标准其主管机关拟再次提高的目的」作为主轴,探讨预拌混凝土氯离子含量标准是否要跟着调整,并针对现行法规对相关企业的影响及后续衍生的居住安全议题进行深度探讨。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员会主任秘书罗天健致词时表示,目前国家标准规定新拌混凝土氯离子含量是0.15kg/m3,公共工程与人民福祉息息相关,其建设核心不外乎是安全和品质,混凝土是工程上经常使用的材料,主要成分由水泥、水、砂石及掺料所组成,而原料中的氯离子含量过高会影响建筑结构的安全。在1994年以前,台湾CNS标准中并没有要求氯离子的标准,后来政府在1994年才制定规范,要求「新拌混凝土」最大水溶性氯离子含量必须要「小于0.6 kg/m3」。到了1998年则更进一步修订标准,严格要求「新拌混凝土」中最大水溶性氯离子含量必须「小于0.3kg/m3」。随着时代、房屋标准严格化的变迁,又在2015年修订标准,要求「新拌混凝土」氯离子含量须「小于0.15kg/m3。

所谓「高氯离子混凝土建筑物」便是我们经常听到的「海砂屋」,由于海砂中含有氯离子,短期会使墙面渗出白色痕渍,即俗称「壁癌」,长期则会加速腐蚀钢筋,造成混凝土块剥落,严重损害房屋结构,台湾对氯离子含量的规定是世界上最严格的,代表着政府对房屋品质愈来愈重视。

安全是近期民众最关心的议题之一,其中氯离子含量便成为很大的因素,标准的制定也连带影响到相关产业发展,而如何达成经济效益与环保之间的平衡,将是未来政府必须面对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