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煩惱】離婚後的第一個過年,要怎麼回應八卦的親戚?

离婚是人生中的大事,想必在感情状态变动下情绪已经需要沉淀,面对外界更需要勇气。 图/freepik

离婚是人生中的大事,想必在感情状态变动下情绪已经需要沉淀,面对外界更需要勇气。乐聆心理治疗所负责人钟玉琪表示,快到了过年,或许当事人光是想像要面对众多亲戚的场景,可能就会有预期性焦虑,越想越不想过年,其实会特别询问私事的亲戚,分为不同种,可以先了解亲戚是哪种类型。

类型1 找不到话题的亲戚

钟玉琪指出,很多亲戚其实通常一年只见一次,了解到一些近况就会在过年多问一些,想要关心,可是却找不太到适宜的话题,就会直接询问。

她安慰道,如果是这种长辈,在个性上比较圆滑、有弹性的话,如果看到对方反应神情不太对,应该会打退堂鼓,只要视问题稍作回应即可,不需要太过紧张。

类型2 对婚姻理解较负面的亲戚

另外一种亲戚是比较困难应对的。钟玉琪表示,有些较早年代背景的上一代,对离婚是比较单一理解、批判性思考,认为离了婚就是性格有问题或是双方不欢而散,重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概念,结束婚姻关系是影响后半人生的生活,无法想像离开婚姻生活的恐惧,能够怎么做?因此反映在对话里。

这时,钟玉琪建议,如果和这样的长辈表达自己和前夫是好好协调后分开,为了孩子还是相处良好,也有储蓄等都有妥善安排,长辈听到个人生活应对都没问题,可能就不会再继续追问了。甚至是可以趁此机会教育分享,现在离婚法律具有「友善父母原则」,为了孩子好,父母双方均会尽量保持互动。

若感到压力 可保持距离

钟玉琪还指出,爸妈会同桌,是可以帮忙缓颊的,如果爸妈理解自己的婚姻状态,是好队友,真的很担心可以在年前与他们坦承有这样的烦恼,到时候或许爸妈会成为帮手,挡下不合宜回答的问题。

再来,钟玉琪说,对外人关心会紧张,最直接的应对就是降低压力来源的频率,保持距离,身体上保持距离外,也可以自己开启话题,关心亲戚的近况,把焦点转移到对方或是其他人身上。

如果对方真的硬要关心,可以好好表达,「现在刚刚离婚,在消化情绪中,不是很确定这些问题如何回答,先别聊了」,温和坚定地分享现在的情绪状态,不用装没事。

钟玉琪表示,过年前可以想想和亲戚间的亲疏远近,亲近的或许会问很细,远房的只是久久见一次,稍微轻松回应即可,以及大多数的亲戚是相处上比较没有问题的,还是多数是难以应对的?若很想要享受家人团圆围炉,可以给长辈机会,或许没有想像中糟,聊了之后发现情况不对,也是能透过其他圆滑的方式避开例如提早离席,减少提早害怕过年相聚的焦虑。

〈本文仅为专家意见,非本平台立场〉

│更多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