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苦劳高薪」成趋势 邱俊荣:未来会更明显

中央大学经济教授邱俊荣。(图/记者林信男摄)

记者林信男/台北报导

薪水高,就留得住人才答案可能是否定的,领高薪往往要付出长工时、无法兼顾生活品质等代价,因此,已有部分上班族,开始拒绝「苦劳高薪」。对此,中央大学经济系教授邱俊荣认为,台湾工时缺乏弹性,「未来这种趋势,会更明显。」

「后弯劳动供给曲线,已经出现。」邱俊荣解释,随着薪资提升,劳工一开始会愿意增加工作量,但到了某个程度,劳工反而希望工作量减少,期待在工作和生活之间取得平衡,「所得提升,大家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会更高。」

邱俊荣直言,台湾必须创造更多倚赖「脑」,而非倚赖「肝」的工作,不应继续靠长工时、高劳力产业,支撑经济,过去政府太仰仗这类产业,结果就是本国劳工不愿从事劳力密集工作,只好大量引进外劳,「2015年雇用的外劳,是2010年的2倍。」

邱俊荣说,保障劳工权益,已是潮流,「将来大概不能够拿『企业要获利,才能养劳工』的逻辑,去规范事情。」

邱俊荣分析,虽然台湾服务业的GDP(国内生产毛额)占比很高(逾6成),但仍属劳力密集产业,「便利商店饮料店,建立在很低的劳动成本上」,其他国家服务业所从事的,可能是专利仲介之类的低劳力、高附加价值业务,「服务业GDP占比高,一定要生活品质改善,才有意义。」

醒吾科技大学研发长钟志明则认为,年轻世代在职场上的表现,呈现「M型化」趋势,一部分人很拚,持续培养竞争力,让自己获得更好的待遇;另一群人则从未思考,要拿高薪该具备什么能力,「一旦发现领高薪要付出很多代价,他就不玩了。」

钟志明强调,如果一直处在相同职级,薪资当然不会成长,所以要设法往上爬;但是,许多年轻人不见得想要高薪位子,「他们不问薪水增加多少,而是问,我要多做多少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