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流河》不算台湾文学? 台大学者:窄化造成贫瘠

齐邦媛(左)2011年出席《巨流河》朗读会时与作家向阳合影。(应凤凰摄、向阳提供/李怡芸台北传真)

「台湾文学是我们的文学,巨流河的齐邦媛,是台湾永远的齐邦媛」尽管总统蔡英文在脸书上以「台湾永远的齐邦媛」追悼为台湾文学奉献的「台湾文学巨擘齐邦媛」,近日仍有争议之声,认为齐邦媛仅是「滞台流亡中国人」、「在台的中国文学作家」,《巨流河》仅被定义为「民国难民文学」。

尽管齐邦媛鼓吹设立国家文学馆,要给台湾文学一个「家」,更组建英译团队翻译了台湾短篇小说超过400篇、散文超过300篇、诗作将近800首,各界在其身后多称其为「台湾文学巨擘」。齐邦媛也在《巨流河》中曾定义台湾文学「凡是在台湾写的,写台湾人和事的文学作品,甚至叙述台湾的神话和传说,都是台湾文学」,但齐邦媛是否能定位为台湾文学作家仍引起了正反意见的分歧互战。

现任中华民国笔会会长,也是台大外文系教授的廖咸浩表示,何谓国家文学或许还有诸多讨论和思考,至于「台湾文学」自己更倾向主张只要是在台湾写的便是「台湾文学」,他以东港王船祭为例,习俗上每回迎来的王爷省籍都不同,并未影响台湾的民间信仰。「若以排除的方式寻找本质,只会造成文化的贫瘠。」

廖咸浩以知名作家乔伊斯和叶慈为例,前者虽大部分时光都远离故土爱尔兰,但他的大部分作品都以爱尔兰为背景和主题,虽也点出对爱尔兰的不满,「但英国、爱尔兰都抢着视乔伊斯为本地作家」;后者的家族虽属于爱尔兰的「外省人」,信奉的基督教也与爱尔兰主流的天主教不同,但他无庸置疑地被视为爱尔兰诗人。

廖咸浩认为,国家文学史的建置多应重视连结而不是孤立,「只要是在这里写的就是,相连可以有中国、日本或其他,是更见丰富和脉络的发展」不拘泥于纯粹本质,才能接纳多元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