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举行研讨会 共话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

4月17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在京举行研讨会。总制片人国华,导演张永新,编剧龙平平,演员于和伟张桐主创团队代表与行业专家学者一起,围绕剧集创作中的经验和作品艺术创新、核心表达、人物塑造等方面进行探讨,就如何以新颖视角和形式呈现党的成长和发展历程,如何顺应时代潮流寻找全新表达方式等议题展开讨论

创新手法展现时代精神

《觉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故事主线,通过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众多历史人物的思想交锋,以及在这段时间内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发生的重大改变,艺术再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宏大背景。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表示,《觉醒年代》努力实现了艺术创新和审美上的新发展。其中,宏大叙事、纪实手法、史诗风格是革命历史题材的基础风格,而《觉醒年代》在此基础之上,又加入了细腻的个人感情和创新。会上,多位专家提到了剧中出现的“隐喻”表现手法,将动物入画,以车辙、长城作为历史文化背景的特别符号,通过枣树、风沙等写意的方式传达历史之韵……即便是十几秒一闪而过的空镜,都可挖掘出创作者对历史最深沉的表达。

文艺报》艺术部主任高小立说,“《觉醒年代》以大量象征手法,让镜头语言和人物的内心世界互相呼应,蒙太奇手法的反复运用、光影配合得十分考究……这些创新让历史史实与艺术营造浑然一体”。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道新认为,《觉醒年代》在视听层面创造出的艺术感召力,与剧集引发的观众赞叹,一起形成了当下中国文化景观中的“觉醒”现象。

堂堂正正讲好历史故事

张永新在现场谈及创作体验时表示,在遵循大事不虚、小事不拘这一创作原则的基础上,要进行堂堂正正的宏大叙事,“《觉醒年代》反映的是从1915年到1921年期间的历史大事件,包括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建党,这些都是已经写进中国的历史。我们有这个责任,堂堂正正地把这段故事讲出来。”

张永新提到,首次看到剧本时,自己真的是几度热泪盈眶。该剧播出之时,也都让很多很多网友感到“泪目”。剧中不少片段也在社交平台引起了广泛传播。如“南陈北李”相约建党,陈独秀(于和伟 饰)看着荒野上的流民痛哭流涕,他拉着李大钊(张桐 饰)说:“守常,我们得建党。” 另一场让广大网友“泪目”的片段是陈独秀目送两个儿子去法国勤工俭学,两个少年远去背影,和多年后遍体鳞伤、英勇就义背影交替呈现。

“我们剧组有个‘95后’的工作人员,这场戏看一次哭一次。我就问她,这个故事你已经了然于胸,是什么感动了你?她说是精神。”张永新说,“能够让年轻人感动的精神是什么?我认为是爱这个国家、爱这个民族的大爱与大美。这就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精气神。”

清华大学教授尹鸿也在会上同样提及了这段剧情,“该剧以人为中心写重大历史事件,人物都很有质感。我看到很多年轻人都在讨论,剧中对人物的刻画非常有感染力。”

寻找重大题材创作“方法论”

《觉醒年代》自播出以来始终保持高关注度,并在青年群体中引发不俗反响。剧集豆瓣评分9.2,被网友疯狂催更。作为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能够在青年观众群体收获认可其实并不容易,现场专家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希望以此总结出一个可供同类题材作品参考的创作方法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文艺评论家李准认为,《觉醒年代》之所以能够在观众间产生广泛共鸣,与使用大量艺术描写,通过生活化、个性化方式表现故事的创作手法密不可分。他表示,艺术细节是作品的血肉,思想冲突是骨架。“《觉醒年代》立起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和播出效果的又一个新的高地。它以人为中心,以人物性格的碰撞来推动剧情发展,成为整个戏剧冲突的最高潮。它对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那段历史整体把握上,对那段历史形式和精神课题的整体把握上,尤其是救亡和启蒙这两大时代主题相互关系的把握上,用艺术的方式做出了新的探索和呈现。”

“重大主题电视剧创作,理应努力呈现思想的魅力和精神的力量,秉持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陆红实表示,艺术感染力和美学创新是重大主题电视剧创作获得成功的关键,加强组织统筹是推出更多优秀同类作品的重要保障。“如今,时代和观众对重大主题电视剧创作提出了新要求、新预期,也为创作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新机遇。”